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知识点3:乘法(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的乘积在3000~4000之间的是( )。
A.198×80 B.63×62 C.87×375
2.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
A.48×40 B.4×4800 C.480×400
3.120×50的积的末尾有( )0.
A.1 B.2 C.3
4.笔算31×22,先用个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 ),再用十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 )
A.一 B.十 C.百
5.250×□的积末尾有3个0,□里可以填( )
A.只有2 B.只有4
C.2、4、6、8四个数中的任意一个 D.4、8中的任意一个
6.某中心小学有1000名学生,如果这些学生每人每天平均用水30升,一年下来,该中心小学的全体学生大约要用水( )升,约合( )吨.
A.10950 B.10.95万 C.109.5 万 D.1095万
7.用竖式计算463×72时,4与7相乘的实际意义是.( )
A.4×7 B.400×7 C.400×70
8.下列算式中,与250×16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125×32 B.250×8×8 C.250×4×4
二、填空题
9.估算402×38可以看作( )×( ),积大约是( ),准确结果是( )。
10.王叔叔去看一场足球赛,他的座位是第21看台第29排38号,这是足球场最后一个看台,也是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座位,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都一样,估一估,这个足球场大约有( )个座位。
11.根据16×50=800,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得数。
160×50=( ) 32×50=( ) 32×( )=4800
12.张阿姨每分可以打118个字,11分大约可以打( )个字。
13.204×30的结果是( )位数;540×28的结果是( )位数。
14.小丽走一步的平均距离是62厘米,她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398步,她家到学校大约有( )米。
15.两个数的积是120,如果把其中一个乘数扩大12倍,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这时的积变为( )。
16.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3×4=12,33×34=1122,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333333×333334=( )。
三、判断题
17.用竖式计算673×54时,第二步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673,表示673×50。( )
18.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一定也没有0。( )
19.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比三位数加两位数的和大。( )
20.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
21.。( )
四、口算和估算
22.直接写出得数。
五、竖式计算
23.列竖式计算。
706×12= 125×45= 72×134=
六、解答题
24.四年级兴趣小组为了庆祝“六一”活动,要给四年级全体408名同学每人包装一个手工制作的小礼盒,包装一个礼品盒要彩带25厘米,准备100米的彩带够吗?
25.思思帮爸爸将演讲稿录入电脑,思思平均每分录入105个字,她10:10开始录入,10:30录完。她一共录入了多少个字?
26.有一块面积是208平方米的白菜地,如果每平方米种白菜13棵,这块地能种白菜多少棵?
27.“扬帆号”货轮一次可装货物12000吨,运输公司要一次运出385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31吨,可以选择“扬帆号”货轮吗?请用计算说明理由。
28.一座山上共有白杨树275棵,梧桐树比白杨树的10倍还要多5棵,梧桐树有多少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估算时,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
【详解】198×80≈200×80=16000
63×62≈60×60=3600
87×375≈90×400=36000
所以乘积在3000~4000之间的是63×6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整数估算,注意按“四舍五入法”估算即可。
2.B
【分析】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积不变的性质: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4×4800;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不变性质的灵活运用,要熟练掌握算式的特点。
3.C
【详解】试题分析:求出120×50的积解答.
解:120×50=6000;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整数乘法法则掌握.
4.AB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计算31×22,个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一,用十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十,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
笔算31×22,先用个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一,再用十位上的2乘31,等于62,表示62个十.
故答案选:A、B.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
5.D
【详解】试题分析:250×□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25和□相乘,要使积的末尾有3个0,则25×□的末尾要有2个0,,25的末尾是5,要使积的末尾有0,那么方块内的数为偶数,找出1位的偶数,与25相乘,看积的末尾有2个0的数字,即可选择.
解:250×2=500,
250×4=1000,
250×6=1500;
250×8=2000;
所以□里面可以填4或8,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积末尾0的情况,根据第一个因数的末尾是5,只有乘偶数,积的末尾才是0.
6.AD
【详解】试题分析:先求出每人一年用水多少升,然后再乘1000人,求出全校用水的总量是多少升,进而求出是多少万升;再根据1升水大约是1千克,求出一共有多少千克的水,再根据1吨=1000千克这一进率把单位化成吨.
解:一年有365天;
365×30×1000,
=10950×1000,
=10950000(升);
10950000升=1095万升;
1095万升水大约是1095万千克;
1095万千克=1.095万吨=10950吨.
答:该中心小学的全体学生大约要用水1095万升,约合10950吨.
故选D,A.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先根据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求出一年的用水多少升,再根据大数改写的方法,以及单位换算的方法求解.
7.C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4在百位上,表示400;7在十位上,表示70;所以4与7相乘的实际意义是400×70,由此即可选择.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4与7相乘的实际意义是400×7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就与哪一位对齐.
