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美术二年级上册 17.节日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美术二年级上册 17.节日里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9-02 10:0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节日里》造型·表现(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节日,初步认识在绘画创作中夸张的手法和色彩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氛围。
通过观察、探究、模仿描述等过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一幅有节日气氛的画作。
感受中国的民俗风情,体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差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采用与用夸张的手法和热烈的色彩,来解决表现节日的人物及场景。
教学难点:采用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表现力的精彩瞬间,和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人物动态更加生动,来解决难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在教室里粘贴年画,或挂一些与节日有关的饰品。
【教师】:播放欢乐的节日乐曲《春节序曲》
【教师】:问:同学们,刚才你们走进教室时感受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欢快的音乐让学生体验节日的喜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答:走进美术教师通过各种感官尽情感受这节日的欢乐氛围。
2.引出课题:出示课题《节日里》
【教师】问:感受春节的快乐
【学生】答:浓浓的节日气息,像是在过年……快乐,兴奋……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感知能力。
(二)、讲授新课:
1.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有丰富的节日,人们以各种活动来庆祝节日。
【教师】:问:教师:考察一下你们,你能猜出下面的图片表现的是那个节日嘛?
【学生】答:-学生: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六一节……
2. 【教师】:1)介绍在节日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节日里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我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
3)节日会使你联想到什么情景?
4)你认为用什么颜色最能表现当时的气氛?
【学生】:讨论……
3. 教师展示范画作品 :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图片或视频对学生介绍的内容加以补充。
(出示范画)
4. 教师示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探究精神
5. 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
(三)学生实践
1.作业内容及要求
内容: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完成本组节日主题的介绍。
要求:1)体现节日的气氛
2)要有人物和故事情节
3)色彩漂亮鲜艳。
2.学生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
(1)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作业要求进行大胆创作。
(2)教师可以辅助指导一起完成。
(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点)
1 .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2. 个别辅导。
(五)作业展示
1. 展示方式: 小组为单位。
2. 介绍本组的节日文化,教师做适当引导。
(六)评价
1. 学生根据小组作业要求进行组内自评。
2.各组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全班集体评价。
3. 教师参与评价。
(七)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节日里》造型·表现(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节日,初步认识在绘画创作中夸张的手法和色彩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氛围。
2.通过观察、探究、模仿描述等过程,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一幅有节日气氛的画作
3.感受中国的民俗风情,体会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差异,,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与用夸张的手法和热烈的色彩表现节日的人物及场景。
教学难点::抓住节日活动中最具表现力的精彩瞬间,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是人物动态更加生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这些带给我们无限欢乐的节日,怎样用画面表现呢?我们来看看教材里的作品吧。
【学生】:答:具体说明节日欢乐的体现。
2.新授
【教师】问:
【学生】答:快乐、喜庆。
【教师】:问:说一说画面张描绘的是什么?
【学生】答:一位爷爷和一个小朋友再吹唢呐。
【教师】:问:画面中的人物和生活中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学生】:作者采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
【教师】问:这幅画运用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的运用在画面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学生】:运用了红色、黄色、橙色、蓝色……这些色彩的运用带给我们热烈、喜气洋洋、欢快的感受。
【教师】:问:画面的背景是怎样表现的?这样表现有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学生】:画面背景表现的我是美丽的烟花,这样表现让人感觉喜气洋洋。
3. 教师展示范画作品 :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教材中同龄学生的美术作品。
4. 教师示范:
5. 欣赏学生作品: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教材中同龄学生的美术作品。
【教师】:针对每幅作品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探究。
一组:《快乐滑板》,思考运用什么方法表现众多的人物,这幅画是怎样突出主体的?
二组:《踩高跷》,思考怎样表现夸张的人物动态?这幅画主体和背景的关系是怎样处理的?
三组:《舞狮子》,思考这幅画运用了哪些颜色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四组:《彩装游行》,思考画面中是怎样突出主体的。小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使画面构图饱满,场面热烈?
五组:《扭秧歌》,思考小作者是怎样组织线条表现生动的人物形象的。模仿画面中的人物动态。
(设计意图:有目的的观察才能更好的把握对象的视觉艺术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创作过程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方法。)
(三)学生实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师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几点)
(五)作业展示
1. 展示方式: 集体展示。
2. 个人特点突出展示。
(六)评价:
1. 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自评。
2.学生之间根据作业要求和各自的理解看法进行互评。
3. 教师评价。
(七)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