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1 18: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重难点预习检测卷(试题)-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赠送(zèng) 犹豫(yóu) B.增加(zēng) 挑选(tiāo)
C.钥匙(yào) 缤纷(bīng) D.曲折(qū) 争取(zhēng)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残荷 霜叶 B.犹豫 狂舞
C.综色 增添 D.水洼 凌乱
3.下图是一幅秋景图,给这幅图配诗,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对日记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写日记可以帮助我们记录生活,留下回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B.日记最好是长期坚持写。
C.日记的内容只可以写当天自己做过的事。
D.日记要先记录当天的日期、星期、天气等信息。
5.下面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坐在车上。)
B.荷尽已无擎雨盖。(擎:举,向上托。)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D.远上寒山石径斜。(斜:弯曲。)
6.“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对句中“憧憬”一词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注“憧憬”的字形,可以知道“憧憬”和心理活动有关。
B.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测“憧憬”的意思是“即将到来的一天”。
C.我们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的方法,将“憧憬”理解为“期待”。
D.我们通过查字典知晓“憧憬”的意思是“向往”。
7.下面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现在的公路四平八稳,去哪里都方便得很。
B.夜自习课上,大家都在认真做题,教室里鸦雀无声。
C.他提心吊胆地走过灯光昏暗的楼道。
D.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先恐后地要人们去摘它们呢!
二、填空题
8.比一比,再组词。
诗( ) 运( ) 挑( )
待( ) 远( ) 桃( )
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枫叶 一( )菊花 一( )松鼠
一( )秋雨 一( )衣裳 一( )喇叭
10.请把词语补充完整。
五彩( )( ) ( )挤( )碰
( )( )点头 舒舒( )( )
1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_______
12.查一查,填一填,选一选。
“淡”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颜色浅;②冷淡,不热心;③营业不旺盛;④含的盐分少,不咸。
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淡”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填序号)
(1)淡然处之( ) (2)淡水( )
(3)淡季( ) (4)淡黄的( )
三、语言表达
13.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可爱的小鸟在枝头_____。
(2)例: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洁白的雪花像____,_____,______。
四、信息匹配
14.将下列词语按要求分类,再完成练习。
①果实累累 ②暖和 ③银装素裹 ④酷热
⑤烈日炎炎 ⑥凉爽 ⑦草长莺飞 ⑧寒冷
(1)描写春天的有_______,描写夏天的有_______,描写秋天的有_______,描写冬天的有_______。(填序号)
(2)我还能再写几个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读下面的短文,完成练习。
秋季转场①
①一场又一场秋雨,催生着冬季的到来。阿尔泰②在急剧变化,山谷里层林尽染,漫山遍野镀上了浓郁的金色,哈萨克牧民开始了秋季转场。
②转场路上人欢马叫,非常壮观。晴天,羊群、牛群像彩云在原野上飘动;风雨中变得扑朔迷离,时隐时现;遇上风雪,转场路会像潮水般汹涌澎湃,滚动着浩浩荡荡牛羊的波涛。目睹气势恢宏的转场,一幅幅天成的游牧风俗画让我激动不已,在我心中浮现出浮士德的 “瞬间,你停一停吧,你是多美啊”。
③深秋,走进阿尔泰的边防站,都会看到成片铺晒的金黄色玉米棒子与多样盆栽的鲜花交相辉映;准备过冬的马草垛子高大又整齐,一派丰收的金秋图。
[注释]①转场:牧民依据自然法则,把牛羊转移到水草丰茂或相对安全的地方放牧。②阿尔泰:即阿尔泰山脉,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和蒙古西部。
15.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 ”。
16.读文章第①段,把描写山谷里景色的四字词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②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出来并画上“﹏﹏﹏”。
18.文章第③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请选一选。( )
A.秋雨金色图 B.秋季转场图 C.丰收金秋图
19.文章第①②③段分别描写了三个地点的景色,请选一选。
第①段: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
A.边防站 B.转场路上 C.山谷里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阳花
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
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
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
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花朵并不大,多层花瓣的自然娇艳,单层花瓣的更是俏丽,真讨人喜欢。
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
20.读了短文,我们知道了太阳花在(  )开放。
A.秋天 B.春天 C.夏天
21.作者为什么喜欢太阳花?请你用“~~~~”在文中画出来。
22.短文第2自然段写太阳花的_____,第3自然段写太阳花的_____,第4自然段写太阳花的_____。
23.从文中找出与“洁白如玉”的“如”字意思相同的三个字,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4.文中“顽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5.作文
