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综合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2 14:28: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综合训练题
选择题
1.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活动,没有很长时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工作,就很快把重点转到发动武装起义上来,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带来弱点:缺少一场有足够力度的思想文化运动作为先导。以上内容属于新文化运动的 ( )
A.背景 B.内容
C.实质 D.意义
2.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3.“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息了,我坐在椅上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导致下图中我国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思想文化运动的促进 B.政治制度变革的推动
C.十月革命爆发的影响 D.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
5. “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一种令人鼓舞的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这使他们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紧密结合在一起。”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是 ( )
A.三民主义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爱国主义
6.无产阶级在“这里”首先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开始踏上革命征程。“这里”指的是我国的( )
A. 重庆市 B. 北京市 C. 天津市 D. 上海市
7.20世纪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这就是历史上的( )
A. 新文化运动 B. 戊戌维新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D. “大跃进”时期
8.“有北京大学等十三校,学生三千余名,手持白旗,陆续到天安门前齐聚,议定列队游行。先至东交民巷西口,经使馆巡捕拦阻,遂至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持砖乱掷,执木殴人,兵警拦阻,均置不理……经当场拿获滋事学生多名送交法庭讯办……”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西安事变
9.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1.《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2.以“民主”“科学”为口号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这场运动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陈独秀、蔡元培 B.李大钊、康有为
C.鲁迅、魏源 D.胡适、梁启超
13.“‘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材料最有可能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4.一百多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5.“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滋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材料中的“学生运动”指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二、综合探究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闻前次四国会议时,本已决定德人在远东所得权利,交由五国商量处置……再由五国交还我国而已,不知因何一变其形势也。更闻日本力争之理由无他……此皆我国民所不能承认者也。国亡无日,愿合我四万万众誓死图之。
——摘自林长民《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中华
民国八年五月二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外交警报发出的缘由,并简述随后“我四万万众”是如何合力“誓死图之”的。
材料二 上海以商兴市、以商促工,新兴工人阶级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4强,方便决定走俄式革命道路的陈独秀去接近工运。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理论准备方面,上海与北京一南一北构成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两大重镇。上海在国际上的特殊地位,也吸引苏俄与共产国际在此“布局”。在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等人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于1920年6月在上海成立,积极联络指导各地早期党组织的建立。
——党史专家吴海勇
(2)阅读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共诞生后,我国革命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综上所述,谈谈你的感想。
17.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1)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请问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指是什么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图(1)、图(2)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2)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的重要人物是“南陈北李”。请问“南陈北李”指的是谁? 他们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什么关系?
(3)“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1919年某学生团体发出的传单
材料二 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园、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脚步合着脚步,臂膀扣着臂膀,我们的队伍是广大强壮,全世界被压迫兄弟的斗争,是朝着一个方向。千万人的声音高呼着反抗,千万人的歌声为革命斗争而歌唱。我们要建设大众的国防,大家起来武装,打倒汉奸走狗,枪口朝外响!
——1936年初《救亡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外交大失败了”具体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救亡进行曲》这首歌诞生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传单和救亡歌曲发出了怎样的相同号召。
答案
1-5ACCAD 6-10DACDD 11-15CADCD
16、(1)缘由: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列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举措:爱国学生掀起了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的镇压,各界人士纷纷支援,从而发展成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各族各界群众广泛参加的全国性的爱国革命运动,最终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2)原因:上海近代工业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共产国际的支持以及共产党早期组织的诞生。新变化:革命领导力量变成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变成马克思主义,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一定要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7、(1)开天辟地”的大事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1921年7月;图(1)、图(2)的地点分别在上海、嘉兴南湖;
(2)“南陈北李”指的是陈独秀、李大钊;他们与“开天辟地”的大事有什么关系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18、(1)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委任”给日本。
(2)日本侵华,民族矛盾激化。
(3)国民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