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一课一练”:1.4科学测量(3)--温度的测量【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一课一练”:1.4科学测量(3)--温度的测量【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9-02 15:40: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A.28℃ B.-28℃ C.12℃ D.-12℃
2.南极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右面表格中是三种不同温度计能够测量的温度范围,则科考队应当携带的温度计是( )。
温度计类型 测量范围
水银温度计 约- 39℃~ 357℃
酒精温度计 约- 114℃~ 78℃
煤油温度计 约- 30℃~ 150℃
A. 水银温度计 B. 酒精温度计C. 煤油温度计D. 以上均可
3.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作用是(  )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 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C.节约材料,美观好看 D.对液柱有放大作用,便于读数
4.一支温度计刻有100个均匀的小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80格,则此温度计测量范围是( )。
A.0℃~100℃ B.℃~140℃
C.℃~120℃ D.℃~105℃
5.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4℃;当冰融化后,水温度升高到某一数值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与真实温度相等;让水温再升高10℃,而温度计的示数只升高了9摄氏度。那么,当用此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将是( )
A. 92℃ B. 94℃ C. 96℃ D. 98℃
6.为了使自制温度计的精度提高,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自制温度计的细管做长一些
B.增大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瓶的容积,减小玻璃管内径
C.减小玻璃瓶的容积,将玻璃管做长一些
D.把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粗一些,使玻璃管内能装更多的液体
7.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4℃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4℃
8.小丽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她得到的是-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做了一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做好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是40cm。然后她用此温度计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A点24cm,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A. 20℃ B. 30°C C. 40℃D. 60℃
9.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与实验温度计的区别仅是长度不同
B.体温计内有一细管,温度计没有细管
C.使用体温计前,需要用力甩动,把液体甩到35℃以下,普通温度计不能甩动
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后,可离开身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10.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
①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②取出温度计 ③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④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⑤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③②① C.④③⑤①② D.③④①②⑤
11.一支体温计的示数是37.2℃,某粗心护士忘了甩体温计,先后测甲、乙两个人的体温,他们的真实体温分别是36.5℃,38.8℃,经测量温度计的读数为( )
A.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8.8℃ B. 甲的读数是37.2℃,乙的读数是38.8℃
C. 甲的读数是36.5℃,乙的读数是36.6℃ D. 以上读数都不对
12.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
A.18.4℃ B.20℃ C.26.4℃ D.16.9℃
13.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是37.6℃,用酒精消毒后再依次直接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正常,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37℃,38.4℃ B.37℃,37.6℃
C.37.6℃,38.4℃ D.37.6℃,37.6℃
14.荷兰人华伦海特引入了华氏温度,规定水凝固时的温度为32华氏度,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为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华氏度,今年1月份某市出现了近几年罕见的低温,最低温度接近-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 )
A.14℉ B.16℉ C.18℉ D.20℉
15.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
(1)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将使测出的温度偏________(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____。
16.小宣在探究某个热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 。
t/℃ 55 60 65 70 75 80
T/℃ 48 52 56 60 64 68
17.(1)下面是小强使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
a.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b.用手试一下温水,估计水的温度
c.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d.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温水充分接触几分钟
e.取出温度计
f.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2)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温水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一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3)小强又用温度计分别测一块冰和另一杯水的温度,如图二中甲、乙所示,那么冰的温度和水的温度分别是 。
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利用瓶中气体的 。
(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则A处的温度是 ℃,B处的温度比A处 (填“高”或“低”)。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什么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19.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F= ℉。
20.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设计过这样的一个温度计: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细吸管,通过橡皮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cm 30.2 25.0 19.8 14.6 9.4
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得:
(1)你认为该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来工作的。
(2)当温度升高,管内水柱高度h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得:当温度为27℃时,上表中空格(即水柱的高度)应填 cm.
(4)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你会对该装置做何改进? (写出一点即可)。
21.有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与实际准确温度(t)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计示数各为多少?
