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走月亮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本课主要写“我”和阿妈走月亮。那么“我”和阿妈走过了那些地方?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作者一起走月亮。
温故知新
一、预习自学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给你印象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和你的小伙伴体会着读一读,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自读-小组)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开篇点题,写出月亮升起的时间地点。
风景美、浓浓的亲情、丰收的喜悦。
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带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全文。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多读几遍。
想一想,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我会读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排比句的作用:不但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更增强了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
(排比句)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照亮了 ,照亮了 。
可爱的池塘
飘香的果园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拟人
给本无感情的景物,附上幸福、甜美、欢快的情绪,如流水绵绵流长。
形象地写出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水塘、月亮和我们形成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画面。
想一想为什么说“抱” 呢?
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仿照“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写一句拟人句。
*每一个小丘,都托起一个太阳。
仿写句子
自由读第6自然段,“我”和阿妈走啊走啊,来到田埂上,“我”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我会读
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设问
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比喻句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样子!
拟人
稻田
银毯
“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解析: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1、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答:这样反复地写,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共同探究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如果你和爸爸或妈妈走月亮,你想去哪里走月亮,动动你的五官,说说你在走月亮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想到什么?
独特感悟
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山高、村静、水香、塘趣、果甜、虫鸣、鸟飞、溪流、人语,无不充盈着温馨、甜美之情。
幸福和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温暖、幸福和快乐!
走
月
亮
景美
情浓
有爱就有温暖
有爱就有和谐
走过溪边
走过田埂
溪水
水塘可爱
果园甜香
稻穗低垂
我和阿妈手牵手
板书设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拓展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