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15: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嫂(sǎo)  筛米(sāi)
B.歹毒(dǎi) 酿成(liàng)
C.瞌睡(kē) 监狱(yǜ)
D.结婚(hūn) 前辈(bèi)
2.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A.揭尽全力 B.寒冬腊月 C.眼花瞭乱 D.三年五栽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的“难”,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左右为难 B.难能可贵 C.强人所难 D.患难之交
二.语言表达(共2小题)
4.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猎人海力布》)
(1)会飞的鸟类和会走的兽类。     
(2)震动天地,本课形容声音巨大而响亮。      
(3)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形容非常确实,不容争辩。     
(4)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5.仔细观察下列每组词语的构成形式,再各仿写两个。
(1)笑嘻嘻 气冲冲         
(2)一五一十 一张一合        
(3)勤勤恳恳 世世代代        
三.连线题(共1小题)
6.照样子,连一连。
鼻子都气歪了 直言不讳
前怕狼后怕虎 饮水思源
一个巴掌拍不响 气急败坏
打开天窗说亮话 畏首畏尾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孤掌难鸣
四.排序(共1小题)
7.将下面的故事情节排序。
   织女爱上了牛郎,留在人间,跟牛郎成亲,有了一双儿女。
   一天,织女和几个仙女私自来到人间,在一个湖里洗澡。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随手一划,一条天河就出现在牛郎面前。从此,牛郎织女就被天河隔开了。
   老牛就在那天让牛郎去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后来,王母娘娘允许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会一次面。
   这下可惹怒了王母娘娘,她带着织女飞上了天,牛郎披上牛皮,挑着一双儿女去追。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乃翁:    
汴州:     
不拘一格:     
(2)连一连。
诗句① 《己亥杂诗》 林升
诗句② 《示儿》 龚自珍
诗句③ 《题临安邸》 陆游
(3)这些诗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选一选。
诗句①:     
诗句②:     
诗句③:     
A.期待优秀、杰出的人物再现。
B.讽刺统治者苟且偷安,忘记家仇国恨。
C.渴望收复失地。
六.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9.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    句中的“老”意思一样?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B.这孩子老爱生病;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    。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4)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你能给她介绍介绍吗?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jiāng jiàng)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zhèng zhēng)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注意这段话中不同人物的动作,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品格。
孩子:      
织女:      
王母娘娘:       
(3)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11.
《猎人海力布》缩写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1)这是对原文第1~4自然段的缩写,与原文对照,它保留了原文的   ,删减了   。(提示:主要内容次要内容)
(2)原文中的人物对话都换成了简短的   ,长句缩为   。(A.短句 B.转述句)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nàn nán)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mò méi)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用“√”划出文段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选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   描写,句中“镇定”一词说明   。
(3)海力布明明知道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4)你认为海力布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
13.延伸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金   四   
   星星
(2)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女娲补天的过程写清楚。
   五彩石→   五彩石→   五彩石液体
(3)文中加点文字突出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品质?
