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综合检测卷(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综合检测卷(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1 22: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综合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常温下为紫红色固体的是(  )
A.锌 B.铁 C.铜 D.银
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下列可回收垃圾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玻璃瓶 B.易拉罐 C.塑料袋 D.废纸箱
3.“天问一号”应用了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镁锂合金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C.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D.镁锂合金的硬度比镁大
4.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Mg+CO2 2MgO+C B.CO+CuO CO2+Cu
C.CH4+2O2 CO2+2H2O D.2HClO 2HCl+O2↑
5.下列关于铁的自述中,你认为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不能用我制作的容器盛放酸菜
B.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我(生铁)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C.把我(生铁)抛弃在海边,我会很快变得锈迹斑斑
D.想保护我(铁制品),可在我表面刷一层油漆
6.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都有金属光泽 B.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铁合金
C.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 D.锡丝可作保险丝,是因为锡的熔点高
7.用钛镍合金制成的飞船天线在低温下折叠,进入太空后经太阳光照射可恢复原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钛镍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钛镍合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 D.钛镍合金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8.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含碳量:生铁<钢 B.金属活动性:Hg>Ag
C.含铁量:FeO<Fe2O3 D.耐腐蚀性能:铁>铝
9.按如图进行实验,将盐酸滴到镁条上,观察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气泡产生,试管中最后得到的是无色溶液
B.气球变鼓与生成氢气和反应放热有关
C.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气球体积恢复原状
D.收集到的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0.某化学小组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了如图探究,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生锈
B.②中的蒸馏水要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②③对比说明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D.③中的铁钉丙处锈蚀最严重
11.已知:某二价金属X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金属Y、Z均不能;将Y、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Z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很容易找到单质X
B.X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X(NO3)2
C.Z能将Y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D.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Y>X>Z
12.将一定量铁粉放入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A.Fe2+、Mg2+ B.Fe3+、Mg2+
C.Mg2+ D.Fe2+、Mg2+、Ag+
13.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预热玻璃管,后通入一氧化碳
B.玻璃管里粉末由黑色逐渐变成红棕色
C.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D.参加反应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的质量比为40∶7
14.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中铜粉的碳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B 鉴别CuCl2溶液和AlCl3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
C 除去ZnSO4溶液中的FeSO4 加入过量锌粉,过滤
D 比较镁、铜的金属活动性 将镁片、铜片分别在空气中灼烧
15.如图是以铁为核心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化①②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B.转化③是一个放热过程
C.转化④是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
D.转化⑤⑥一定会有气泡产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金属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铝及其合金常用于高压电缆,主要是利用了铝的密度小和优良的__________。
(2)黄金饰品分为千足金和K金等。K代表含金量,24 K金的含金量理论值是100%。
①18 K金中,金的质量分数约是________。
②24 K金与18 K金相比,熔点较低的是________。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有效避免锈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防止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6Fe+4NaNO2+9NaNO3+26H2O===
12X+13NaOH+13NH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17.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对金属资源进行利用的国家。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除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外,大部分都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北宋张潜在其《浸铜要略序》一书中记载:“山麓有胆泉,土人汲以浸铁,数日辄类朽木,刮取其屑,锻炼成铜”。
①“胆泉”即为硫酸铜溶液,“浸铁”即将铁放入其中,写出此冶炼铜的方法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铁”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1所示,其中“”“”“”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离子,则“”表示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图2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我国古代炼铁图。
①从泥炉中流淌出的“堕子钢”实际上就是现代高炉炼铁的产物________。
②写出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撒石灰石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的目的是比较纯铜和黄铜__________的大小,留下明显划痕的是__________。
(2)图2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锈迹,据此得出铜生锈需要_______。
(3)图3是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步骤①体现了铜具有________性。步骤②验证了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溶液质量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9.等质量的铁粉与过量的稀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如表),分别测定不同时间内产生气体体积的数据,绘制得到图1所示曲线。
序号 盐酸的浓度/% 温度/℃
① 7 30
② 10 50
③ 7 20
④ 10 30
(1)写出铁粉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实验①③,得出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铁与盐酸反应速率越快;要比较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进一步探究】(3)图2中乙为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三种金属片分别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如甲所示)产生氢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产生氢气的体积用装置内压强表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
①实验中还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图乙,你得出的反应物的种类与产生气体的体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4)图3为用压强传感器测得的室温下足量的镁片与20 mL 10%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用装置内压强表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发现实验测得的数值比通过计算得到的理论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电子工业上制造铜电路板,常用FeCl3溶液腐蚀镀铜电路板上的铜箔(Cu),如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处理该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液的流程图:
(1)由步骤Ⅰ所得废液中成分可判断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的两种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步骤 Ⅱ 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 3Fe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Ⅱ加入铁粉后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_。
(4)步骤Ⅲ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Ⅱ、Ⅲ所得FeCl2溶液可与一种单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实现循环使用。推测该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许多电子元件中都使用了黄铜。为测定某黄铜(仅含铜和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称取13 g黄铜粉末于烧杯中,每次加入100 g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 100 100
生成氢气的总质量/g 0.08 0.16 0.16
(1)分析上表,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______次实验。
(2)计算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3)在图中画出生成氢气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A B C D B C D B A C A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
16.(7分)(1)导电性(1分) (2)①75%(1分) ②18 K金(1分)
(3)①致密氧化膜使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隔绝(1分) ②Fe3O4(2分) 
(4)减少环境污染(或节约金属资源等)(1分)
17.(8分)(1)化合物(1分)
(2)①Fe+CuSO4=== FeSO4+Cu(2分) ②Fe2+(1分)
(3)①生铁(1分) ②3CO+Fe2O3 2Fe+3CO2(2分)
③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1分)
18.(10分)(1)硬度(1分) 纯铜片(1分) (2)铜绿(1分) 氧气(1分) 
(3)延展(1分) 
Cu与Fe(NO3)2溶液不反应,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银白色物质(2分)
Cu+2AgNO3=== Cu(NO3)2+2Ag(2分) 减小(1分)
19.(10分)(1)Fe+2HCl=== FeCl2+H2↑(2分)
(2)温度越高(1分) ①④(2分)
(3)①金属片的形状和大小(1分) ②足量的不同金属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同种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相等(2分) 
(4)反应放热,使气体膨胀(1分) 氢气中混入了氯化氢气体(1分)
20.(10分)(1)氯化铜、氯化亚铁(2分) (2)Fe+CuCl2=== FeCl2+Cu(2分) 
(3)过滤(1分) 玻璃棒(或烧杯,或漏斗)(1分) 铁和铜(1分)
(4)除去滤渣中过量的铁,便于回收金属铜(2分) (5)Cl2(1分)
21.(10分)(1)二(2分)
(2)解:设13 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 ZnCl2+H2↑(1分)
65 2
x 0.16 g(1分)
=,x=5.2 g(1分)
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100%=60%(1分)
答: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0%。(与设合并1分)
(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