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九年级通用)
语文写作技巧指导:埋下伏笔
埋下伏笔
埋下伏笔,是记叙文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对下文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所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的一种写作方法。伏笔,一般来说言语不多,有隐含性,貌似闲笔,但是做到前后照应,可以避免读者的突兀疑惑之感,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埋下伏笔,首先要注意做到有伏必有应,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其次要注意埋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要做到读者无法轻易觉察到,犹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还要注意前后照应不宜紧贴,如果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燥。那么,怎样运用伏笔的表现手法呢?请注意以下四点:
1、伏笔语言要简洁,一笔带过。 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的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选自《小桔灯》(冰心)
2、伏笔设计要巧妙,不易发现。
例: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 ”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选自《小桔灯》冰心
3、伏笔前后要照应,有伏必应。
例: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选自《小桔灯》冰心
4、伏笔铺垫兼有之,相辅相成。
例: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选自《小桔灯》冰心
佳作欣赏
油 纸 伞
北方的夏天,疾风骤雨,常常不期而至。放学的时间,恰恰赶上下雨。天色瞬间暗下来,豆大的雨点儿,打在玻璃窗上,拖出一道道水痕。隔窗而望,雨幕里出现了颜色不一的伞。
借着校门前的灯光,我模糊地看到门口已经挤满了人,各式各样的雨伞,随着人群的攒动,形成了一条鲜艳的伞河。我望着停留在玻璃上的水珠发呆:盼望着,盼望着,盼望那把油纸伞的出现……
第一次看到那把油纸伞,是和母亲在商店中,我刚上三年级。在琳琅满目的伞中,我发现了柜台最高处那把撑开的油纸伞,古朴典雅,别有意味:它没有其它伞上的艳丽花纹,好似工笔画那样,不用勾勒,直接用色彩染出物象的形态和神韵。伞面是浅蓝色的,用淡红色的染料两三描绘,一条条活泼的红鲤便跃然伞上,还印着一朵淡粉色的莲。于是,我选择了它,“就买它了!”母亲欣然同意。
那时候,每次赶上放学下雨,那把油纸伞,几乎成了我寻找妈妈的标记。在那蒙蒙摇曳的雨帘中,在那无数晃动的花伞中,我能快速地看到那把油纸伞,因为母亲把伞举得高高的,生怕我看不见她。回家的路上,母亲举着伞,我则拉着母亲,快速地向前跑着。母亲往后拽着我,笑着说:“慢点,小心踩到水坑。”话毕,母亲却一脚踩进了水坑里。水花跃起,溅湿了裤腿,母亲笑了,我也笑了。
回过神来,雨又大了几分,好似繁密的鼓点,敲打着我焦急的心。透过路灯的浅绛,我终于看到了那把油纸伞,看到了姗姗来迟的母亲。我冲向母亲身边,从她的手中接过油纸伞,举在我们两个人的中间,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比母亲高了许多。我将举着油纸伞的手臂放在胸前,伞也能将母亲瘦小的身躯覆盖下。母亲抬起头看着我,我却只顾看着前方的路,对母亲说:“注意脚下,小心踩到水坑。”刚说完,我却因为提醒母亲而忽略路面,一脚扎进了水里,水花四溅,好似一朵灼热新生的青莲,在水中绽放,我笑了,母亲也笑了。
那把油纸伞,承载着我成长的痕迹。过去,母亲撑着它,为我遮风挡雨;现在,我从母亲的手中,接过了它。无论前程有多少疾风骤雨,有它的陪伴,有它的支撑,我心足矣!
评语:
这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小作者在文章开头,从环境描写入手,用“颜色不一的伞”,为下文埋下伏笔,同时也做好了铺垫。然后,回忆了“和妈妈买油纸伞”、“妈妈打伞接我放学”两个场景,生动地展现了雨中的母爱。接下来,小作者又记叙了妈妈在雨中打伞来接我放学的场面,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真情实感自然流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感人至深。结尾点明中心,含意深远。行文以“油纸伞”为线索,结构严谨,详略得当,感情真实,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