今天,在温馨的家里,在上学的路上,在热闹的操场上,在下课后的走廊或教室里,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你觉得有趣的、难忘的、生气的或伤心的事?请你写下来并与他人分享吧!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ABD正确。
C.缤纷(bīng)——bīn。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C选项有错别字,把“综色”改为“棕色”。
3.B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翻译和读图能力。
对于诗歌的翻译,要以诗句中的字词的意思为依托,通过理解字词的意思,进一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是理解诗句意思的有效途径。
A.“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出自宋朝诗人叶绍翁的古诗作品《夜书所见》,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B.“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意思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古诗作品《赠刘景文》,意思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意思是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画面的内容是篱笆下灯火明亮,儿童在院子里捉蟋蟀。可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最符合画面内容。故选B。
4.C
【详解】日记作为一种文体,属于记叙文性质的应用文。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可以写景,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或看到的,或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日记也指每天记事的本子或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的记录。
C选项错误,不仅是自己做过的,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等等,都可以作为日记内容。
5.A
【详解】考查了诗歌的翻译,诗歌翻译,要做到字字有着落。要把原诗的每个字词完整地翻译出来,不可存在漏译的现象。必须准确无误,简洁精练。
B、C、D正确。
A有误,“停车坐爱枫林晚”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意思: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坐;因为。
6.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听了老师的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这句话中“憧憬”本义指“向往”,用在句子中可以理解为“期待”。“憧憬”二字均为竖心旁,可能心理活动有关。由此可知,AC两D项说法正确,B选项“可以推测“憧憬’的意思是‘即将到来的一天’”说法错误。
7.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A项,四平八稳: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用来形容公路错误,改为“四通八达”。
B项,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用在本句正确。
C项,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用在本句正确。
D项,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8. 古诗 运气 挑选 等待 远方 桃花
【详解】本题考查比一比,再组词。
诗和待:音不同,义不同,都是左右结构。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情感。可组词:古诗、诗歌等。待:多音字,[ dài ]对待;招待;等待。可组词:等待。[ dāi ]停留。可组词:待会。
运和远:结构相同,音不同,义不同。运:循序移动;搬送。可组词:运气、搬运等。远:远离、避开。可组词:远方、遥远等。
挑和桃:音不同,义不同,都是左右结构。挑:多音字,[ tiāo ]担;选择;挑剔。可组词:挑选。[ tiǎo ]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动。可组词:挑拨。桃:桃树,落叶小乔木,小枝光滑,叶子长圆披针形,花单生,粉红色;指核桃。可组词:桃花、桃树等。
9. 片 朵 只 场 件 个
【详解】本道题考查量词的使用。
量词就是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枫叶”可搭配的量词有:片、袋等;“菊花”可搭配的量词有:朵、车等;“松鼠”可搭配的量词有:只、群等;“秋雨”可搭配的量词有:场、阵等;“衣裳”可搭配的量词有:件、套等;“喇叭”可搭配的量词有:个、排等。
10. 缤 纷 你 我 频 频 服 服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你挤我碰:形容非常的拥挤。
频频点头:连续不断的点头,表示同意对方的观点或认知。
舒舒服服: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11.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斜: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
故句意是: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出自宋代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篱落:篱笆。
故句意是: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12. 氵 8 ② ④ ③ ①
【详解】本题考查查字典和多义字的理解。
部首查字法是先查部首,再查剩下的笔画数,故“淡”字应先查“氵”,再查剩下的8画。
(1)淡然处之: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淡:冷淡,不热情。故选:②。
(2)淡水:(名)含盐分极少的水。淡:含的盐分少,不咸。故选:④。
(3)淡季:(名)营业不旺盛或某些东西出产少的季节。淡:营业不旺盛。故选:③。
(4)淡黄的:一种浅浅的黄色。淡:颜色浅。故选:①。
13. 引吭高歌 一片片鹅毛 飘呀飘呀 带来了冬天的美丽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补充句子。
(1)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照样子,赋予“小鸟”人的特征即可。示例:可爱的小鸟在枝头高兴地唱歌。
