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古代埃及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古代埃及 同步试题精选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1 17: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古代埃及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 )
A.金字塔 B.象形文字
C.木乃伊 D.《汉谟拉比法典》
2.胡夫金字塔使用了230多万块石灰石,每块平均重2300公斤。据估计,大约84000劳力每年工作80天,耗时20年才能完成这项工程。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 )
A.环境的优越 B.城市的兴盛 C.王权的强大 D.战争的频繁
3.莎草纸绘画的古埃及亡灵书,展现了尼罗河谷的先民对生命的珍视和生活的热爱,让我们见识了古埃及人为了延续或者重复短暂的今生付出的各种努力。亡灵书中的文字是( )
A.楔形文字 B.梵文 C.象形文字 D.甲骨文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一小组的“解说员”向全班同学介绍了他们搜集的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相关资料,与这些资料相关的地区是( )
A B C D
5.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发展。今天所使用的公历的基础是来自欧洲的“儒略历”,而我们知道“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来自非洲的太阳历为蓝本编制出来的新历法。创制太阳历的是( )
A.古埃及人 B.古巴比伦人 C.古印度人 D.古中国人
6.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建于约公元前2600年,原塔高约146.5米,基底每边长230多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这一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
A.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B.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C.国家组织力量强大 D.建筑材料非常丰富
7.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关于古埃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B.古埃及的金字塔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力
C.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D.古埃及位于亚洲东北角
8.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A. B.C.D.
9.阿布辛贝神庙是著名旅游景点,它是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时建造的大型岩窟神庙。3000多年前的神庙设计者和建筑师们,运用天文学、星象学、地理学等知识,把神庙设计成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上,人们把这一奇观发生的时日称作“太阳节”。这说明( )
A.太阳历来源于实践需要 B.古埃及科学和建筑取得了很高成就
C.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D.拉美西斯二世集军、政等大权于一身
10.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金字塔和象形文字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古代埃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中国古代文明
11.第18王朝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加冕时的王名出现两夫人“意思是像天空的拉神那样拥有持久的王权”;上下埃及之王“拉”的既定化身“拉之子”(意思是太阳神的儿子)。“图特摩斯(托特神所生)”这旨在说明
A.法老权力具有神圣属性 B.法老拥有持久的王权
C.图特摩斯是拉神的化身 D.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
12.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
A.文明走向衰落 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
C.外族人侵严重 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
13.如图所示为古埃及文明象征,由此可见古埃及( )
A.法老权力至上 B.科学技术发达 C.人民智慧无穷 D.文字符号神秘
14.尼罗河定期泛滥,淹没全部谷地,水退后,居民要重新丈量耕地面积。由于这种需要,多年积累起来的测地知识便逐渐发展成为几何学。材料体现了古埃及文明( )
A.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 B.莫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C.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 D.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源头
15.下列关于亚非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明成果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古埃及——象形文字 ②中国——甲骨文 ③两河流域——梵文 ④古印度——楔形文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建造巴黎圣母院
C.建造金字塔 D.建造麦加清真寺
17.下列可以作为研究古埃及第一手史料的是( )
A.金字塔遗址 B.种姓制度文献记载
C.《汉漠拉比法典》石柱 D.帕特农神庙遗址
18.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其称最高统治者为( )
A.天子 B.皇帝 C.国王 D.法老
19.《献给阿吞的简短颂歌》、《阿吞大颂歌》等文献反映了古埃及新王朝时期法老埃赫那吞进行宗教改革的情况。在阿玛尔纳遗址出土的王宫、神庙、祭坛也体现了埃赫那吞对阿吞神的崇拜。由此可见( )
A.文献史料并非都客观可靠
B.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
C.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
D.历史事实时代久远难以考证
20.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21.下列成就中与象形文字、太阳历属于同一古代文明的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帕特农神庙
22.以下三幅图片分别是“走”字的在中国甲骨文、埃及象形字、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写法。由此可见( )
A.世界文明同宗同源 B.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C.中华文明渊远流长 D.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
二、综合题
23.四大文明古国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历史试卷
请回答:
(1)请分别写出图一、图二文明成果的名称。
(2)请依据材料二归纳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
24.阅读下列材料
(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 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
请回答:
(1)结合上面的材料,评价你心目中的金字塔?
