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物质:(1)常见的酸性物质:食醋,盐酸,硫酸,硝酸等。
(2)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的化合物。
(4)酸的电离:; ;
碱性物质:(1)常见的碱性物质:石灰水,氨水,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
(2)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的化合物。
(3)碱的电离:;;
【温馨提示】
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必写条件。
(2)配平,使正、负电荷数相等。
(3)原子团不能拆开书写。
一些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含有H+但并不是酸,原因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H+之外,还有其他的阳离子。如硫酸氢钠电离:NaHSO4=Na++H++SO42-,所以NaHSO4不是酸。
酸碱指示剂:(1)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
现象:在稀硫酸稀盐酸中呈红色,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呈蓝色。
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
(3)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
指示剂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石蕊试液(紫色)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
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无色 变红色
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色 不变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不变色 变蓝色
【自制酸碱指示剂】
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取这些植物的花果茎、叶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出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如下表所示。
花名 花的颜色 变色情况
酸性 碱性
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
菊花 紫色 红色 黄色
丝瓜花 黄色 黄绿色 黄色
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
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
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高碱性越强,pH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1)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2)pH的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注意:
(1)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常见的情况如下:
①溶液为酸性时,酸性变弱,pH偏大。
②溶液为中性时,pH不变。
③溶液为碱性时,碱性变弱,pH偏小。
(2)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试的溶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
例1、经检测,四种溶液除水分子外分别只含有下列粒子,其中属于酸的水溶液是( ) A.H+ 、Na+、SO42- B.Ca2+ 、Cl- C.Ba2+ 、NO3- D.H+、Cl-
例2、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25°C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 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弱
C. 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D. 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例3、下列能表示人喝大量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曲线的是(横坐标表示喝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pH)( )
A.B.C.D.
例4、有一些花的颜色是红的、蓝的或紫的,这些花里含的色素叫做花青素.花青素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仇春霖:《万紫千红的花》)
小红在阅读此段文字后,做了如下家庭实验:将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就变成了蓝色.她又将另一朵紫色喇叭花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请你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 7(填“>”“=”或“<”);
(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 。
(3).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指示剂 性质相似。
例5、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____________.
A. 催化剂 B. 参加化学反应 C. 溶质 D. 溶剂
(2).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月季花萝卜花丝瓜花 蓝紫大红紫黄绿 红棕色玫瑰红紫红黄绿 黄绿橙黄黄绿黄 粉红粉红粉红黄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 .
(3).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 色
(4).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1.下列各组离子属于碱电离产生的是( )
A.OH-、K+、SO42- B.OH-、Ba2+ C.OH-、Na+、SO42- D. Na+、Ba2+、Cl-、OH-
2.如图是我们常见的水果及其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西瓜pH=6.6 B. 葡萄pH=5.1
C. 猕猴桃pH=3.3 D. 桔子pH=3.6
3.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 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 pH 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4.将NaOH溶液用足量水稀释,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
5.通过三个多星期的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填“强”或“弱”)
②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 (“大”或“小”)
6.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表:
作物 ①水稻 ②小麦 ③玉米 ④油菜 ⑤马铃薯
pH 6 7 6.3 7.5 6 7 6 7 4.8 5.5
(1)该农场的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________。(填序号)
(2)该农场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序号)____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①工业盐酸 ②熟石灰 ③纯碱
(3)该厂的下列整治措施不妥的是___(填序号):
A.废气循环利用 B.将废气点燃后排放
C.废水用碱中和后排放 D.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
7.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色萝卜花、黄绿色丝瓜花提取指示剂,并将其分别滴加到澄清石灰水和食醋中,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名称 颜色 浸取液颜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蓝紫 红棕 黄绿 粉红
月季花 大红 玫瑰红 橙黄 粉红
萝卜花 紫 紫红 黄绿 粉红
丝瓜花 黄绿 黄绿 黄 黄
(1)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________。
(2)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___________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色。
(3)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该溶液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 C.氨水 D.食盐水
1.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2.推理和归纳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D.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3.下图是身边一些物质pH,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
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4.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呈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5.如图所示装置,若观察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 浓盐酸 B. 蒸馏水C. 氯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6.测定人体体液的pH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体状况,如图是小茗同学体检报告单截图,看图后回答问题:
项目 检测值 正常pH范围
血浆 7.4 7.35-7.45
胃液 0.8 0.9-1.5
胆汁 7.21 7.1-7.3
胰液 7.8 7.5-8.0
(1)小茗同学的指标中有一项出现异常,医生除了给他开了药物之外,还提醒他注意饮食,下列食物(近似PH如下)中适合该同学得有 。
A.番茄(4.0--4.4)B.苹果(2.9--3.3)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
(2)小茗同学想到在实验室中可用pH试纸测量溶液酸碱度,于是他从家里找来苹果,并用湿润的pH试纸进行了测量,那么测得的pH比实际结果 。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7.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画(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________。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 )
8.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II: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________。
(2)方案I存在两点不足之处,请任意指出其中一点:________。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答案】D
【解析】如果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一种,那么它就是酸溶液,据此分析判断
A.阳离子除了氢离子,还有钠离子,故A不合题意;
B.阳离子是钙离子,而不是氢离子,故B不合题意;
C.阳离子是钡离子,而不是氢离子,故C不合题意;
D.阳离子只有氢离子一种,是酸溶液,故D符合题意。
例2、【答案】 A
【解析】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洗手液a的pH<7,呈酸性,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洗手液b的pH值大于a,则它的酸性比a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洗手液c的pH>7,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洗手液d的pH>7,呈碱性;a的pH<7,呈酸性,则二者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
例3、【答案】 C
【解析】【解答】胃液pH小于7,喝大量的水后,胃液中的胃酸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不可能大于7(即变成了碱性),只能越来越接近于7。
故答案为:C
结合图象考查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分析函数图象,要使学生明确横轴和纵轴的意义,抓住图象中的关键点,如零点、最高点、转折点、最低点,还有曲线的变化趋势等。
例4、【答案】 (1)>(2)白醋(3)石蕊
【解析】(1)根据肥皂水呈碱性分析;
(2)根据红变红色溶液呈酸性分析;
(3)根据石蕊试液遇酸和碱性溶液颜色变化分析。
【解答】(1) 肥皂水呈碱性,pH大于7;
(2) 小红选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即呈酸性,所以可能是白醋;
(3) 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的石蕊性质相似;
故答案为:(1)>;(2)白醋;(3)石蕊。
例5、【答案】 (1)D(2)丝瓜花(3)粉红色(4)AC
【解析】(1)乙醇能够起到溶解植物汁液的作用,那么植物汁液是溶质,乙醇就是溶剂;
(2)丝瓜花的汁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颜色一样,因此不能区分酸碱溶液;
(3)月季花的汁液在食醋中显粉红色,因此它在酸性溶液中为粉红色;
(4)牵牛花的浸取液在石灰水中呈现黄绿色,因此它在碱性溶液中显黄绿色。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乙醇能起到溶解植物花汁液的作用;植物的汁液若能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则可以作酸碱指示剂,据此解答.
