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01
1.清末新政
01
目的
清王朝在义和团战争中几乎垮台。为了继续取得帝国主义的扶植,安抚统治阶级内部各派系和资产阶级上层人物并欺骗人民,慈禧太后发出了改革的诏令。
02
内容
新政改革涉及官制、军队、学制等方方面面,甚至在后期还提出了“预备立宪”
03
积极
“新政” 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还是一定的成效的,比如废除了科举制,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新的思想在战国的传播,预备立宪运动客观上也促进了政宪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04
消极
从朝廷到地方体现封建专制的整套统治机构,丝毫没有触动,许多东西都是“新瓶装旧酒”,使人们对清政府推行“新政”的诚意产生了怀疑,政治制度改革的呼声于是日益强烈。
2.孙中山与兴中会
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先后在美、英等西方国家为殖民地开设的学校里读书。孙中山在学生时代便非常关心国家大事。1884年中法战争后,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产生了反清思想。
1894年,孙中山自称为“窥清廷之虚实”,北上京津,曾上书李鸿章,同年秋冬间,孙中山由上海赴檀香山,联合华侨人士20余人,组成兴中会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3.同盟会
目的
时间
纲领
意义
机关报
加强革命力量,把各种分散的革命组织给团结起来,孙中山为此做了许多工作。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
《民报》
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以同盟会成立为标志,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3.同盟会
3.同盟会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推翻清王朝,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号召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4.反清起义
萍浏醴起义
1907年,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清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
1907年,由秋瑾和徐锡麟发动
安庆起义
1909年,广州新军在城郊发动起义
黄花岗起义
1911年,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给予清政府沉重的打击。
5.预备立宪
目的: “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开始:政府于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谕旨指出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但“目前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不能立即实行宪政,应先从改革官制入手,逐步厘订法律、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顿武备、普设巡警,作为实行宪政的“预备”。
五大臣出洋
5.预备立宪
国会请愿运动:1908-1910年,资产阶级立宪派的推动下,立宪派出现了三次上书清廷要求开国会和设议院的运动。
皇族内阁:在国会请愿运动的一再要求下,清廷决定先立内阁,1911年清廷推出了新的内阁名单,共13人,满族占9人故称“亲贵内阁”。
结果:皇族内阁的出台给立宪派当头棒喝,其倒行逆施之举,激化了社会矛盾,把更多人推向了反清阵营。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03
1.保路运动
“皇族内阁”成立后,便以“上谕”形式宣布“干线均归国有定为政策”,接着和四国银行团订立了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背景
过程
清政府“劫收”商办铁路公司,也和各省人民以及地方绅商、立宪派的经济利益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以四川尤为激烈,川汉铁路股东在成都组织了保路同志会,各府州县纷纷响应,成立保路分会。
赵尔丰在镇压保路运动时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造成 “成都血案”。广大人民忍无可忍,迅速掀起了全川的武装暴动。清廷命令端方自湖北带兵前往镇压。部分鄂军西调不久,湖北方面便响起了武昌起义的枪声。
结果
清廷出卖铁路主权
各省掀起保路运动
加速了革命步伐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起义军一夜之间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首义的胜利。11日晚和12日晨,驻汉阳、汉口的新军先后起义武汉三镇完全为革命党人所控制。
黎元洪并不愿意顺从革命,又不敢公然反对,他是被革命党人用手枪逼上都督席位的。
10月29日,山西宣布独立;
10月30日,云南宣布独立;
10月31日,江西宣布独立;
11月4日,贵州宣布独立;
11月5日,安徽宣布独立;
11月6日,广西宣布独立;
………………………………
两个月内,14各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革命浪潮席卷全国
3.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上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3.南北议和
袁世凯应用手中所掌握的兵权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与南方革命政府展开谈判,企图窃取革命果实。
11月26日,经过英国公使朱尔典和袁世凯密谋后,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停战议和的建议。武昌方面欣然接受。
在南北议和过程中,革命派不仅遭到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压迫,而且还受到卷入革命内部的立宪派施加的巨大压力。
在各方的压力下,革命派向袁世凯妥协了,黄兴致电伍廷芳说:“议和愈出愈奇,殊为可笑。第一条仍保存下大清皇帝名称及世世相承字样,可谓无耻已极。”
4.清帝退位
1912年2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竟正式通过了《优待条例》。2月12日,清帝宣布接受优待条件,正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明国临时约法》
三权分立
参议院
立法
大总统
行政
法院
司法
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04
1.经过
1900年6月初,西摩尔带领第一批联军
从天津出发
6月中旬攻下大沽,向天津进犯
6月21日,慈禧太后对各国宣战;7月
天津陷落
8月中旬,北京暹罗,帝后出逃并发布围
剿义和团的命令
1.经过
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
义和团和清军沿途拆除铁轨,在落垡、廊坊等地不断进行拦截,杀伤敌军多人。
18日,西摩率部撤至杨村车站。当晚又被聂士成的武卫前军和当地团民围攻,死伤近40人。
25日,2000多名俄、英侵略军把西摩这批残兵败将接回天津租界。在这场阻击战里,中国军民打死侵略军62人,打伤228人,粉碎了西摩联军进犯北京的计划。
西摩尔
1.经过
瓦德西还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
日军从户部抢去300万两银子后,立即烧房毁灭罪证。
法国主教樊国樑从户部尚书立山家里一次就抢走价值100万两银子的财物。
翰林院所藏著名的《永乐大典》几乎丧失净尽:其他经史子集等珍本图书共损毁46万余册。有人说:经过这次洗劫,中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
2.东南互保
影响
结果
原因
英国既害怕义和团的势力发展到它所控制的长江流域,又担心清军愈来愈倒向义和团。所以想和东南地区的总督达成一项协议,维护英国的利益,这个想法得到了东南地区的总督张之洞、刘坤一等的支持,也得到了其他列强的支持。
列强与东南督抚共同炮制了一个(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
“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并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但也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民族危机的加深
04
1.意义
政治方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方面: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
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使得民族资本主义引来了“短暂的春天”。
思想方面: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使得日后的各种复辟势力都不能得逞。
2.不足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没有真正的站起
来,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