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青春舞曲
教学 目标 1、学唱、背唱《青春舞曲》,在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并有感情地演唱。 2、探索“丝绸之路”,了解相关知识,加强对新疆的认识 3、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其表现出的不同效果,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 重点 1、学唱《青春舞曲》,并用自然圆润的歌声表现歌曲。 2、体验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中的典型节奏。
教学 难点 1、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2、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境导入: 播放《我们新疆好地方》 新授课: 1、简介作者----王洛宾 王洛宾,我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家。为了民族音乐,他一生都扎根在了新疆,在那里生活了近60年。他以新疆民歌为素材,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一生整理、创作、收集了700多首作品,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因此他也被世人称为“西部歌王”。 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等。 2、介绍歌曲:《青春舞曲》的歌词非常短小精悍,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仿手鼓演奏的风格,显得欢快、流畅。歌词告诉我们: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小鸟一样,飞去后不再回来。它真挚地告诫我们:青春易逝,时光宝贵,要珍惜光阴,努力学习。正如岳飞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介绍西洋管弦乐队 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乐队”。它是20世纪传入我国的。 西洋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四组: 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等 木管乐器组:短笛、长笛、双簧管等 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等 4、音色: 指乐器或嗓音的音质。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叫“单一音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音色叫“混合音色”。 5、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管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器——管弦乐器 6、按顺序欣赏后分别分析,并分段欣赏。 第一部分:珀赛尔主题(管弦乐器) 第二部分:变奏 第三部分:赋格 重点介绍一下变奏: 歌曲前两句是比兴:“太阳下山”和“花儿谢了”。这是两种自然现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重复出现。虽然重复出现的时间不一样,突出了它们的共性。四句歌词中各有一个绝妙的动词:“爬”、“开”、“无”、“来”,因为押韵,有一种琅琅上口之感,同时又在人们眼前竖起了一系列生动形象,应和了题目中的“舞曲”。词中反复重复“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这种重复非但不让人感觉到多余,反而让歌曲在音韵上更加流畅圆转,表达上更加通俗明白、别有趣味。 激趣导入,引入话题。
板 书 设 计 1、简介作者----王洛宾 2、介绍歌曲: 3、介绍西洋管弦乐队 4、分段欣赏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