8.B
【分析】可以先算出250×16,然后再分别算出三个选项的结果进行比较。
【详解】250×16=4000
A.125×32=4000
B.250×8×8
=2000×8
=16000
C.250×4×4
=1000×4
=4000
只有B与250×16的结果不相等。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 400 40 16000 15276
【分析】402×38的估算,把三位数成作400,把两位数看成40,再计算。准确计算时,把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十位数字分别与三位数相乘,并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详解】估算402×38可以看成(400)×(40),积大约是(16000),准确结果是(15276)。
【点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百数,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再计算。
10.24000
【分析】他的座位是第21看台第29排38号,这是足球场最后一个看台,也是最后一排的最后一个座位,据此可知这个足球场共有21个看台,每个看台有29排,每排有38个座位,此题要求的是估算,即把29看作30,把38看作40,把21看作20,先用30乘40,再用所得积乘20即可解答此题。
【详解】29×38×21
≈30×40×20
=1200×20
=24000(个)
【点睛】估算时,把两位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数,再计算。
11. 8000 1600 15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因数不变,另外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据此填空即可。
【详解】16×50=800
160×50
=16×10×50
=16×50×10
=800×10
=8000
32×50
=16×2×50
=16×50×2
=800×2
=1600
4800÷32=150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的变化规律,关键是明确因数和积的变化即可。
12.1200
【分析】用每分钟打字字数乘打字时间,求出打字总字数。将118估成120,11估成10,再相乘求积。
【详解】118×11≈120×10=1200(个)
则11分大约可以打1200个字。
【点睛】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将两个因数估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整十数,再进行计算。
13. 四 五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个式子的得数,即可解答,在计算204×30时,先算出204与3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在计算540×28时,先求出54与28的积,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即可。
【详解】204×30=6120,204×30的结果是四位数;
540×28=15120,540×28的结果是五位数。
【点睛】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14.240
【分析】根据题意,一步的平均距离是62厘米,走398步,大约需要(62×398)厘米,再把厘米化成米即可解答。
【详解】62×398≈60×400=24000(厘米)
24000厘米=24000÷100=240米
所以:她家到学校大约有240米。
【点睛】解答本题应注意:厘米化成米除以进率100;乘法的估算,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来进行计算。
15.1440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n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它们的积也扩大n倍 (n为非0自然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得,积也扩大12倍,积变为:120×12=144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16.111111222222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积都是1和2,1在前2在后,第一个因数有几个3,积就有几个1和几个2,根据这个规律解答。
【详解】3×4=12
33×34=1122
333×334=111222
3333×3334=11112222
333333×333334=111111222222
【点睛】需要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找出规律,根据规律填出这一类算式的结果。
17.√
【分析】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表示5个10,和673相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用竖式计算673×54时,第二步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673,表示673×5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笔算乘法的算理,以及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18.×
【分析】例如:25乘8得200,乘数的末尾没有0,但是乘积的末尾有0,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两个乘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可能有0,可能没有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数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分析】根据题意,假设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三位数是100,两位数是10;或者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三位数是500,两位数是10;三位数加两位数中的三位数是999,两位数是99;然后分别求出各自的得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100×10=1000
500×10=5000
999+99=1098
1000<1098
5000>1098
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一定比三位数加两位数的和大。
故答案为:×
【点睛】根据题意,用赋值法能比较容易解决此类问题。
20.×
【分析】105×3=315,102×3=306,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个因数的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原说法错误。
21.×
【分析】计算347×25时,用5乘三位数百位上的3时,还要加上十位向百位进的2。则用5乘三位数347的积应是1735而不是1535。将两个乘积相加时,千位的数相加,还要加上百位向千位进的1。据此判断。
【详解】347×25=8675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3500;2600;6000;21300;2040;
10000;350;1800;8000;20000
【详解】略
23.8472;5625;9648
【分析】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两个因数的末尾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从个位起依次和第一个因数的每个位相乘;如果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或者是两位以上的数,个位乘完了再乘十位,然后再乘百位,最后把乘得的积相加就行了,在乘的时候要数位对齐。
【详解】706×12=8472 125×45=5625 72×134=9648
24.不够
【分析】包装一个礼品盒要彩带25厘米,现在要包装408个礼盒,408乘25即可求出需要彩带的总长度,再把100米单位换算为厘米,把前面所得积与之比较即可。
【详解】408×25=10200(厘米)
100米=10000厘米
10200>10000
答:不够。
【点睛】1米=100厘米,把米化为厘米,乘进率100即可。
25.2100个
【分析】先算出时间,直接从10:10开始推算到10:30,即可推算出时间,一分钟录入105个字,再用105乘时间即可解答。
【详解】10:30-10:10=20(分)
105×20=2100(个)
答:她一共录入了2100个字。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录字的时间段。
26.2704棵
【分析】由题意可得,用每平方米种的棵数×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208×13=2704(棵)
答:这块地能种白菜2704棵。
【点睛】此题考查了乘法的应用,关键是明确:总棵数=每平方米种的棵数×面积。
27.可以;理由见详解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这385个集装箱一共有多少吨,再与12000比较,如果小于或等于12000,就可以选择“杨帆号”;如果大于12000,就不能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385×31=11935(吨)
11935<12000,所以可以选择。
答:可以选择“扬帆号”货轮。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的掌握。
28.2755棵
【分析】白杨树的棵数乘10,再加上5等于梧桐树的棵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75×10+5
=2750+5
=2755(棵)
答:梧桐树有2755棵。
【点睛】熟练掌握倍的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