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28 20:5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经济上工业化
1912年1月28日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政治上民主化
思想文化上科学民主化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那么近代人们的社会生活又有何变化?
思考: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
一、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大清统治者慈禧太后,虽昏聘无知、保守顽固,但却与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辆汽车结下不解之缘。而这开创中国历史上拥有汽车的先河,也又一次暴露清代中国统治者的愚昧和可笑。
  慈禧当年处理朝政之余,喜欢游览,经常乘坐她的豪华大轿和马车去颐和园、西山、八达岭等景区游玩。1901年,官拜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用1万两白银购进一辆第二代奔驰牌小轿车作为慈禧六十大寿的贡礼送给了慈禧太后。此车设计新颖、工艺精湛。慈禧一生享尽了富贵,却从没有见过这种先进的洋玩艺儿,看后心中大喜,高兴地问:“这车跑得这么快,要吃许多草吧?”德国司机说:“它不吃草,烧的 。可是她第一次乘坐汽车去颐和园游览时,汽车驶出紫禁城后,她突然发现,原来的马车夫孙富龄成了现在的汽车司机,他不仅坐着,而且还坐在自己前面,他不但与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还坐在前面,这还了得,有失自己尊严,立即责令他跪着开车。慈禧的话谁敢不从?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手不能代替脚踩油门和刹车,路上险些酿成惊天大祸。无奈,慈禧被人搀扶下车,中途又换上她的十六抬大轿。后来,此车作为皇宫遗物在紫禁城闲置起来。辛亥革命后,又从紫禁城移到颐和园至今。经专家鉴定,这是我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距今已整整100年,成为一辆世界罕见的老爷车,受到世人瞩目。此车目前仍放在颐和园。  
轮船
火车
电车
汽车
飞机
电灯在上海出现时,有人不知电灯发光原理,以为与炭火、柴火无异,伸出长长的烟杆在电灯上点烟。
趣事一二
中国最早的火车只有车厢,没有车头,只好用马或者骡子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行走。
2、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期电报机
1880年贝尔电话





早期的照相机
1、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
二、文化生活的变迁
日本偷袭珍珠港照片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
1931年3月, 电影《歌女红牡丹》在全国上演,引起轰动。 这部拍摄于1930年的影片,描写的是一京剧名伶红牡丹,嫁了一个吃喝嫖赌、肆意挥霍的恶丈夫。但她忍气吞声,逆来顺受,终因染病而倒嗓,名声一落千丈,收入骤减。丈夫遂变本加厉施以虐待,甚至将亲生女儿卖人娼门,以还赌债。红牡丹丈夫卖女后,受良心谴责,最后误失杀人被捕人狱。当女儿由一直追求着红牡丹的富商赎还后,软弱的红牡丹又一次原谅了丈夫。 在影片摄制过程中,作为全片灵魂的胡蝶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失败了,重来, 再失败,再重来。经过6个月的紧张工作, 影片终于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公映,全国轰动,南洋片商纷来,高价购买该片在当地的放映权。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剧照
《渔光曲》这是一个渔民家庭的悲惨故事。故事发生在旧中国东海渔村一个贫苦善良的渔民家里。他叫徐福,被渔霸欺压剥削得一贫如洗。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他的妻子生下了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徐福到海上打鱼,不幸葬身大海。父亲早亡的小猫、小猴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租何家船以捕鱼为生。因军阀混战,生计无法维持。后来,小猴不幸受重伤,在姐姐凄婉的《渔光曲》歌声中死去。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影传入了中国。很快,电影就深入内地,普及开去,各城市相继建起了电影院。这就是北京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之一──西单文明茶园。它是北京第一个允许女子进入的戏园。
2、中国近代报刊、书籍出版业的兴起
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
《民报》
《新青年》、《每周评论》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科学
时间
出版的报纸
宣传的思想
《申报》
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
被日军炸后的商务印书馆
清朝梳辫图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清朝官服
孙中山和中山装
清末妇女
民国妇女
2 易服饰
汉族妇女穿着
满族妇女穿旗袍
男子穿长袍马褂
女子服饰的变化
20年代末期旗袍样式
(彩秀曲襟低领旗袍)
20年代初期旗袍样式
(从文样刺绣上比前代简略,衣身也短些)
20年代中期的样式
长袍
西装
工人服
中山装
缠足女性
3、禁缠足
三寸金莲
”始于五代南唐(公元937-975年)。当时五代李后主喜爱音乐和美色,他令寞娘用帛缠足,使脚纤小弯曲如新月状及弓形,并在六尺高的金制莲花台上跳舞,飘然如仙子凌波,故称“三寸金莲”。以后从宫内到民间皆仿行。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女人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
4、 改称谓 废跪拜
社会习俗的变化
剪发辫
变礼仪
易服饰
废缠足
改称呼
从这些变化体现民国初年的社会出现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
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
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黄鹄”号轮船
淞沪铁路
《定军山》
《歌女红牡丹》
《渔光曲》
《申报》
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