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八):几种重要的盐(1)【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八):几种重要的盐(1)【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2 08:1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盐
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之一。
1.碳酸钠:(1)俗名:纯碱、苏打。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3)化学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②与水:
③与酸:
④与碱:
(4)用途:食品,造纸工业中的发泡剂、洗涤剂。
2.碳酸钙:(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物质,难溶于水。
(2)存在: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鸡蛋壳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3)化学性质:与酸:
(4)高温分解:
(5)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
3.氯化钠( NaCl )
(1)俗名:食盐。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解度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3)化学性质: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NaCl+AgNO3=AgCl↓+NaNO3)。
(4)用途:重要的调味品,用来腌渍蔬菜;可用来制取烧碱、金属钠、氯气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作用;农业上用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
二、盐的分类(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
(1)按照具有的相同离子分类
①阳离子相同,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硫酸钠(Na2SO4)和硝酸钠(NaNO3)等称为钠盐。
②阴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钙(CaCO3)和碳酸钡(BaCO3)等称为碳酸盐。
(2)按照盐的溶解性分类
①可溶性盐,如碳酸钠( Na2CO3)、硫酸钾(K2SO4)硝酸银( AgNO3)和氯化铵( NH4Cl)等。
②不溶性盐,如硫酸钡( BaSO4)、氯化银( AgCl )、碳酸钙( CaCO3)等。
③还有些盐是微溶于水的,如CaSO4、Ag2SO4、MgCO3等。
规律总结2: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
钾钠铵硝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硫酸钡,碳酸盐溶钾钠铵;微溶盐类有三种,硫酸钙银碳酸镁。
三、盐的制取
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盐的制取提纯和鉴别,盐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如可从海水盐湖或盐井中提取食盐。
(2)用化学方法制取,如用Na2CO3和CaCl2制取CaCO3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原理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H2O+CO2↑。
四、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通式表示为AB+CD → AD+CB )。
(2)特点: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但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类型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
酸+碱 至少一种可溶 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①有沉淀生成②有气体生成③有水生成
碱+盐 二者都可溶
盐+盐 二者都可溶
盐+酸 酸必须可溶
(4)复分解反应实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和水。
例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不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碳酸钠 纯碱 Na2CO3
B.氢氧化钙 石灰石 Ca(OH)2
C.氧化钙 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烧碱 NaOH
例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
A.②⑤④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⑤②④③① D.②④⑤①③
例3、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气泡生成 B.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有沉淀生成
C.从a点到c点,溶液中NaCl的质量逐渐增大 D.从b点到c点,溶液的pH逐渐增大
例4、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2。
③利用m2与m1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其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_____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下列情况会使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逸出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都不溶于水的一组是( )
A. CaCO3 BaCO3 BaSO4 B. AgCl KNO3 BaCl2
C. CuSO4 AgNO3 Mg(OH)2 D. Na2CO3 NaCl NH4NO3
2.在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NO3)2 D.HCl
3.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
A.一定含有SO42- 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含有CO32- D.一定含有Ag+或SO42-
4.多数花卉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某盆花长势不佳,经测定盆中土壤的pH为7.6,在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这说明该硫酸亚铁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5.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渐加入相应的乙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示的是( )
A.①④ B.③⑤ C.②⑤ D.③④
6.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B. PF有沉淀生成
C. G点溶液的pH=7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
7.某同学为了制作“叶脉书签”,用A、B两种固体(一种是盐,另一种是碱)配制了浸泡树叶的混合溶液,A、B的溶液以及它们的混合溶液存在如图关系:
(1)A的俗称是________。
(2)反应①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8.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 (答出一点即可)。
(2).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1.如图围棋棋盘上有五枚棋子,代表铁、稀盐酸、氢氧化坝、碳酸钙、硝酸银五种物质相邻棋子间的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反应,已知与戊的反应中:甲-戊的反应类型不同于其它几个反应:丙-戊反应能产生一种气体。且该气体还能与丁反应生成沉淀。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 铁 硝酸银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B 硝酸银 铁 稀盐酸 氢氧化钡 碳酸钙
C 硝酸银 铁 碳酸钙 氢氧化钡 稀盐酸
D 铁 氢氧化钡 碳酸钙 硝酸银 稀盐酸
2.下表是某活动设计的4个实验方案,其中方案一、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证明醋酸溶液呈酸性 检验氯离子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检验长期露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方案一 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先加硝酸银溶液﹐再滴加稀硝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加足量稀盐酸