(2)胡夫金 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什么?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留下适宜作物生长的沃土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诞生,并不断发展。但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在古王国至中王国这1000多年漫长历史中,古埃及一直处于金石并用的时代,人们长期使用木质农具,直到新王国时期才逐渐广泛使用青铜农具。除了自然环境因素.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宗教甚至干预国家政治和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严重影响到了古埃及的文化进步。
——摘编自李敏《古代埃及文明衰亡原因论析》
材料二 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基本特征。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其他民族不断吸收进入这个核心,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有了可以薪火相传的族群基础。中国社会历代从国本倡导、人才选拔、‘学校教育到日常生活,都有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联结纽带。华夏文化讲求“穷则思变”,作为其核心的儒学以及文化制度都在不断改造、革新,这又为中华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尊崇的是世俗间的圣贤先哲,祖先崇拜的实质是先贤崇拜,各种民间信仰(城隍、龙王、土地、山神等各路神仙)亦是如此,因此,中华文明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世俗化特征。
——摘自席岫峰《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
(3)综上,你认为古埃及文明与中华文明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上有何不同的特征?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希罗多德根据传闻,记述了修建胡夫金字塔的情况:“(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块,极其精确地砌筑而成的。”
材料三: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2003年9月17日埃及当地时间凌晨2时,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组织的考古学家借助最先进的机器人突破“死神之翼”进入胡夫金字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上陵墓,这是人类第一次深入窥探金字塔内部。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迹?它有怎样的用途?
(2)根据材料二说明当时人民的生活状况。
(3)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如果结合材料写一篇简评,你会拟定什么标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法老为自己修建呈角锥体状的陵墓,它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金”,因此,中国人称之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A项正确;象形文字和木乃伊不是古埃及独有的,排除BC选项;《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创制的,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解析】金字塔是国王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金字塔的修建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材料中修建金字塔动用人力和无力体现出古代埃及王权的强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环境的优越、城市的兴盛以及战争的频繁,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因此在莎草纸绘画的古埃及亡灵书的文字是象形文字,C项正确;楔形文字是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字,排除A项;梵文是印度语,排除B项;甲骨文是古代中国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解析】根据材料“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都是埃及文明的典型成就,而埃及主要的河流是尼罗河,C项正确;A项是印度文明代表性的河流,排除;B项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河流,排除B项;D项是两河流域,其主要文明是西亚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解析】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罗马时期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6.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在政治上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家组织力量强大,这才有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就说明了这一点,C项正确;统治者胡夫很富有、 科学技术领先于世、 建筑材料非常丰富均是重要原因,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7.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力,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太阳历又称为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解析】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象征,A是金字塔,A项正确;B是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C是中国的长城;D是古代印度的佛像;排除B、C和D项。故选A项。
9.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国王拉美西斯二世时建造的大型岩窟神庙阿布辛贝神庙,运用了天文学、星象学、地理学等知识,且设计了“太阳节”这一奇观,即只有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时,阳光才能从神庙大门射入,照射在拉美西斯二世石雕巨像上,这说明古埃及科学和建筑取得了很高成就,B项正确;太阳历是古埃及人根据对尼罗河河水上涨和天狼星的长期观察,制订出的一种方便的历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金字塔,排除C项;“拉美西斯二世集军、政等大权于一身”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和象形文字,A项正确;古代印度文明代表 是佛教,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是楔形文字, 中国古代文明甲骨文,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11.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图特摩斯(托特神所生)”这旨在说明法老权力具有神圣属性。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古代埃及实行奴隶制专制君主统治,最高统治者称法老。法老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A项正确;法老拥有持久的王权、图特摩斯是拉神的化身、埃及法老的专制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可知,胡夫金字塔修建需要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这说明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只有国王权力至高无上才能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A项;胡夫在位时,古埃及还是奴隶社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族入侵,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埃人根据多年观察制定太阳历、实用的象形文字、还有古埃及的象征金字塔,这些都反映出古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体现古埃及人智慧的无穷,C项正确;役使奴隶体现法老权力至上,不全面,排除A项;象形文字的发明不能体现科学技术发达,排除B项;文字符号的神秘体现象形文字,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尼罗河定期泛滥,淹没全部谷地,水退后,居民要重新丈量耕地面积。由于这种需要,多年积累起来的测地知识便逐渐发展成为几何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古埃及文明凝聚了顺应自然的智慧。A项正确;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基础,排除B项;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鉴,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项;成为了人类文明的源头,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解析】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 ①符合题意;甲骨文是中国文明,② 符合题意;梵文是古印度文明,③不符合题意;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文明,④不符合题意。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6.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被誉为世界古代奇迹之首,因此,“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合史实是古埃及的金字塔,C项正确;A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排除A项;B是法国的建筑成就,排除B项;D是阿拉伯国家的建筑,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是研究古埃及第一手史料,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制度,排除B项;《汉漠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帕特农神庙是古代雅典的建筑,排除D项。故选A项。