     
七.习作(共1小题)
14.你的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请你选取一件写一写。题目自拟,内容真实,写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嫂(sǎo)  筛米(sāi)
B.歹毒(dǎi) 酿成(liàng)
C.瞌睡(kē) 监狱(yǜ)
D.结婚(hūn) 前辈(bèi)
【解答】A.有误,“筛米”的“筛”应读“shāi”。
B.有误,“酿成”的“酿”应读“niàng”。
C.有误,“监狱”的“狱”应读“yù”。
D.正确。
故选:D。
2.下面词语中书写正确的是(  )
A.揭尽全力 B.寒冬腊月 C.眼花瞭乱 D.三年五栽
【解答】A.有误,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故“揭尽全力”的“揭”错误。
B.正确。
C.有误,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故“眼花瞭乱”的“瞭”错误。
D.有误,三年五载:指多年。故“三年五栽”的“栽”错误。
故选:B。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的“难”,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左右为难 B.难能可贵 C.强人所难 D.患难之交
【解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难”是灾难,困苦的意思。
A.不同,“左右为难”左也不好,右也不好,无论怎么做都有难处。“难”是难处的意思。
B.不同,“难能可贵”做到了难于做到的事,其行动很可贵,值得赞赏。“难”不容易的意思。
C.不同,“强人所难”强迫别人做不愿做的事情。“难”是困难的意思。
D.相同,“患难之交”在患难中结成的朋友。“难”指灾祸,困苦的意思。
故选:D。
二.语言表达(共2小题)
4.根据句子的意思写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猎人海力布》)
(1)会飞的鸟类和会走的兽类。 飞禽走兽 
(2)震动天地,本课形容声音巨大而响亮。 震天动地 
(3)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形容非常确实,不容争辩。 千真万确 
(4)雨大得像盆里的水倒下来。 倾盆大雨 
 王大妈的儿子在部队立了功,这消息千真万确。 
【解答】故答案为:
(1)飞禽走兽;
(2)震天动地;
(3)千真万确;
(4)倾盆大雨。
王大妈的儿子在部队立了功,这消息千真万确。
5.仔细观察下列每组词语的构成形式,再各仿写两个。
(1)笑嘻嘻 气冲冲 光秃秃  齐刷刷 
(2)一五一十 一张一合 一模一样  一张一弛 
(3)勤勤恳恳 世世代代 嘻嘻哈哈  哭哭啼啼 
【解答】(1)“笑嘻嘻”是ABB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2)“一五一十”是一A一B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3)“勤勤恳恳”是AABB式的词语,据此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
(1)光秃秃 齐刷刷;
(2)一模一样 一张一弛;
(3)嘻嘻哈哈 哭哭啼啼。
三.连线题(共1小题)
6.照样子,连一连。
鼻子都气歪了 直言不讳
前怕狼后怕虎 饮水思源
一个巴掌拍不响 气急败坏
打开天窗说亮话 畏首畏尾
吃水不忘挖井人 孤掌难鸣
【解答】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起水是从哪儿来的。比喻不忘本。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
畏首畏尾:意思是前也怕,后也怕;比喻做事胆子小,顾虑多。
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结合词义和语义,可连线为:
故答案为:
四.排序(共1小题)
7.将下面的故事情节排序。
 3 织女爱上了牛郎,留在人间,跟牛郎成亲,有了一双儿女。
 1 一天,织女和几个仙女私自来到人间,在一个湖里洗澡。
 5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随手一划,一条天河就出现在牛郎面前。从此,牛郎织女就被天河隔开了。
 2 老牛就在那天让牛郎去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裳。
 6 后来,王母娘娘允许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会一次面。
 4 这下可惹怒了王母娘娘,她带着织女飞上了天,牛郎披上牛皮,挑着一双儿女去追。
【解答】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列,首先写“一天,织女和几个仙女私自来到人间,在一个湖里洗澡。”接着写“老牛就在那天让牛郎去湖边,拿走了织女的衣裳。”然后写“织女爱上了牛郎,留在人间,跟牛郎成亲,有了一双儿女。”“这下可惹怒了王母娘娘,她带着织女飞上了天,牛郎披上牛皮,挑着一双儿女去追。”最后写“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随手一划,一条天河就出现在牛郎面前。从此,牛郎织女就被天河隔开了。”“后来,王母娘娘允许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让牛郎织女会一次面。”
故答案为:
3 1 5 2 6 4
五.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1)解释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乃翁: 指陆游。 
汴州: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不拘一格: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 
(2)连一连。
诗句① 《己亥杂诗》 林升
诗句② 《示儿》 龚自珍
诗句③ 《题临安邸》 陆游
(3)这些诗句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选一选。
诗句①: C 
诗句②: B 
诗句③: A 
A.期待优秀、杰出的人物再现。
B.讽刺统治者苟且偷安,忘记家仇国恨。
C.渴望收复失地。
【解答】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陆游的《示儿》,意思是:朝廷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时一定不要忘记把这喜讯告诉我。乃翁:指陆游。这句话写出了陆游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
②“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出自宋代林升所作的《题临安邸》,意思是:温暖馥郁的香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这句话讽刺统治者苟且偷安,忘记家仇国恨。
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不拘一格:不要拘泥一定规格。
故答案为:
(1)指陆游。
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不要拘泥一定规格。
(2)诗句①﹣﹣《示儿》﹣﹣陆游;
诗句②﹣﹣《题临安邸》﹣﹣林升;
诗句③﹣﹣《己亥杂诗》﹣﹣龚自珍。
(3)C;B;A。
六.现代文阅读(共5小题)
9.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  B 句中的“老”意思一样?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B.这孩子老爱生病;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心理 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  对人间的向往 。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4)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你能给她介绍介绍吗?