方案二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 先加稀盐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澄清石灰水
3.向一定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且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
B. a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
C. b点比c点所处状态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
D. ab线段上任意一点对应溶液的pH=7
4.下列实验设计及操作,其现象足以说明结论的是操作现象结论(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某未知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BaCl2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稀硝酸 出现白色沉淀,加酸沉淀不消失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始终未浑浊 该石灰水一定变质
C 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 红色褪去 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反应
D 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 试管内液面上升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
5.从①HCl、②NaOH、③NaCl、④Na2CO3、⑤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两种混合。
(1).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用序号填写,下同)
(2).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反应的组合是 。
(3).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滴入稀硫酸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H2SO4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组合为 。
6.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探究: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①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②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 (4)[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________。
7.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
(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________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
(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5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人足量的CaCl2溶液,得到沉淀;
③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
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O3+CaCl2=2KCl+CaCO3↓ )
答案及解析
例1、B
例2、【答案】A
【解析】根据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分别能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及氢氧化钠、碳酸钠可用盐酸除,氯化钡用碳酸钠除分析。
【解答】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用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分别除去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加入试剂均过量,加入的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可用盐酸除去,而氯化钡只能用碳酸钠除,所以氯化钡溶液要加在碳酸钠溶液前,将杂质转化为沉淀后先过滤,再向滤液中加盐酸,即可除去所有杂质;
例3、【答案】D
【解析】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这段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增大量为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差;然后,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这段时间内溶液质量的增大量为加入碳酸钠的质量与沉淀的质量之差;当二者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的增大量等于加入碳酸钠的质量,据此分钟判断。
A.ab段应该为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c管应该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从a到c,一直有氯化钠不断生成,因此它的质量不断增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从b到c点,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于氯化钠呈中性,因此溶液的pH值保持不变,故D错误符合题意。
例4、【答案】 (1)海螵蛸中碳酸钙能与胃中盐酸反应(2)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3)C,D
【解析】(1)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分析;
(2)根据压强差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不能全部排出或吸收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解答】(1) 海螵蛸中碳酸钙能与胃中盐酸反应,所以海螵蛸有治疗胃酸过多的作用;
(2)图示装置需用压强差的原理检查装置气密性,即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3) 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以保护碳酸钙完全反应,使结果准确,A错误; 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会使结果偏大,B错误; 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会使结果偏小,C正确; 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逸出会使结果偏小,D正确;
故答案为:(1) 海螵蛸中碳酸钙能与胃中盐酸反应 ;(2) 分液漏斗内液面不再下降;(3)CD。
1.【答案】 A
【解析】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分析判断。
【解答】A.碳酸钙、碳酸钡和硫酸钡都不溶于水,故A符合题意;
B.氯化银不溶于水,而硝酸钾和氯化钡溶于水,故B不合题意;
C.硫酸铜和硝酸银都溶于水,而氢氧化镁不溶于水,故C不合题意;
D.碳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铵都溶于水,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溶液pH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仍得到的是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溶液pH不会改变,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钙与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钙,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pH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盐酸,二者发生中和反应,溶液pH会减小,不符合题意;
3.【答案】A
【解析】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说明不含银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4.【答案】B
【解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花卉适宜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 pH为7.6的土壤,加入硫酸亚铁溶液浇灌后长势良好,说明硫酸亚铁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5.【答案】B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反应开始并没有马上产生沉淀或气体,而是过了一段时间后才生成的,据此分析判断。
①硝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而只与稀硫酸反应,因此反应开始时就会产生沉淀,故①错误;
