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素质测试
语文试题卷
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4分)
1.默写(10分)
(1)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1分)
(2)山不在高,
(刘禹锡《陋室铭》)(1分)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
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一句凸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
如磅礴,用“
”一句表现出百姓对太守的爱戴。
(6)制作“立德修身”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
建议选用《诫子书》中的“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8分)
野外漫步,仰望迷离的天空,闻着花草的清香,倾听流水缓缓歌唱。暖风拂拂,迎面吹
来,有“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的感觉。忽然,心中泛起难堪的怀恋之情。刚想捕
捉,xu即消泯。我的灵魂不能不仰慕那遥远的天国,自然界的春天宛若慈母,人同自然
融合一体。投身在自然的怀抱里,便会产生一种近乎撒娇的悲哀。春天的悲哀,不是有什么
伤心事,是在永恒面前的撒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融()合一体xun()即消泯
(2)文中引号里的句子如果换用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应该是
。(1分)
(3)“消泯”的意思是
。(1分)
(4)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否定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不能改变句子意思。(2分)
投身在自然的怀抱里,便会产生一种近乎撒娇的悲哀。
(5)这段文字运用
修辞手法,描景绘情,写出了独特心理感受。(2分)
3.综合实践运用(6分)
某班利用暑假到图书馆阅读实践,
下面是图书馆平面图,结合平面图回答问题。
出
专书籍风
999
杂志爬
小说类>
着
警
非小说类
比他进音
露
非说类>
洗手问
说类
光盘和
出回
460
上网服务
4小说类>
名智
问询处
火说类>
意见朝
流通处
器说类
还书处
新5区
入口
出口
儿童读
口鸭
语文试题第1页共4页
(1)要求你阅读一本英语文学作品,在
最可能找到这样的书籍。如果想阅读
近期的《读者》,应该在
阅读。(2分)
(2)新书区在哪里?请解释放在这里的原因。(2分)
(3)小夏同学翻阅介绍古代建筑的书籍时,看到甲、乙、丙、丁四副对联,如果依据对联
的内容与处所的功能对应,甲、乙、丙、丁四联依序对应的处所应该是()(2分)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馔义即养生
丙、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丁、琴瑟春常在
芝兰德自馨
A.寝室书房:厨房戏台
B.寝室厨房书房,戏台
C.戏台厨房:书房寝室
D.戏台书房厨房:寝室
二、阅读(38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1分)
当艺术家启动艺术宗教情怀的“善”意时,最为普遍、最为集中、最为强烈地表现在艺
术创作活动中的即:其内心犹如神明照耀一般狂热虔减地追求着真、善、美的存在。他们为
此而追求的“善”意所驱像是圣教徒,为此而献身可以似苦行僧。古往今来,艺术家在这方
面留下了①的轶事佳话:“莎氏笔下的英雄,每个都是个小型的基督。”福楼拜的
寓所临河之窗那不熄的夜明灯,被(②的夜航者当了航标灯;果戈理临终前将改了很
久的《死魂灵》第二稿③
一,不愿意将自己不满意之作示之后人;托尔斯泰的巨
著《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闻一多的“戴着
镣铐跳舞”…为达到艺术至真、至善、至美的艺术境界,有的艺术家甚至到了自虐的地步,
有的甚至于有了自伤的结果。卡夫卡有一题为《饥饿艺术家》的小说,写一艺术家心想把艺
术提高到“绝顶”,甘愿以生命来殉其信念和事业一不找到适合他胃口的食物,即他所满
意的艺术方法他宁愿饿死。巴尔扎克有曾被马克思称之为“小小的杰作”的小说,叫《玄妙
的杰作》,小说中的一位画家怀着狂热的信念,探索一种传达出人物的生命运动和思想感情
的艺术形式。他终于找到了创造出无比的杰作的方法。但仍不甘心,一心想把它推到极端,
花去十年心血,结果它毁灭了本来成功的艺术,最后也毁灭了自己。当然我们也不必完全认
为这些只是作者的“夫子之道”,但他却包含了艺术家自己多少甘苦的体验。而正是由于有
这种体验,托马斯·曼才在一篇以席勒创作时陷入困境和眩惑为内容而写的一《沉重的时
刻》,将他写得那么深刻动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使艺术家的生命力焕发,精神之火烧旺,
即便是在人生悲衰的时刻,也会带来温暖和慰藉。对很多艺术家来说,“艺术原是天国中的