(2)若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23℃,则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像信息,写出T与t的数学关系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温度计进行读数时,看清楚量程、分度值。图中的从-10℃到-20℃间隔十个小格,说明分度值为1℃,对应示数即为-12℃。
2.【答案】 B
【解析】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因此要保证测温液体为液态,它才能正常工作。
【解答】因为-88.3℃<-39℃,所以最低温度为-88.3℃时,水银为固态;因为-88.3℃<-30℃,所以最低温度为-88.3℃时,煤油也为固态;因为-88.3℃>-114℃,所以最低温度为-88.3℃时,只有酒精为液态,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解析】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放大镜,可以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便于读数。
4.【答案】B
【解析】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则该温度计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为 2℃
由于该温度计第30格下面有30格,则该温度计最下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
-(2℃×30) =-60℃
第80格上面还有20格,则最上面的刻度对应的温度是 100℃+2℃×20=140℃
所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60℃~140℃。
5.【答案】 B
【解析】温度计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此温度的变化量与液柱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设显示温度为t,实际温度为t',那么真实温度与显示温度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
【解答】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根据公式得到:
;解得:t'=94℃。故选B。
6.【答案】B
【解析】①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玻璃泡中的液体遇热膨胀时,会在玻璃管中上升,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②增大玻璃泡的容积,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会影响灵敏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构造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详解】玻璃泡中的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体积膨胀相同,如果管越细,上升的刻度越多,越灵敏。所以内径要细一些。玻璃泡容积越大,温度变化量相同时,液体总体积的变化量会更大,表现在毛细管中会更明显,灵敏度更高、准确程度更高。综上所述,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7.【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或环境温度的认识,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分析】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体温、气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C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4°C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C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C左右,不可能达到70°C.故C不符合实际;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C.故D不符合实际。
8.【答案】 D
【解析】温度计上的刻度线是均匀的,因此水银柱变化的长度与温度的变化成正比。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而沸水的温度为100℃。设温度为t,水银柱的长度为x,那么存在这样的关系: , 即 , 据此计算即可。
【解答】当液柱所处的位置距离A点为24cm时,根据得到:
;解得:t=60℃。故选D。
9.【答案】A
【解析】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有很多方面的不同,不仅是长度的不同。在构造上和使用方法上,都有很多的不同。结合选项的内容,分别作出判断。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种测量温度工具的区分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点的积累。特别是实验器材使用方法上的细节问题,很容易遗忘,需要不断反复记忆。
【详解】A、不仅仅是长度不同。故A错误;B、体温计有小缩口,温度计没有,故B正确;C、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故C正确。;D、实验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故D正确。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
(1)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使用前认清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以便正确读数;(3)使用时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的侧壁或底部,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方可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必须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分析】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较重要的测量工具,要记清使用时的具体步骤,会正确测量和读数。
【详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④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③选择合适的温度计;⑤然后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①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②取出温度计。即④③⑤①②;故选:C.
11.【答案】 B
【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因此水银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当测量的体温高于它现在的示数时,水银柱会上升,测得的温度是准确的;当测量的体积低于或等于它现在的示数时,水银柱保持不变,测得的温度是错误的,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甲的体温36.5℃<37.2℃,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保持不变,还是37.2℃;乙的体温38.8℃>37.2℃,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会上升,显示为38.8℃,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本题只需把4℃到96℃把它分成100格,求出每格代表的温度,再按照比例根据测得温度计算出实际温度。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计算,关键是标准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沸水的温度应当记准确,有一定的难度
【详解】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也就是说4℃就代表实际的0℃;当插入100℃的沸水时,其示数为96℃.也就是说96℃代表实际的100℃,0℃到100℃每格代表一度。即4℃到96℃它分成100格,每格的温度是100℃/(96-4),所以 实际温度为(22.4-4)×100℃/92=20℃.故选:B.
13.【答案】C
【解析】由体温计特殊构造和使用方法可知,体温计使用前须用力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详解】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缩口,在离开人体后,液柱不下降,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先测得甲的体温正常约为37.5℃,但是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如果用没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若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则准确,如果低,则显示原来的示数。乙和丙的实际体温是37.6°C和38.4℃,那么两次测温后,测得数据是37.6°C和38.4°℃,故C正确。故选:C.
14.【答案】A
【解析】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两者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为1C.根据题目中的华氏温度的规定,确定两种温度计量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式。根据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零摄氏温度对应的华氏度值。
【分析】解决此题关键是首先确定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对应关系,然后把已知的摄氏温度,代入华氏度与摄氏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求出华氏温度。
【详解】因为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所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即1℃=180/100华氏度=1.8华氏度;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F=1.8t+32.最低温度接近-10摄氏度,换算成华氏温度为F=1. 8×(-10)+32华氏度=14华氏度.故选A.
