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 和 。
2.细胞的发现和命名者 。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
知识回顾
施莱登
施旺
罗伯特 胡克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第1课时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红细胞
白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根尖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问:图中有几种细胞。名称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共同的结构?
1.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细胞具有多样性。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2. 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具有统一性。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观察下面大肠杆菌图解,分析与上述的两种细胞相比,大肠杆菌有什么异同?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大肠杆菌细胞模式图
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P10~11,思考以下问题。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划分依据?
2. 什么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分别包括哪些生物?
3.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有哪些异同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划分依据?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细胞核
拟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组成
的生物,包括蓝细菌、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等。
2. 什么是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分别包括哪些生物?
细:细菌
线:放线菌
立克:立克次氏体
支:支原体
蓝:蓝细菌(蓝藻)
衣:衣原体
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真菌等。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常见原核生物——蓝细菌(旧称蓝藻)
蓝细菌:是一类生物而不是一种生物
常见的四种蓝细菌
色球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颤蓝细菌
发 菜
不含叶绿体,但是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
水华和赤潮
赤潮(海水)
水华(淡水)
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含N、P等无机物污染),蓝细菌爆发。
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使用不含磷的洗衣粉,减少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等。
如何预防水华和赤潮的产生?
1. 细菌类型——
霍乱弧菌
幽门螺旋菌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常见原核生物——细菌
2. 生活方式与代谢类型——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弧”“螺旋”都是细菌。
大多为营寄生或腐生生活异养型生物
特殊:硝化细菌(自养型)
思考:蓝细菌与其它细菌有哪些共同点?总结原核细胞的特点?
①大部分有细胞壁,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
②都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③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作拟核。
原核细胞的特点:
支原体: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思考:原核生物都有细胞壁吗?
衣原体:具有细胞壁
常见真核生物
①植物:黑藻、绿藻(如衣藻、水绵)等
②动物
③真菌: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毛霉等)、食用菌等
④真核生物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生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眼虫、衣藻、酵母菌等
草履虫
衣藻
酵母菌
毛霉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异同点
比较项目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多样性 细胞大小
本质区别
细胞壁
细胞质
细胞核
统一性
较小(1~10μm)
较大(20~30μm)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染色体(DNA+蛋白质)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细胞壁(除支原体外)
主要成分: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真菌:几丁质 动物:无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有核糖体;
(1)真菌和细菌都是原核生物( )
(2)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 )
(3)原核生物是单细胞生物,真核生物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
( )
(4)人体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所以该细胞属于原核细胞( )
(5)真核生物的个体都是肉眼可见的,原核生物的个体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
(6)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有叶绿体存在( )
×
判断正误
√
√
×
×
×
判断正误
1. 细菌是在生物圈中广泛生存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下列各种菌中,属于细菌的是
①结核杆菌 ②肺炎链球菌 ③霍乱弧菌 ④酵母菌 ⑤炭疽杆菌
⑥青霉菌 ⑦金黄色葡萄球菌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⑦
C.②③⑤⑥⑦ D.③④⑥⑦
√
课堂检测
观察细胞
第2课时
回顾显微镜的结构
机器部分
光学部分
镜座
镜柱
镜臂
镜筒
转换器
载物台
目镜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物镜
目镜
镜头区别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有螺纹
(1)目镜:无螺纹,目镜越高,放大倍数越小
(2)物镜:有螺纹,物镜越高,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
看视频,回顾和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总结高倍镜使用的操作。
高倍显微镜操作“四步曲”
低倍镜
视野中央
转换器
操作要点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或遮光器
高倍镜与低倍镜的视野比较
项目 物象 大小 细胞 数目 视野 范围 视野 亮度 物镜距离载玻片
高倍镜
低倍镜
大
多
暗
小
小
少
亮
大
近
远
1. 显微镜放大情况
a、放大倍数= 。
b、显微镜放大的是: 。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思考:若显微镜放大倍数从10X10变到10X40时,以下两种情况扩大倍数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分别是多少?
8
64
细胞均匀分布
细胞单行排列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4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2. 显微镜成像情况
思考: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d”那实质上是什么?
P
显微镜形成的是倒立虚像
做题小技巧:即把纸张旋转180°直接观察
思考:若想将下列视野中的P移至视野中央,该如何移动?
往哪里偏,就往哪里移动
P
3. 判断污物存在的位置
提示: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装片。
思考:观察细胞的时候,若发现视野中有异物,将如何排除?
移动装片
动→在装片上
不动 ―→
转动目镜
动→在目镜上
不动→在物镜上
转换物镜
消失→在物镜上
不消失→在目镜上
(1)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是指对面积的放大倍数( )
(2)在低倍镜视野的右下方观察到物像后,可直接换用高倍镜观察( )
(3)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先上升镜筒,以免物镜与装片挤压损坏( )
(4)换用高倍物镜后,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
×
×
×
×
判断正误
1. 如图所示是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的几个视野,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视野最暗,甲视野最亮
B.乙可用粗准焦螺旋
C.移动玻片才能观察到丙视野
D.观察顺序是甲→丁→丙→乙
√
课堂检测
乙的放大倍数最大,因此该视野是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在高倍镜使用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B错误。
课堂小结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