1.4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卷)【2022-2023沪教版九上化学同步精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4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检测卷)【2022-2023沪教版九上化学同步精优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1 16:57: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
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使用胆矾做原料。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答案】A
【解析】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描述的是胆矾的物理性质;胆矾受热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结晶水,描述的是胆矾的化学性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使用胆矾做原料,描述的是胆矾的用途,信息中没有涉及到胆矾的制法,故选A。
2.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答案】C
【解析】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故选C。
3.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酒精易挥发,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酒精有特殊气味,气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牛奶
C.84消毒液 D.蒸馏水
【答案】D
【解析】根据分析,空气、牛奶、84消毒液均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而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选D。
5.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能源的推广利用,节约了化石燃料
B.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都是其物理性质
C.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D.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答案】B
【解析】A、新能源的推广利用,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了化石燃料,A正确。B、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不都是其物理性质,还有化学性质如抗腐蚀性等,B错。C、煤炭的脱硫处理,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C正确。D、新药品的研发,加大了疾病的治愈率,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D正确。故选B。
6.小明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观察到某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请你判断,该物质可能是( )
A.红磷 B.硫磺
C.铁丝 D.木炭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错误B、硫磺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错误。故选C。
7.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答案】C
【解析】A选项漏斗不能用于加热;B选项量筒不能用于加热;C选项试管能在酒精灯直接加热;D选项烧杯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必须加热时垫石棉网;故答案选择C。
8.图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取用液体 B.滴加液体
C.量筒读数 D.加热液体
【答案】C
【解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试剂瓶上的标签要向着手心握,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B、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这样会污染药品,故B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正确;D、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错误。故选C。
9.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答案】A
【解析】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蜡烛燃烧不充分时产生的黑烟是炭黑,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故选项说法正确.D、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飘出,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1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答案】D
【解析】A、氧气用于医院急救病人,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该选项说法错误;C、 把雪状固态二氧化碳压实,即得干冰,该选项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答案】C
【解析】A.银的化学式为Ag,Hg是汞的化学式,选项A错误;B.氖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因此其化学式为Ne,选项B错误;C.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Al2O3,选项C正确;D.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FeCl3,选项D错误。故选C。
12.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研制新药物,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②通过化学反应处理污染,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所以正确;故选D。
13.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答案】C
【解析】A、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正确;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正确;C、铁生锈的本质就是铁与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错误;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放出,正确。故选C。
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答案】D
【解析】A选项的回答属于结论性回答;B选项的回答属于解释性的回答;C选项为解释性的回答;D选项的回答属于验证性的回答,故答案选择D。
15.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D
【解析】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发现的,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同物质中所贮存的能量是不同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绿色化学”提出,使化学工艺的生产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型的方向发展,一些化学技术还可以致力于环境的改善,恢复被污染、破坏的环境,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16.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它是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
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D.都是黑色固体
【答案】A
【解析】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只有石墨质软,能做润滑剂,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不是黑色的,故选A。
第Ⅱ卷(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17.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下列物质
A 氢气 B 干冰 C 碳酸氢钠,
请用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
(2)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可用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由题意在A、氢气,B、干冰(二氧化碳的固体),C、碳酸氢钠三种物质中:(1)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填A;(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填B;(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二氧化碳气体,且碳酸氢钠、碳酸钠都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发酵的食品松软可口,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填C。
18. 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⑤ ; ②④⑥ ; ③ ;①⑦⑧
【解析】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表现出铜的化学性质; ②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描述的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发生的化学变化;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描述的是颜色,属于物理性质;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珠,是水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的气体的颜色、状态、气味,属于物理性质;⑦不可燃,描述的是化学性质; 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因此: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⑤;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②④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③;属于化学性质的是①⑦⑧。
19.通常状况下,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 cm﹣3.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有:_____;
(2)水的化学性质有:_____;
(3)上述叙述中的物理变化是_____。
【答案】(1)①②③ ;(2)④;(3)③
【解析】化学性质是指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直接表现出来的性质。(1)水的物理性质有: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cm-3。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可以使其变成水蒸气。(2)水的化学性质有: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3)上述叙述中的物理变化是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可以使其变成水蒸气。
20.指出下列图中操作引起的后果:
A:倾倒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燃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给铜绿固体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加入铜绿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瓶盖使药品污染、标签腐蚀 ;引起火灾 ;水流到管底引起试管炸裂 ;药品会沾在试管内壁上