1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的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法老。D项正确;天子不是古埃及统治者的称呼,排除A项;皇帝不是古埃及统治者的称呼,排除B项;国王不是古埃及统治者的称呼,排除C项。故选D项。
19.C
【解析】根据题干“……文献反映了古埃及新王朝时期法老埃赫那吞进行宗教改革的情况。在阿玛尔纳遗址出土的王宫、神庙、祭坛也体现了埃赫那吞对阿吞神的崇拜”可知,文献反映的内容在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说明了文献与实物可以相互印证,C项正确;“历史真相都能从考古中还原”中的“都能”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文献史料并非客观可靠、历史事实时代久远难以考证的信息,排除AD项。故选C项。
20.C
【解析】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C项正确;材料揭示的是自然环境与埃及文明产生的关系,没有涉及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排除A项;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尼罗河是古埃及人自然形成的,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象形文字、太阳历”属于古埃及的文明成果。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A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等级制度,排除B项;的文明成果,古巴比伦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巩固统治,汉谟拉比国王制定《汉谟拉比法典》,排除C项;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城邦,其中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的代表,排除D项。故选A项。
22.B
【解析】根据三幅图片分别是“走”字可以看到写法的不同,但是表达的意义想听,说明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统一性,B项正确;世界文明同宗同源无法体现,排除A项;中华文明渊远流长无法体现,排除C项;中华文明在交流中发展传承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3.(1)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2)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古埃及的金字塔,图二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2)据材料二“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可知,人类走向文明的显著特征有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或国家的产生。
24.(1)评价:①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②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③金字塔也是奴隶 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2)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解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金字塔也是奴隶主压迫奴隶的历史见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25.(1)①尼罗河带来的沃土和水源促进了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的诞生。②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限制了古埃及的进一步发展。
(2)①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奠定了族群基础。②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提供了联结纽带。③华夏文化不断革新,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古埃及文明是宗教,中华文明是世俗化的特征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留下适宜作物生长的沃土的同时还带来丰富的水源,在此基础上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诞生,并不断发展”可见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之一是:尼罗河带来的沃土和水源促进了古埃及原始农业文明的诞生;根据材料一中的“但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使得在古王国至中王国这1000多年漫长历史中,古埃及一直处于金石并用的时代,人们长期使用木质农具,直到新王国时期才逐渐广泛使用青铜农具”可见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历史产生的影响之二是:过于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限制了古埃及的进一步发展。
(2)材料二中的“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华夏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其他民族不断吸收进入这个核心,从而使得中华文明有了可以薪火相传的族群基础。”说明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之一是:华夏族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奠定了族群基础;材料二中的“都有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提供了联结纽带.”说明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之二是:浓厚的人文教化传统提供了联结纽带;材料二中的“华夏文化讲求,‘穷则思变’,作为其核心的儒学以及文化制度都在不断改造、革新,这又为中华文明适应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内动力”说明推动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因素之三是:华夏文化不断革新,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古代埃及是古代世界中,宗教意识最强烈、最浓厚的文明国家”可见古埃及文明是宗教,”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代文明,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基本特征“可见中华文明是世俗化的特征。
【点睛】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古埃及文明、中国文明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26.(1)古代埃及。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
(2)劳动人民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迷信与科学:考古中的较量”;“科学精神战胜死亡恐惧”等。
【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的图片描述的是埃及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墓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2)根据材料二“(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为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埃及人民在法老的压迫下,生活非常痛苦,处境悲惨,很多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3)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所以金字塔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依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不是迷信事物,是科学建造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用科学现象来解释金字塔以前不能解释的奇怪现象,我会拟定迷信与科学的标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