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1.3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什么是功?做功的两要素是什么?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就是这个力对物体做的机械功,简称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
温故知新
认识几个功的名称
请看黑板的例子:
已知木块重100N,滑轮重10N,不计绳重和摩擦,要把木块提高一米,拉力F要多大?绳子自由端要向上拉多少米 滑轮被拉动了多少米?
(1)有用功:克服重物的重力所做的功。
即:W有用 = G·h。
(2)额外功(W额外):克服动滑轮和绳子重力所做的功,还有克服摩擦力所要做的功。
一、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3)总功:动力F对机械所做的功。
即:W总 = F·S
(4)总功(W总)=有用功(W有用)+额外功(W额外):
小明用100N的力把20N重的桶从10m深的井中匀速提水上来时,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
J,额外功是 J,总功是 J;
如果桶掉到井里,小明同样用100N的力从井里匀速把桶捞上来时,则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额外功是 J,总功是 J。
练一练:
800
200
1000
800
200
1000
我们总希望,有用功占总功中的份额越大越好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友情提醒:正确理解机械效率,关键是明确三种功
2、表达式:
η= ———×100%
W有用
W总
二、什么是机械效率
例:通过一个动滑轮用100 牛的拉力提起重为16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50厘米。
(1)拉力做多少功?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3)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2)W手提=Gh=160N×0.5m=80J
(1)W拉力=Fs=100N×1m=100J
(3)η= W有用 /W总 ×100%
=(80J/100J)×100%=80%
答:(1)拉力做100J的功(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80J的功(3)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80%
F
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2h=2×0.5m=1m
总功
有用功
解:
忽略我的重力和摩擦,我的机械效率是等于1;其它任何情况,我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
G
F
讨论:
W额外>0,W总>W有用 所以η<1
W额外=0,W总=W有用 所以η=1
(理想状态)
某台机器的机械效率是60%,是什么意思?
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1、 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 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叫机械效率 。
3、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的两种不同性能,两者间没有必然联系。(风牛马不相及!!!)
练习: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 N的货物提高2 m,所用的力为50 N,则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分析:对货物做的功是有用功,绳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
解: W有=G物h =80 N×2 m=160 J
W总=FS=F×2h =50 N×2×2 m =200 J
∴η=
×100% =80%
F
答:略
活动2: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组装成如图所示的一个滑轮组,用它来提升重物G。所需器材是:
动滑轮、定滑轮各2个,铁架台、测力计、刻度尺、细线、重物(钩码)。
(2)、测算滑轮组工作时的机械效率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①重物G的重量;②重物G上升的高度;
③拉力F的大小;④拉力移动的距离。
1、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2、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组装滑轮组
(2)、测物重G
(3)、测拉力F——利用滑轮组、弹簧测力计提起重物,注意要匀速提起,并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即 测出了拉力的大小。
(4)、测距离h——同时要有同学测出重物上升的距离。
(5)、把测得的三个数据填入表格,并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
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
钩码上升的高度(h)
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到某一位置处,从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F的数值。
实验次数 物体重量G/N 提升高度h/m 拉力F/N 拉力移动的距离s/m
1
2
3
数据记录:
有用功
W有/J
机械效率η
总功
W总/J
当改变物重时,用同一滑轮组提不同重物时
的机械效率是不同的,且重物越重其机械效率越
高。原因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及摩擦力基本不变,而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高。
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措施:
(1)提高所提重物的重力;
(2)尽量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3)减小各种摩擦。
结论:
分析利用机械做功时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机械
功
F
钩码
沙
F
木箱
F
木块
目的
W有用
W总
W额外
提钩码
提沙
提木箱
拉木块
G码h码
G沙h
G箱h
f S木
FhF
FS
FS
FS
的原因
克服杠杆
重和摩擦
克服动滑轮重、桶重和摩擦
克服摩擦
fS
克服绳子和轴间摩擦
从表中你发现W有用和W总的计算有什么规律?
小结: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看看刚才的数据,思考:机械效率会不会大于1呢?为什么?