【解析】A:倾倒稀盐酸∶标签没对手掌心,标签腐蚀;瓶塞没有倒放,使药品污染。B:点燃酒精灯∶对火,引起火灾。C:给铜绿固体加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水流到管底引起试管炸裂。D:加入铜绿粉末,试管没有基本持平,药品会沾在试管内壁上。
三、科学探究
21. 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 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实验
知识和技能储备
将粉末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2)做出假设:
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收集证据:(填写一下空的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有_____________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酚酞试纸变红 有_____________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4)获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评价:
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碳铵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不能根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 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落至试管底部;物理 ;化学;水 ;氨气;碳铵受热消失, 发生了化学变化 ;否,因为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 定生成了新物质 ;不能,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答一 条即可)
【解析】将粉末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落至试管底部;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汽,没有产生新物质,发生了物理变化;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3)收集证据: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有水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酚酞试纸变红(氨气溶于水显间隙,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有氨气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4)获得结论:碳铵受热消失, 发生了化学变化;(5)交流评价: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①不严谨,因为颜色、状态、气味的改变不一 定生成了新物质;②不能,碳铵蒸汽也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NH4)2CO3+Ca(OH)2=CaCO3↓+2NH3↑+2H2O;③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 根据本次实验探究,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存放时应避光、避热、密封防止受热分解。
22.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氧化铁( Fe2O3)、氧化铜(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铜溶于硫酸后溶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气体的成分作出了以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石灰水____。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
【答案】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变浑浊 ;把导管移出液面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解析】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把导管移出液面;验证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
1.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使用胆矾做原料。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2.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 )
A.N2 B.CO2
C.O2 D.稀有气体
3.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 D.易溶于水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 B.牛奶
C.84消毒液 D.蒸馏水
5.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能源的推广利用,节约了化石燃料
B.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都是其物理性质
C.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D.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6.小明在进行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观察到某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请你判断,该物质可能是( )
A.红磷 B.硫磺 C.铁丝 D.木炭
7.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8.图示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取用液体 B.滴加液体
C.量筒读数 D.加热液体
9.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10.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航标灯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银 Hg B.氖气 Ne2
C.氧化铝 Al2O3 D.氯化铁 FeCl2
12.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研制新药物 ②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③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④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15.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16.石墨烯是新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它是石墨制成的新型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关于这四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B.都质软可作润滑剂
C.碳原子排列方式都相同 D.都是黑色固体
第Ⅱ卷(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17.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下列物质
A 氢气 B 干冰 C 碳酸氢钠,
请用合适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1)可用作燃料的是_____。
(2)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_____。
(3)可用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
18. 下列描述中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②铜锈是一种绿色粉末 ③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④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⑤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 ⑥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⑦不可燃 ⑧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19.通常状况下,①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②在101KPa,4℃时水的密度最大,约为1g cm﹣3.③在此压强下,将水加热到100℃就变成水蒸气。④在通电的条件下,水能分解出氢气和氧气。⑤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的物理性质有:_____;
(2)水的化学性质有:_____;
(3)上述叙述中的物理变化是_____。
20.指出下列图中操作引起的后果:
A:倾倒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燃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给铜绿固体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加入铜绿粉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科学探究
21. 碳铵哪儿去了
资料信息:
A.碳铵的化学名称是碳酸氢铵,纯净的碳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 或湿度稍大,碳铵就易消失,碳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常用于检验氨气实验
知识和技能储备
将粉末状固体装入试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2)做出假设:
①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铵蒸汽,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②碳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的物质,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
(3)收集证据:(填写一下空的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有_____________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酚酞试纸变红 有_____________生成
将碳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酚酞试纸没有颜色变化 碳铵不能使酚酞试纸变红
(4)获得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流评价:
只有经过这样的对照试验才能证明生成的不是碳氨蒸汽而是氨气
①仅仅通过碳铵加热时颜色、状态、气味的变化来验证碳铵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方案是否严密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碳铵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不能根据“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现象判断碳铵加热属于什么变化 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碳铵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 根据本次实验探究,你认为在使用和储存碳铵时应注意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氧化铁( Fe2O3)、氧化铜(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铜溶于硫酸后溶液变为蓝色)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气体的成分作出了以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石灰水____。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