【解答】(1)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与运用。
对“老”的解释有:1.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2.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3.极,很;4.老年人;5.晚年;6.敬老,养老;7.总是,经常等。
文中“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是总是,经常的意思。而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的“老”是指老年人;B.这孩子老爱生病中的“老”是总是,经常的意思;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的“老”字,第一个‘老’字是动词“把…当老人赡养”的意思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意思。因此,“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字意思与“这孩子老爱生病”中“老”字的意思一样。故选B。
(2)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并填空回答问题。文中的画线句子“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写出了织女的想法,她对人间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故本题可填空为: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心理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 对人间的向往。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并回答问题。回答本题问题,可从文中的这些内容“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总结出来,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本题按要求可总结回答为: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劳累;二是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
(4)考查对知识的拓展。文中的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她想见到的景物有春天的春暖花开、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冰封大地和白雪皑皑以及人间的人情冷暖。
故答案为:
(1)B。
(2)心理 对人间的向往;
(3)其原因有两点,一是天上没有自由,工作劳累;二是织女想见识见识人间景物。
(4)有春天的春暖花开、夏天的绿树成荫、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冰封大地和白雪皑皑以及人间的人情冷暖。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后面题目。
再说天上,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jiāng jiàng)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齐飞向天宫。织女一边挣(zhèng zhēng)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1)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注意这段话中不同人物的动作,体会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品格。
孩子:  希望能留住妈妈。 
织女:  希望能留下,牛郎能赶来救她。 
王母娘娘:  心狠手辣,无情。 
(3)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内容。
【解答】(1)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多音字的理解。将:[jiāng]1.快要:~要。~至。~来。即~. 2.带领…[jiàng]1.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qiāng]愿,请:~进酒。这里是指将领,故选读音:jiàng.挣:[zhèng]1.用力支撑或摆脱:~脱。~开。 2.出力…[zhēng][~扎]尽力支撑或摆脱,这里是指摆脱的意思,因此选择读音“zhēng”
(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人物心理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两个孩子跑过来,死死地抓住妈妈的衣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两个孩子非常香留住自己的妈妈。结合句子: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织女希望能留下,牛郎能赶来救她。结合句子: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
(3)本道题考查了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本选段主要讲了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的故事。因此本选段的主要内容是:王母娘娘抓织女回天庭。
故答案为:
(1)划去:jiāng zhèng
(2)孩子:希望能留住妈妈。 织女:希望能留下,牛郎能赶来救她。 王母娘娘:心狠手辣,无情。
(3)王母娘娘抓织女回天庭。
11.