一种召唤”,并不是我们用是一句什么唯心主义的“心灵表现说”“艺术至上”“艺术个人
主义”“唯美主义”的简单幼稚的唯物判断就能否定其虔诚如宗教一般的艺术审美逻辑的。
4.从下面的几个成语里选取填空,依次进入文中横线的成语是:(3分)
①
②
③
屡见不鲜数不胜数
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付之一炬藏之名山
5.这个文段的论点是
。(2分)使用的论证
方法有
。(3分)
6.文章在论证观点时,连续使用了福楼拜、果戈理、托尔斯泰、贾岛、闻一多的材料,
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二)(17分)
亲爱的小孩(节选)
柏祥伟
寒假开学以后,小荞去县城的一所私立学校去读书了。
微公益协会的孙会长开车来接小乔去县城的那天,全村人到街上去送小乔,村里的婶子
大娘给小乔套了新棉被,买了新书包,还给小荞的背包里塞满了花生、核桃、苹园。小荞提
着这些东西,觉得心里也沉甸甸的。
语文试题第2页共4页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级高一新生入学素质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3分)
1.默写(10分)
(1)衣冠简朴古风存
(2)有仙则名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共10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
2.
(1)r6ng旋
(2)耳目一新
(3)消失、消灭
(4)投身在自然的怀抱里,不能不产生一种近乎撒娇的悲哀。
(5)拟人、比喻
【共8分,(1)2分,(2)1分,(3)1分,(4)2分,(5)2分。】
3.综合实践运用(6分)
(1)在其他语言区。(1分)杂志架(答“图书馆东北角”“到问询处询问”亦可赋1分。)
(2)在近入口处。(1分)(其他表述能说明位置亦可。)
读者一进入图书馆就可以看到新书区。新书区与其他书籍分开,读者容易找到。/新书放在
显眼处,不要在书架里寻找。前往小说区途中,你会经过新书区。(1分,言之有理,与前
面位置相关联即可)
(3)C(2分)
二、阅读(38分)
(一)(9分)
4.①数不胜数②习以为常③付之一炬
5.论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狂热度诚地追求着真、善、美的存在。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引证法、因果分析论证、比喻说理(任意列举三个即可,
每个1分)
6.使用了铺排论据的方式,(1分)增强了文章说理的气势,(1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
感染力。(1分)
(二)(17分)
7.这句话是对人物行动的描写,通过“点点头”表现了小荞听从村书记与文书的话,要
给好好读书为村里人争光的心理,(1分)而“弯”“鞠躬”则表达了小荞从内心深处对于村
里人的感激的心情。(1分)把心理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生动形象。(1分)
8.①在生活中给予关爱,比如上学的费用全免,为她联系爱心妈妈。
语文答案第1页共2页
②在精神是给予关照与引领,比如他告诉小荞她来上学好多人都帮忙,但是却不告诉小
荞这些人的名字,告诉小荞许多人都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都有一颗爱别人的心。
(每点1分,答全3分)
9.表面是说楼梯的台阶,小荞与孙会长一起走向向上台阶上楼,(1分)其实这里是指
人生有许多台阶,无论是怎么困难,都要永远向前向上走去。(1分)这里语意双关,含
意丰富。(1分)
10.(1)人物对话便于表现人物性格与心理。(2)人物对话集中了事件与场景,使情节
集中。(3)人物对话凸现主题,众人的关爱、小荞的感激,孩子健康成长的主题通过对话
表现出来。(4)人物对话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读来真实亲切。(一点1分)
11.①小荞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不痛苦不绝望,还能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值得我们学
习。②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有许多爱心人在关爱着弱势群体,这样的社会环境让我们觉得温
暖与欣慰。(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赋分。)
(三)
12.A(2分)
13.B(2分)
14.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空2分,共4分)
15.①多次:②等到。
16.王勃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颜师古所注的《汉书》来阅读可见他有奇才;王
勃写文章能一气呵成,可见其有奇才。
三、写作
17.文风端正、文脉流畅
语文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