②稀硫酸与铜不反应,只与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因此反应开始就会生成氢气,故②错误;
③稀盐酸先与铁锈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开始时没有气体生成;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故③正确;
④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HCl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者同时反应,沉淀立即产生,故④错误;
⑤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此时没有气体生成;然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⑤正确。 那么能用曲线表示的是③⑤。
6.【答案】 C
【解析】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OE段为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A正确不合题意;
B.PF段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故B正确不合题意;
C.G点时加入的碳酸钠过量,此时溶液成碱性,pH>7,故C错误符合题意;
D. 反应过程有气体和沉淀生成,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2)有气泡产生
(3)Na2CO3 + Ca(OH) 2 = CaCO3↓+ 2NaOH
【解析】根据混合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说明A和B都含钠元素,再结合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由流程图可知,A和B为钠的碱和盐,A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则A溶液为氢氧化钠,俗称 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B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则B为碳酸钠;
(2)反应①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可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3)反应③为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 Na2CO3 + Ca(OH) 2 = CaCO3↓+ 2NaOH 。
8.【答案】 (1)盐酸具有挥发性(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2)70%
【解析】盐的性质及用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酸具有挥发性。
【解答】(1)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二氧化碳逸出时带走部分水蒸气或盐酸具有挥发性。
(2) 解:设 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 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
84 44
X 1.1g
x=2.1g
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1.【答案】A
【解析】戊与其它四种物质都能反应,那么这种物质应该是稀盐酸;丙与戊反应生成一种气体,那么丙应该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能够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因此丁为氢氧化钡,故B、D错误;
铁和稀盐酸的反应为置换反应,而稀盐酸与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故甲为铁,乙为硝酸银。
故A正确、C错误。
2.【答案】D
【解析】A、酚酞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呈无色,不能用酚酞判断醋酸的酸性,不符合题意;
B、先加稀盐酸,会向溶液中引入氯离子,无法判断原溶液是的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C、加硝酸钡溶液可以除去原杂质硫酸钠,但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泡,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会产生沉淀,符合题意;
3.【答案】 D
【解析】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肯定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
B.a点时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而氯化钙还没有开始反应,此时的溶质为反应产物氯化钠和未反应的氯化钙,故B错误;
C.b点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大,即所有的反应已经结束,c点时碳酸钠溶液过量。二者氯化钠的质量相等,但是溶液质量增大了,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b点大于c点,故C错误;
D.ab段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反应产物氯化钠也呈中性,因此ab段任意一点的溶液pH=7,故D正确。
故选D。
4.【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盐的性质及用途、涉及到知识比较多,根据化学物质性质具体分析。
【解答】A、若溶液中有银离子,则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也不溶于酸,所以该现象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SO42- ,故选项错误。
B、将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始终未浑浊不能说明该石灰水一定变质,也可能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的,故选项错误。
C、向滴有酚酞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水槽中,试管内液面上升,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造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答案】 (1)①④、④⑤(2)①②、①⑤(3)②④
【解析】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无明显现象,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沉淀分析。
【解答】(1)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
(2)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质量都不变;
(3)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然后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符合图像中的变化;
故答案为:(1) ①④、④⑤ ;(2) ①②、①⑤ ;(3) ②④ 。
6.【答案】(1)过滤
(2)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CaCO3+2HAc =Ca(Ac)2+H2O+CO2↑
(4)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解析】(1)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2)只有加入氯化钙过量,其中的可溶性的草酸盐和碳酸盐才会完全反应,变成不溶于水的物质沉淀出来。
(3)确定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结论即可。
【解答】(1)经过操作①后得到溶液A和残渣,因此操作①为过滤。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草酸根和碳酸根完全沉淀出来
(3)气体D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D为二氧化碳,则步骤③中和,碳酸钙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Ac =Ca(Ac)2+H2O+CO2↑ ;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7.【答案】(1)钾肥
(2)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3)解:设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K2CO3+CaCl2=2KCl+ CaCO3↓
138 100
x 5克
解得:x=6.9克
K2CO3%= ×100%=13.8%
答: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3.8%。
【解析】(1)根据含有钾元素的化合物可作钾肥分析;
(2)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钾的质量分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浙教版科学九年级“冲刺重高”讲义(八)
几种重要的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