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2 15:2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据史学家考证,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知名外国学者中,有153名英国人,200名德国人,56名荷兰人,109名意大利人,44名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另外还有一批来自欧洲的学者。这些史实反映当时的大学具有( )
A.国际性 B.宗教性 C.自主性 D.实用性
2.某同学对欧洲大学的起源非常感兴趣,他整理了如下资料卡片:巴黎大学,12世纪中期建立,由原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资料反映了( )
A.基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B.基督教影响中世纪文化教育
C.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D.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3.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些课程设置反映了( )
A.大学的自治权得到充分的尊重 B.大学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C.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D.近代自然科学研究成为主题
4.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农业的发展 B.庄园的兴起 C.城市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
5.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下列关于这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些城市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城市居民只采用武力斗争的手段争取自治
C.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
D.取得自治的城市能够完全摆脱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6.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教会学校”“司法特权”“国王与教皇的支持”“教师行会”等方面的材料。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A.西欧庄园 B.近代城市 C.大学的兴起 D.文艺复兴
7.列宁说:“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里所说的“基本的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 加速了封建国家的灭亡
B 市民阶层的分化 促使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
C 庄园法庭的存在 限制了中世纪西欧农业的发展
D 大学在西欧的兴起 西欧的教育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A.A B.B C.C D.D
8.中世纪城市急需起草公文及政府文件等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员,“文书艺术”便作为修辞课程的分支发达起来。这体现大学教育( )
A.普及得到政府的支持 B.享有绝对的教育自主权
C.文书艺术是核心课程 D.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9.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
A.雅典的民主政治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 D.大学的自治地位
10.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
A.庄园的流行 B.封君封臣制度形成 C.大学的兴起 D.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1.西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新的阶级阶层是( )
A.富裕农民阶层 B.封建主阶级
C.市民阶层 D.奴隶主阶级
1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
①金钱赎买②国王任命③武力斗争④领主赠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从9世纪开始,西欧的经济、人口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增长。自从西方人重新夺回对地中海的控制权后,东方贸易的繁荣为西欧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长途贸易的兴起造就了一批商业中心城市。材料表明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
A.推动了西欧人口的快速增长 B.是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
C.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交流 D.主要集中在地中海沿岸
14.在《欧洲中世纪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欧洲基础学校兴起,这种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很实在的教育,让他们掌握读、写、算的能力。在佛罗伦萨,有部分学生进入文法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习传统课程,为成为律师、神职人员,或者进入大学深造打下基础。而另有一些佛罗伦萨学生,进入了另一种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习珠算、记账等。这些男孩们的未来职业是商人、工匠,或者书记员。此则材料说明当时的学校( )
A.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受基督教会影响
C.得到封建统治的支持 D.具有较大的自治权
15.“他们有权力决定谁来教学,什么时候上课,使用什么课本。凡是反对这些规则的人,他们有权力驱逐。”这强调了中世纪欧洲大学( )
A.教学方法很严谨 B.树立了社会权威
C.拥有自治的权力 D.打破了教会垄断
16.城市文明兴起之后,在原有的贵族、教士——农奴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一个新兴的市民阶层孕育而生,进而成长为市民阶级(资产阶级),这一群体因其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发育成为市民社会。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17.制作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图中“?”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重新兴起 B.法制的建立和健全
C.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D.大学的产生和发展
18.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东方文明传入推动大学兴起 B.课程的设置摒弃了宗教的影响
C.课程的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D.先上专业课程,后上基础课程
19.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所教授的文化知识已经难以满足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阶层了。读和写是教会的专利,但是对于商人来说,读和写是他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需的手段,所以市民阶级渴求新的教育方式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的
A.创立背景 B.课程内容 C.思想理念 D.司法特权
20.把握关键词,获取重要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某一关键词时,得到“自治”“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特许状”等信息,这一关键词是( )
A.封建庄园 B.中世纪城市 C.西欧大学 D.工人行会
21.“13世纪…………(西欧)城市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市议会、市政官、市长等,是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权力的集体法人。”材料说明“城市”( )
A.仍旧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B.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C.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 D.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22.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些城市可能( )
A.仍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C.会定期分地给农民耕种 D.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23.“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此段材料论述的是西欧城市
A.兴起的原因 B.兴起的历史意义
C.瓦解的原因 D.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
24.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组成教师行会 B.大学的兴起 C.法庭 D.基督教会
25.阅读表格,与表格中反映内容相关的是( )
学校 成立时间 学校 成立时间
博洛尼亚大学 1088年 维也纳大学 1365年
牛津大学 1096年 科因布拉大学 1290年
剑桥大学 1209年 巴黎大学 1150年
①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②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③选拔官吏的需要 ④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翻看欧洲的历史,符合13世纪时的场景有( )
A.罗马设立保民官 B.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C.巴黎教师行会得到自治权利 D.庄园这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开始流行