【解答】(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溶剂,故选D;
(2)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丝瓜花;
(3)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粉红色;
(4)牵牛花的汁液在碱性溶液中为黄绿色,那么溶液肯定显碱性,故选AC。
1.【答案】B
【解析】碱的概念是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只有B符号概念。
2.【答案】 C
【解析】pH<7时,物质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猕猴桃的pH最小,则它的酸性最强,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测定溶液的 pH时要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值;
4.【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pH大于7,稀释时碱性减弱,pH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但是不会等于或小于7。
5.【答案】 强;大
【解析】(1)溶液的pH越小,酸性越强;
(2)酸性溶液被稀释后酸性变弱,pH变大,据此分析解得。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酸雨的pH在4~5之间,而正常雨水的pH在5~6之间,因此前者的酸性更强;
(2)苹果汁的pH=3,呈酸性,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其被稀释,则会使pH偏大。
6.【答案】(1)⑤ (2)② (3)B
【解析】(1)由题中信息可知,该农场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 ,则适宜酸性土壤生长的作物,故选 ⑤ ;
(2)小麦适宜土壤pH范围为6.3-7.5,所以需加碱性物质改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为熟石灰
(3)废气循环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A正确; 将废气点燃后排放仍会产生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B不正确;废水呈酸性,用碱中和后排放,C正确;改进工艺,减少废气废水的产生可保护环境,D正确;
7.【答案】(1)丝瓜花 (2)粉红 橙黄 (3)AC
【解析】(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丝瓜花的浸取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一样,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2)月季花的浸取液在酸性溶液中为粉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为橙黄色,故与稀盐酸混合呈粉红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呈橙黄色。(3)牵牛花的汁液在碱性溶液中为黄绿色,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呈碱性。
1.【答案】C
【解析】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2.【答案】C
【解析】A、大多数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 ,不符合题意;
B、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溶液 ,不符合题意;
C、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 ,符合题意;
D、含氧元素的物质不都是氧化物,如高锰酸钾 ,不符合题意;
3.【答案】C
【解析】A、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pH试纸不能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要用玻璃棒滴加,不符合题意;
B、根据酸性物质与大理石成分碳酸钙可反应分析;厕所清洁剂呈酸性,会腐蚀大理石地面,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分析;蚊虫分泌的液体呈酸性,牙稿呈碱性,可缓解痛痒,符合题意;
D、根据溶液pH小于7呈酸性,越小酸性越强分析。橘子的pH大于柠檬,酸性比柠檬弱,不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A、打印墨水 pH 大于7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打印墨水 pH 大于7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C、打印纸 pH 小于7呈酸性,符合题意;
D、打印纸 pH 小于7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5.【答案】 A
【解析】根据浓盐酸有挥发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解答】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接触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会变红,符合题意;
B、蒸馏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且也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不具有挥发性,且不能使石蕊变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答案】 (1)D(2)A
【解析】(1)根据胃酸过多的病人要多服用偏碱性食物分析;
(2)根据酸性变弱时pH变大分析。
【解答】(1)由表中各数据分析可知,该同学胃酸过多,可食用偏碱性食物,番茄、苹果、牛奶都显酸性,不宜食用,鸡蛋清偏碱性,可以食用,故选D;
(2) 用湿润的pH试纸 测定酸性溶液pH,会使酸性变弱,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1)D;(2)A。
7.【答案】(1)盐酸溶液或无色的酸性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解析】(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则喷的无色溶液可能是盐酸溶液或无色的酸性溶液;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溶液变红,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试液;
8.【答案】(1)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2)使用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或污染空气;在开放的空间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易受环境影响,如空气流动等(或“两种气体互相干扰”等)
(3)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其它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或换用其他不同的物质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解析】(1)生成的“白烟”应该是氯化铵晶体,根据氨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反应分析解答;
(2)实验是开放的,气体很容易飘散,可从空气污染和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角度分析方案I的不足;
(3)试纸先变成蓝色,说明氨气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快,将氨气和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确定实验结论。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客观准确,往往要换用其他器材反复进行实验,从而收集更多的数据。
【解答】(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
(2)方案I存在两点不足之处,请任意指出其中一点:使用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有害或污染空气;在开放的空间进行实验,实验结果易受环境影响,如空气流动等(或“两种气体互相干扰”等)。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的结论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其它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或换用其他不同的物质重复实验,合理即可)。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二)
物质的酸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