公式: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一些机械的机械效率:
抽水机:60%-80%
柴油机: 28%-40%
起重机
40%-50%
请你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3.物体做功越慢,机械效率越低( )
4.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
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
6.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
7.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 )
√
√
×
×
×
×
×
例2 :如图,利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960N的重物,所用拉力为600N,物体升高1m,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1、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F
s=1m×2=2m
W总=Fs =600N×2m=1200J
2、人做的额外功是多少?
W有用=Gh =960N×1m=960J
W额外=W总-W有用=1200J-960J=240J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3: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已知物重G=240牛,手的拉力F=100牛,手上升距离为30厘米,则有用功为多少焦耳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已知: G=240N; F=100N;L= 30cm=0.3m
求: W有; η
解: h= L=0.1m
1
3
W有=Gh=240 N×0.1m=24J
W总=FL=100 N×0.3m=30J
η= = ×100%=80%
W有
W总
24J
30J
F
G
例 4: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求: W有用 、 W总 、 η
已知:G=200N h=9m F=120N s=2h=2 9m=18m
×
答:有用功是1800J,总功是2160J,机械效率是83.3﹪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时,所做的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
的桶里带了一些水,有用功是 ,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拉力所做的功
克服桶的重力做功
克服水的重力做功
拉力所做的功
练一练:
1.比较下列三个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
G
G
G
G
甲
乙
丙
分析:甲、乙的有用功相等,但乙的额外功更多,所以η甲 >η乙;
甲、丙的额外功差不多,但丙的有用功更多,所以η丙 >η甲.
∴ η丙 >η甲>η乙
练习:
2.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升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考虑绳重及摩擦,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
A.若G1=G2,则 F1B.若G1=G2,则 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C.若G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 .若G1答案:D
3.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物重G=1000N,拉力F=250N,将重物提高2m(绳在拉伸过程中不伸长),求:(1)有用功W有=?总功 W总=?机械效率η=?
(2)若绳子自由端提升的速度为0.5m/s,在5秒钟内重物升高多少米?
答案:(1)2000J;2500J;80% (2)0.5m
4.某人用右图装置滑轮组(不及所有摩擦)提升一重物,在自由端所用拉力F=200N,若η=80 %.求: (1)物体的重力G物=?
(2)动滑轮的重力G动
(3)若物体重力为1000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答案:(1)800N (2)200N (3)83.3 %
机械效率拓展训练
6.如图所示,A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绕过动滑轮的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12N,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求A物体所到地面摩擦力大小?
答案:18N
5.在下图中,物体A在地面匀速运动,对面对A的摩擦力是8N,物体移动的距离是2m,A物体的重力是9N,弹簧测力计示数是F=5N,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80 %
某人用F=100 N的力把木箱从斜面底端沿斜面推到2 m高处,斜面长4m,如图所示。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2m
F=100 N
4 m
如果要求有用功,则要知什么?
假设木箱重150N,则有用功和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 N的物体匀速提起。(1)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是 N;(2)若实际的拉力为50N,匀速将物体提高4 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竖直放置的滑轮组
40
400
80%
水平放置的滑轮组
3.如图所示,滑轮组自重及摩擦不计。物体A重300 N,在F=4 N的拉力作用下,物体以5 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的阻力是 N;5 s内滑轮组
对物体A做的功是 J;拉力F的功率为 W。
12
300
60
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W有用
η=
W总
%
W有用
W总
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动力(人所出的力)所做的功
W有用=F物s物
W总=Fs
F物
s物
s
F物
s物
s
F物
h
F拉
L
W有用
η=
W总
%
F物
s物
s
F物
s物
s
F物
h
F拉
L
W有用
η=
W总
%=
%=
Gh
Fs
Gh
Fnh
G
nF
=
%
%
W有用
η=
W总
%=
%=
F物s物
Fs
fs物
Fns物
f
nF
=
%
%
W有用
η=
W总
%=
%=
F物s物
Fs
G物h
F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