27.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的意识强烈,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城市争取自治和反贵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市民称颂。这反映出当时
A.市民阶层浮躁的社会心态 B.市民阶层形成的价值取向
C.市民的观念消极颓废世俗 D.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发展
28.汤普逊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中写道:“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论过程,是演进的;但论结果,是革命的。”这一“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
A.城市市民阶层形成,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B.促进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D.农奴逃离庄园,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分裂
二、综合题
29.教育传承着文明,每一个优秀民族都会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宋代书院以培养“希贤希圣”之士为己任,主张“进德”与“修业”并重。课程内容有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还有儒学大师各自的研究心得和历史典籍。
材料二 欧洲最早的大学建于12世纪。随着贸易和工商业的不断发展,新兴城市中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的从业人员,原有的教育机构都无法满足时代需要,大学应运而生。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在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
(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片信息,概括指出我国宋代书院和中世纪欧洲大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2)东西方古代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你更欣赏哪种教育思想?请说明理由。
(3)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请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30.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1)材料一中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材料二中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欧洲大学设置的课程有何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古西欧城市文明的认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欧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是香槟集市),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城市居民要取得法律规定的身份,依法纳税者才享有市民权利,他们逐渐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教会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教会并不能完全扼杀人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渴望。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作“世俗的拉丁诗”。
——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
材料二: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12世纪,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出现了第一批大学。随后一个世纪中,在帕多瓦、那不勒斯和萨拉曼卡创办了一些大学;14世纪,在中欧的布拉格、克拉科夫和维也纳也建立了一些大学。
——摘编自《全球通史 1500年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11世纪中叶城市兴起以后,欧洲社会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对封建庄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试说明11﹣14世纪欧洲大学教育的特点。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汉以后,郡县治所城市均由县和附郭县管理。唐末经五代至辽宋,城市管理有县管理转变为专门机构都厢、警巡院、录事司和司候司管理。中世纪的西欧,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向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13 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城市与中世纪城市不同之处。
(2)请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城市发展的问题一例,请你为城市的发展提一件合理的建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根据材料“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知名外国学者中,有153名英国人,200名德国人,56名荷兰人,109名意大利人,44名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另外还有一批来自欧洲的学者”分析可知,材料描述了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学者有许多是外国人,反映了当时的大学具有国际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当时的大学具有自主性,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当时的大学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解析】
根据材料“巴黎大学,12世纪中期建立,由原巴黎圣母院教堂学校发展而来,主要研习神学”可以看出巴黎大学建立在中世纪,“巴黎教堂学校”就是基督教会学校,巴黎大学主要研究神学,说明中世纪的大学教育受到基督教的影响,B项正确;ACD项在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项。
3.C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性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之后进人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C项正确;A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说法不正确,大学仍然受基督教的影响,排除B项;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
4.C
【解析】
从 10 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结果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C项正确;材料中还有手工业和商业信息,排除A项;庄园属于自己自足的经济模式,排除B项;12 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解析】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 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C项正确;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大学,排除A项;城市居民争取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排除B项;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解析】
根据材料“教会学校”“司法特权”“国王与教皇的支持”“教师行会”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大学的兴起。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C项正确;A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文艺复兴是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解析】
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市民阶层的分化逐渐形成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B项正确;中世纪西欧的自治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排除A项;庄园法庭的存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没有限制农业发展,排除C项; 大学在西欧的兴起,但是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收到基督教会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8.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世纪城市急需起草公文及政府文件等方面受过训练的人员,“文书艺术”便作为修辞课程的分支发达起来”可得出大学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普及得到政府的支持、享有绝对的教育自主权、文书艺术是核心课程与材料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9.C
【解析】