(2)例句把“枫叶”比作“邮票”是比喻句,仿写注意例句的格式、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等。示例:洁白的雪花像一团团柳絮,飘哇飘哇,带来了冬天的严寒。
14. ②⑦ ④⑤ ①⑥ ③⑧ 秋高气爽、一叶知秋、金风送爽、秋风落叶
【详解】(1)考查词语的理解。
果实累累:比喻巨大的成绩或者荣誉。
暖和:(形)气候、环境等不冷也不太热。②(动)使暖和
银装素裹:汉语词语,常用来形容冬天雪下过之后的场景。
酷热:(形)天气非常炎热。
烈日炎炎:形容天气非常炎热。出自《水浒传》。
凉爽:(形)清凉爽快。
草长莺飞:花草生长,群莺飞舞。形容暮春时节的迷人景色。
寒冷:(形)冷。
描写春天的有:暖和、草长莺飞。
描写夏天的有:酷热、烈日炎炎。
描写秋天的有:果实累累、凉爽。
描写冬天的有:银装素裹、寒冷。
(2)考查词语的仿写。
秋天的四字词语:春华秋实、春兰秋菊、金风玉露、秋收冬藏、秋月春风、落叶知秋、秋风萧瑟、丹枫迎秋、春去秋来、秋月春花、秋风习习、秋色宜人、橙黄橘绿、一日三秋、天高云淡。
15.晴天,羊群、牛群像彩云在原野上飘动。
16.层林尽染
17.转场路上人欢马叫,非常壮观。
18.C
19. C B A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比喻句的理解。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文中“晴天,羊群、牛群像彩云在原野上飘动。”是比喻句, 把“羊群、牛群”比作“彩云”。
16.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样。
漫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极多。
故第①段中描写山谷里景色的四字词语是“层林尽染”和“漫山遍野”。
17.本题考查了找中心句。
中心句即是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或表现主题的句子,一般处在句首或句尾。本语段主要写了转场路上人欢马叫,描写了晴天、风雨中、遇上风雪的转场路上是什么样子的,写出了它的壮观和美,所以“转场路上人欢马叫,非常壮观。”是本段的中心句。
18.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概括。
结合文中“都会看到成片铺晒的金黄色玉米棒子与多样盆栽的鲜花交相辉映;准备过冬的马草垛子高大又整齐,一派丰收的金秋图。”可知,文章第③段描写了丰收秋图。
19.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中第①段“山谷里层林尽染, 漫山遍野镀上了浓郁的金色”可知,描写了山谷里的景色;结合文中第②段“转场路上人欢马叫,非常壮观。”可知,描写了转场路上的景色;结合文中第③段“深秋,走进阿尔泰的边防站都会看到成片铺晒的金黄色玉米棒子与多样盆栽的鲜花交相辉映”可知,描写了边防站的景色。
20.C
21.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22. 茎 叶子 花朵
23. 像 若 似
24.生命力强,无论多么艰苦的生存条件,都能长得很好。
【解析】20.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我喜欢太阳花,它是夏天里常见的一种最普通的花”可知,太阳花在夏天开放。
21.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从“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可知,这是喜欢太阳花的原因。
22.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太阳花的茎有红色的,有绿色的。那茎很嫩,似乎用手一掐就会冒出水来。”“太阳花的叶子很特别,小而厚,叶表面像涂了一层薄薄的蜡,光洁、碧绿。”“太阳花的花朵颜色格外鲜艳,有的洁白如玉,有的鲜红似火,有的金黄若金,而那粉红的就像抹了一层淡淡的胭脂。”可知,先写太阳花的茎,再写太阳花的叶子,最后写太阳花的花朵。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同义字的掌握。
“洁白如玉”像玉石一样洁白,形容颜色,也可指纯洁。“如”字意思:像。相同的字:像、若、似。
24.本题主要考查解释词语。
从“我喜欢太阳花,不只在于它的颜色鲜艳,更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不怕日晒、风吹、雨淋,那样子总是蓬蓬勃勃的,只掐下一枝小小的茎,插在泥土里,不久就会生根开花。”可知,“顽强”的意思是生命力强。
25.例文:
一件难忘的事
生活是调色板,每种颜色代表一种感受;生活是五味瓶,每种味道代表一种体会。而我那次难忘的经历,如一枚粉红色的糖在心里甜蜜地化开。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和妈妈从姥姥家回来,打算坐公交车回家。刚一上车,我发现车上座无虚席,我只好扶着把手,吃力地站在妈妈的旁边。那时候,我才五岁,根本站不稳,弱小的身体随着车厢剧烈地晃动,很快就要晃睡着了。这时候,妈妈对我说:“抓紧扶手,别睡着了。”我心里焦急地想:什么时候才有座位呀!突然,我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孩子,我来抱你睡吧!”这是一位满头银发、笑容慈祥的老奶奶。妈妈连忙说:“不用,您哪能抱动她呢?”老奶奶和蔼可亲地说:“没事,让我来抱她吧!”老奶奶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就拍着我睡觉,这感觉又温暖又熟悉。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响起:“小晶,快到站了,起来吧!”原来是妈妈在喊我。我极不情愿地从梦中醒来,慢吞吞地走到妈妈旁边。不经意地一回头,看见老奶奶正在揉自己的胳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老奶奶一直在用同一个姿势抱着我,生怕把我吵醒,一动都不敢动,她对待我就如同亲孙女一样。到站了,妈妈和我与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告别:“谢谢您,再见!”
时间的风会吹散岁月的记忆,但永远吹不散那张慈祥的笑脸,每每想起就如同一束阳光照进我的心房。
【详解】本题考查自命题作文。
要求写一件给你深刻情感体验的事。所写内容应选择一件难忘的事,这件事给你一种深刻的体验,或高兴,或激动,或愤怒,或后悔,或害怕,或悲伤……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选择一个印象深刻或最想表达的去写。这是一篇写事作文,写作时要将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你有什么深刻的体验?你的收获是什么?注意叙事六要素,将事情叙述完整,叙述时要详略得当,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人物;同时要注意用到学到的修辞手法及积累的好词佳句,将作文写得生动具体,让人印象深刻。
开头:对事情发生的背景进行铺垫,写出事件的起因。
过程:对事情的经过和结果进行详细的描述,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我的心情我的感受等是如何的。
结尾:点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升华文章主旨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