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咏雪
七年级语文课件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3.积累“谦辞”和“敬辞”,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1
作品简介
新课导入
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篇。
《咏雪》选自《言语》篇,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世说新语》
2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柳絮
xù
yì
fǒu
yùn
谢道韫
无奕
尊君在不
fù
谢太傅
zhòu
雪骤
chā nǐ
差可拟
shě
太丘舍去
自主学习:
1.诵读文章,划分节奏,在课本中标画断句。
2.借助工具书梳理重点字词释义,理清文意。
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新课导入
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而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
兄子胡儿曰:
词句释义
家庭聚会
子侄辈的人
讲解文章义理
不久,
紧,急速
高兴的样子
什么
像
一会儿
词句释义
“撒盐空中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是,就是
译文: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下得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新课导入
重点积累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宾语前置句,即“所似何”。
判断句标志,翻译时要加判断动词“是” 。
特殊句式
3
课文赏析
研
读
课
文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本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里看出来?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问题组
研
读
课
文
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研
读
课
文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各有千秋。
整体感知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写出了雪的轻盈。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
整体感知
3.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 等词语
整体感知
柳絮因风起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文学之韵
形
神
韵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
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4
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
咏雪名句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吴判官归京》岑参
小结
让我们感受到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所选两则《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方正》篇和《言语》篇。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家君、舍妹”属谦辞类,“令堂”“贵庚”则属敬辞类。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如朱自清先生的《春》,细腻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四幅图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汉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