15. 【答案】 (1)温度计上的玻璃泡触到容器底部(2)高(3)69.0℃
【解析】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部;
(2)烧杯的底部再加热,玻璃泡接触底部时,温度计测出的温度是偏高的;
(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读数是69.0℃;
故答案为:(1)温度计上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底部;(2)高;(3)69.0℃。
16.【答案】0.8t+4
【解析】这是个实验题,根据复杂的数据表中利用数学的归纳知识,找到相关的数学解析式。
【分析】依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题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关系式为简单的一次函数,此类题考查多年,学生练习比较多,是学生较为熟悉的题型。
【详解】①当t=55℃,T=48℃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8×55℃+4℃=48℃;②当t=60℃,T=52℃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 8×60℃+4C=48℃;③当t=65℃,T=56℃时,符合的数学关系式:0. 8×65℃+4℃=56°C;余下的组数据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因此温度T与温度t的关系:T=0.8t+4℃.故答案为:0. 8t+4℃.
17.【答案】(1)badcfe; (2)D; (3)-12℃、38℃
【解析】(1)测量液体温度的步骤:先估测液体的温度;再选取合适的温度计;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几分钟,然后读数;取出温度计;最后记录数据。(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一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二是温度计玻璃泡进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三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3)图二中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三个:一是测量液体温度的正确操作步骤;二是温度计的正确读数;三是通过图的形式来考查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详解】(1)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温水温度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badcef故答案为:badcef;(2)A、图一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故A错误;B、图一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故B错误;C、图一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D、图一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且没有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故D正确。故选D;(3)图二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C,甲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2°C;乙温度计的示数为38°C.故答案为:-12°C,38°C
18.【答案】(1)热胀冷缩;(2)0;低;(3) 弯管变细
【解析】(1)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因此,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液柱的左右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气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升高2℃;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2℃.(3)为了提高气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气体膨胀体积变化一定的情况下,管径越细,截面积越小,那么高(长)度变化就越大,温度计灵敏度就增大了。或增大烧瓶的体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气体温度计的原理以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特别注意的是B、C两点的温度值,A处的液柱向左移动时表示温度升高,向右移动时表示温度降低。
【详解】(1)此温度计是气体温度计,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所以此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C,故A处的温度为0°C;瓶内气体推动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上升,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所以B处的温度比A处低。(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因此建议换用更细的弯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故答案为:(1)热胀冷缩;(2)0;低;(3)弯管变细。
19.【答案】1.8T+32
【解析】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
【分析】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关系T=t+273;华氏温标跟它们的最大区别就是分度值不同。
【详解】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因为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所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即1℃=180/100华氏度=1.8华氏度;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F=1.8t+32.故答案为:1.8t+32.
20.【答案】(1)气体的热胀冷缩; (2)变小; (3)4.2; (4)玻璃管内径要细
21.【答案】(1)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C;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5°C;(2)实际温度是20°C;(3) T=0.9t+5℃.
【解析】虽然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不准确,但它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找出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示数与实际准确温度的关系了。由图可知:32℃-14℃=18℃,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8/20=9/10;同样,我们发现50℃-14℃=36℃,对应的实际温度差是50℃-10℃=40℃,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36/40=9/10, 然后我们就可以找出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是T=0.9t+5℃.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于要找出测量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而这也正是该题的难点。虽然测量的温度值和实际温度值不相同,但们的变化温度是相同的,利用图中相对应的几个数据就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详解】(1)测量温差:32℃-14℃=18℃,实际温差:30℃-10℃=20℃,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8/9=9/10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0.9×10℃=5℃,32℃-0. 9×30℃=5℃,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的关系为:T=0.9t+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0.9×0℃+5℃=5℃;沸水的温度是100°C,该温度计的示数就是:T' =0.9×100℃+5℃ = 95℃. (2)将23℃代入T=0. 9t+5℃,可得:23℃=0. 9t+5℃,则0.9t=23℃-5°C,所以t=20℃;(3)T与t的关系式:T=0. 9t+5℃答:(1)冰水混合物中温度计的示数为5°C;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5°C;(2)实际温度是20°C;(3) T=0.9t+5℃.
1.4科学测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