据“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的特许状》”“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及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后期,随着城市的兴起,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而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主要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由此可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城市的自由与自治,C项正确;依据题干可知反映的是中世纪城市的自由与自治,与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并没有关系,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是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等级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的自治,与大学的自治地位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再结合所学,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12世纪大学兴起,属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中世纪城市发展从10世纪开始,庄园的流行9世纪就开始了,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形成在8世纪,排除B项;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11.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欧洲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C项正确;富裕农民阶层不属于城市发展形成的,排除A项;西欧封建主阶级从481年的法兰克王国开始,排除B项;奴隶主阶级在父系氏族后期就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2.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日益贪婪,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十一二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斗争赢得自治权,①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国王任命和领主赠与不是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排除②④,排除ACD项。故选B项。
13.B
【解析】
依据材料“长途贸易的兴起造就了一批商业中心城市。”可得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主要是商业贸易发展导致,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说明贸易发展促进城市繁荣,排除A项;“东方贸易的繁荣为西欧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说明东西方贸易发展促进城市繁荣,排除C项;材料中贸易不仅仅局限于地中海沿岸,排除D项。故选B项。
14.A
【解析】
根据材料“在欧洲基础学校兴起,这种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一种很实在的教育,让他们掌握读、写、算的能力。在佛罗伦萨,有部分学生进入文法学校,在那里他们学习传统课程,为成为律师、神职人员,或者进入大学深造打下基础……”可知学校根据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行不同的教育,从而培养不同的职业者,即当时的学校的教学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B项;C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项。
15.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有权力决定谁来教学,什么时候上课,使用什么课本”“有权力驱逐”可以得出,欧洲中世纪的大学可以自主决定教学和管理,具有自治权力,C项正确;A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A
【解析】
题干反映了随着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新兴市民阶层产生,进而成长为新兴资产阶级,这一群体由于共同的经济利益,产生共同的政治追求,进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变,因此这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推动新兴市民阶级或资产阶级的产生,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变化,排除B项;题干没有体现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作用,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新兴资产阶级或市民阶层伴随城市的发展而产生,没有体现人类社会的进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排除D项。故选A项。
17.A
【解析】
依据图片文字“手工业发展”“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重新兴起。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法制的建立和健全”方面的内容,排除B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大学的产生和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18.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课程的设置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C项正确;大学的兴起是受希腊、罗马和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与东方文明无关,排除A项;大学的课程设置受基督教会的影响,排除B项;欧洲中世纪大学里,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排除D项。故选C项。
19.A
【解析】
根据材料“基督教会所教授的文化知识已经难以满足从事商业贸易的市民阶层了……所以市民阶级渴求新的教育方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创立背景,A项正确;BC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居民剥削和压迫;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因此题干描述的是中世纪城市,B项正确;A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21.D
【解析】
根据材料“13世纪…………(西欧)城市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市议会、市政官、市长等,是享有特别的法律、行政和司法权力的集体法人。”,可知,材料中指出,城市拥有自己的管理机构,包括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官、市长等等,都是享有特别权力的集体法人。由此可见,城市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通过这些集体法人来管理城市。D项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时间为13世纪,当时西欧早就进入封建社会,奴隶制民主政治早就解体了,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中世纪欧洲社会基础的组成部分,无法得知城市就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基础,排除B项;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过于绝对化,城市自治是相对的,并不能完全摆脱封建势力的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22.D
【解析】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城市自治权。它孕育了早期的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的作用。A项正确;古希腊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排除A项; 13世纪时,西欧一些城市有权选举市长、 市政官司员,设立法庭,但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B项;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解析】
由材料“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段材料论述的是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B项正确;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等因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不是其瓦解的原因,也没有体现市民阶层壮大的原因,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24.B
【解析】
随着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出现了各种学校,这些尤为各种学校逐渐演变而成的,大学成为当时人才的摇篮和传播知识的基地。从11世纪末开始,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心,并逐渐扩展到西欧各国,出现了研究、学习和采用罗马法的历史现象。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B项正确;ACD项与“最美好的花朵”称号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5.B
【解析】
表格反映的是中世纪大学的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日益繁荣以及城市的自由和自治,一些大学建 立起来,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也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 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大学的自治权利得到保证,①②④符合题意;选拔官吏的需要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无关,③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6.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在西欧中世纪晚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教师行会也就是大学发展起来,它们会得到自治权利,C项正确;罗马设立保民官是在古罗马, 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是在九世纪,庄园这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开始流行是在九世纪,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27.B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市民称颂,体现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B项正确;“浮躁的社会心态”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A项;材料中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斗争不是一种消极颓废的观念,排除C项;资本主义机器工业出现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8.A