《猎人海力布》缩写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打猎时看见一只老鹰抓住一条小白蛇,他急忙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告诉海力布,她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海力布的救命之恩,小白蛇说她家有许多珍宝可以送给海力布。小白蛇还告诉他,龙王嘴里含着一颗宝石,谁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不过动物说的话只能他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他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1)这是对原文第1~4自然段的缩写,与原文对照,它保留了原文的 主要内容 ,删减了 次要内容 。(提示:主要内容次要内容)
(2)原文中的人物对话都换成了简短的 B ,长句缩为 A 。(A.短句 B.转述句)
【解答】(1)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照缩写与原文可知,它保留了原文的主要内容,删减了次要内容。
(2)考查了对缩写的掌握。结合五年级上册《习作:缩写故事》的学习可知,缩写时,原文中的人物对话都换成了简短的转述句,长句缩为短句。
故答案为:
(1)主要内容 次要内容;
(2)B A。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nàn nán)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mò méi)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用“√”划出文段括号中正确的读音。
(2)选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 语言 描写,句中“镇定”一词说明 海力布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人 。
(3)海力布明明知道自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4)你认为海力布这样做值不值得?为什么?
【解答】(1)考查了学生对于字音的辨析。
难:[nán]不容易,做起来费事:~处。[nàn]灾祸,困苦:~民。灾~。故选“nàn”。
没:[méi]无;没有:屋里~人。[mò]沉下去:沉~。淹~。故选“mò”。
(2)考查了对描写方法的辨析及对关键词的理解。
画线句子是海力布对大家说的话,所以是语言描写。“镇定”的意思是冷静,不慌张。由这个词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人。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可知,因为海力布很善良,他不想亲眼看着灾难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所以他决定牺牲自己。
(4)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结合对课文的理解说出自己的观点,重点说明自己的理由。
故答案为:
(1)nàn mò;
(2)语言 海力布是一个遇事沉着冷静的人;
(3)因为海力布很善良,他不想亲眼看着灾难夺去乡亲们的生命,所以他决定牺牲自己。
(4)我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海力布牺牲自己一个人,救了整个村庄的人,他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3.延伸阅读。
女娲补天(节选)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金 光 四 射 
 零零 星星
(2)请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把女娲补天的过程写清楚。
 寻找 五彩石→ 冶炼 五彩石→ 泼 五彩石液体
(3)文中加点文字突出说明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女娲的什么品质?
 突出说明了女娲补天时冶炼五彩石的艰难。从中可以看出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解答】(1)考查了补全词语的能力。完成本题较简简单,认真读语段,结合相关的词语填空。
(2)考查了根据语段内容填空的能力。认真阅读女娲补天的过程,结合题目中的提示,找出关键的动词填空。
(3)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辨析。“炼了五天五夜”说明了女娲炼石的时间之长,从中可以体会到女娲补天时冶炼五彩石的艰难。从中可以看出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故答案为:
(1)光 射 零零;
(2)寻找 冶炼 泼;
(3)突出说明了女娲补天时冶炼五彩石的艰难。从中可以看出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七.习作(共1小题)
14.你的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请你选取一件写一写。题目自拟,内容真实,写出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解答】范文:
一件有趣的事
在我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发现,但是,最神奇而有趣的是我发现了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在我六岁那年,一次我到伙伴家去玩。刚走进客厅,就被他家的大鱼缸吸引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鱼缸前,目不转睛地看着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鱼。看了好半天,我发现鱼儿的眼睛都是睁着的,眨也没眨一下。我想:“难道鱼不能闭眼吗?睡觉也睁着眼吗?”我问小伙伴,他说也不知道。可是鱼的确是睁着眼睛的呀!我回去问爸爸:“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吗?”爸爸说:“对。”我又问:“那鱼儿为什么睡觉睁着眼呢?死后是睁着眼的吗?”爸爸说:“孩子,你自己动动脑筋就会找到答案。”
我带着疑问朝新华书店跑去,我投入书海寻找《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我全神贯注地查找有关鱼的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查到了。原来鱼是没有眼睑的,没有办法闭上眼睛。我们看见鱼在静止的时候,就表示它在休息。但是,它的眼睛仍然是睁开的。我这才恍然大悟,明白鱼睡觉时眼是睁开的,即使在死了之后,仍是睁着眼的。我合上书,喜出望外地走出书店,连忙跑回家去告诉爸爸,爸爸听了我的解释,也很满意,连连夸我是个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听了爸爸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那天,我发现了鱼在任何时候都是睁着眼睛的。这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