【解析】
据所学知识,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城市市民阶层形成。从中分化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A项正确;西欧城市的兴起发生在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之后,排除B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不是加速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排除C项;农奴逃离庄园,加速了封建庄园经济的衰落,而不是加速罗马帝国的分裂,排除D项。故选A项。
29.(1)办学目的不同:宋代书院培养圣贤之人(或为政治统治服务),欧洲大学培养专业实用人才;课程内容不同:宋代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欧洲大学课程设置更广泛;建造地址不同:宋代书院多建在偏僻山林,欧洲大学在新兴城市。
(2)我更欣赏东方教育思想,因为这种教育思想更能培养出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并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培养圣贤人才;我更欣赏西方教育思想,因为这更能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专业实用人才。(选择任一观点,理由充分即可)
(3)教育应与社会相结合,推进教育公平,注重教育质量等。
【解析】
(1)据材料及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宋代书院和中世纪西欧大学办学目的不同:宋代书院培养圣贤之人(或为政统治服务),欧洲大学培养专业实用人才;课程内容不同:宋代书院以儒家经典为主,洲大学课程设置更广泛;建造地址不同:宋代书院多建在偏僻山林,欧洲大学建在新兴城市。
(2)开放性设问,欣赏哪种教育思想都可以,只要说出充足的理由就可以。如:我更欣赏东方教育思想,因为这种教育思想注重提升个人修养,更能培养出治理国家所需要的人才;我更欣赏西方教育思想,因为这种教育思想更能培养具有自由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专业实用人才。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围绕“教育改革”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教育应与社会相结合;推进教育公平;注重教育质量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30.(1)经济中心;交通便利、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
(2)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
(3)原因: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特点: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认识:在西欧城市重新崛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 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西欧城市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基督教会和封建制度。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可知,材料一中表明中古西欧城市的地位是经济中心;据材料“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可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交通便利;据材料“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可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据材料“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可知,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是人口聚集。
(2)依据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可知,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
(3)依据材料三“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欧洲大学设置的课程的特点是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依据上述材料可知,我们对中古西欧城市文明的认识是在西欧城市重新崛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 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西欧城市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基督教会和封建制度。
31.(1)变化:商品经济(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市民阶层成为新社会力量,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化(世俗文化)的兴起;影响: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2)特点: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合法性的自治团体,以文科为主,分布在中心城市。
随着城市的兴起,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大学在工商业繁荣的城市逐渐兴起。
【解析】
(1)据材料一“西欧9﹣13世纪是封建庄园兴盛时期,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是香槟集市),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城市居民要取得法律规定的身份,依法纳税者才享有市民权利,他们逐渐成为一支新的社会力量……教会虽然在文化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但教会并不能完全扼杀人们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渴望。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作‘世俗的拉丁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世纪中叶城市兴起以后,商品经济(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市民阶层成为新社会力量,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化(世俗文化)的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变化使得庄园经济逐渐衰落。
(2)据材料二“11世纪,主教们为了教育其管辖区的教士,创办了教会学校。一个世纪以后,以教会学校为基础的早期大学逐渐形成。这些大学是具有合法身份的自治团体,这是它们与众不同的特征。此外,它们不像教会学校那样只有一个文科,另外还有教会法规、民事法律、医学和神学等实用课程…12世纪,在博洛尼亚、巴黎和牛津出现了第一批大学。随后一个世纪中,在帕多瓦、那不勒斯和萨拉曼卡创办了一些大学;14世纪,在中欧的布拉格、克拉科夫和维也纳也建立了一些大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1﹣14世纪欧洲大学教育在教会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合法性的自治团体,以文科为主,分布在中心城市。其原因是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禁锢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堡垒。随着城市的兴起,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要,大学在工商业繁荣的城市逐渐兴起。
32.(1)中国是以棋盘式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分布,欧洲是放射同心圆式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分布。
(2)我家乡的城市一到春季尘土飞扬。要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政府多植树种草。
【解析】
(1)根据上述材料对比可知,“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不小,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西欧从11世纪开始,城市与封建主的斗争逐渐展开。获得自治后的城市组织自治的市议会,选举管理人。市民权利受到城市自治机构的保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以棋盘式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分布,欧洲是放射同心圆式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分布;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这些城市规划思想和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作为“四方之极”“首善之区”的都城建设上,和中国传统城市规划明确的指导思想相比,西方城市规划体现出了一种多元性和历史性,不仅反映了规划思想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一种社会结构的改变,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外在缩影。
(2)根据现实生活可知,我家乡的城市一到春季尘土飞扬。要解决这一问题希望政府多植树种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