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15: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节(jié)姿态(zhī)欣赏(shǎng)
B.杭州(háng)摇落(yáo)婆婆(pé)
C.箩筐(luó)糕饼(ɡāo)缠着(ch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董得 思惠 嫌弃 B.糕饼 悠然 身段
C.爱幕 吩咐 播种
3.(《桂花雨》)下列对本课字词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开”中的“盛”读“shèng”。
B.“懂”字的第二笔是“丨”。
C.“糕饼”的“糕”右上部分不是“羊”。
D.“欣赏”在文中指感知花的美。
二.语言表达(共4小题)
4.词语理解与应用。
(1)“价钱便宜”中的“便”读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可以组词为:   。与“价钱便宜”的“便宜”意思相反的词是   。
(2)“收获“在词典里有两种意思: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②比喻心得战果等。
“收获”在“居然收获了”中的意思应选   。我能用另外一种意思写一句话:   。
5.按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分吗?
“成熟”有两种意思:
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
②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你能用“成熟”的这两种意思各写一个句子吗?
①   
②   
6.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但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萝。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7.讨论班级问题。
(1)班级里在哪方面存在问题?
学习方面:   
劳动方面:   
日常活动方面:   
同学交往方面:   
(2)讨论解决方法。
学习方面:   
劳动方面:   
日常活动方面:   
同学交往方面: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

[唐]虞世南
垂緌饮    ,
   。
   ,
非是藉秋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缕”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戒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3)诗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   ,   。
(4)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①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②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悠然:   
(3)白鹭的嗜好是什么?“美中不足”一词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是还有缺陷”。文中“不足”指的是什么?   
(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
10.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的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为什么说花生“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是一种最可贵的好处?
   
此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做比较,通过它们之间显而易见的不同,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丽,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11.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桂花摇落以后,(A)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B)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C)桂花。回家时,总要(D)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入文中A、B、C、D四处。
捧 赏 收 挑
A:   
B:   
C:   
D:   
(2)把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句子中“   ”这个字最能表达桂花香气四溢。
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每年闻着香气,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体验着馈赠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
五.习作(共1小题)
12.题目:感谢你,
提示:自从你上学来,有许多人给过你帮助和关爱,你要感谢的人有父母,有老师,还有同学……请你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写出你感谢他(她)的原因。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季节(jié)姿态(zhī)欣赏(shǎng)
B.杭州(háng)摇落(yáo)婆婆(pé)
C.箩筐(luó)糕饼(ɡāo)缠着(chán)
【解答】A.有误,“姿态”的“姿”准确读音是“zī”;
B.有误,“婆婆”的“婆”准确读音是“pó”;
C.正确。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董得 思惠 嫌弃 B.糕饼 悠然 身段
C.爱幕 吩咐 播种
【解答】A.有误,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恩惠:他人给予的或给予他人的好处。故“董得、思惠”错误。
B.正确。
C.有误,爱慕:喜欢羡慕。故“爱幕”错误。
故选:B。
3.(《桂花雨》)下列对本课字词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开”中的“盛”读“shèng”。
B.“懂”字的第二笔是“丨”。
C.“糕饼”的“糕”右上部分不是“羊”。
D.“欣赏”在文中指感知花的美。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懂”的笔顺是:点、点、竖、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第二笔应为“、”,故“丨”错误。
故选:B。
二.语言表达(共4小题)
4.词语理解与应用。
(1)“价钱便宜”中的“便”读 pián ,它的另一个读音是 biàn ,可以组词为: 方便 。与“价钱便宜”的“便宜”意思相反的词是 昂贵 。
(2)“收获“在词典里有两种意思:①取得成熟的农作物;②比喻心得战果等。
“收获”在“居然收获了”中的意思应选 ① 。我能用另外一种意思写一句话: 参加这次节目,我收获很多 。
【解答】(1)便:pián价钱低。 biàn 便利的时候:~中请来信。可组词“方便”。“便宜”价格低,反义词“昂贵”。
(2)结合语境选“取得成熟的农作物”。“收获”比喻心得战果等,造句时,注意考虑什么事情,让人有很多心得。
故答案为:
(1)pián biàn 方便 昂贵;
(2)①参加这次节目,我收获很多。
5.按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意思,你能区分吗?
“成熟”有两种意思:
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
②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你能用“成熟”的这两种意思各写一个句子吗?
① 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稻子成熟了。 
② 帮助王奶奶推车的是个成熟的中年男人。 
【解答】①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造句如: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稻子成熟了。
②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造句如:帮助王奶奶推车的是个成熟的中年男人。
故答案为:
①秋天,农民伯伯种的稻子成熟了。
②帮助王奶奶推车的是个成熟的中年男人。
6.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但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萝。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解答】季节:是每年循环出现的地理景观相差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李”改为“季”。
担心:是对某事或某人或某物放心不下去,心中有顾虑。“但”改为“担”。
几大萝:箩,就是盛东西用的大筐。几大箩,形容很多。“萝”改为“箩”。
故答案为:
李﹣季;
但﹣担;
萝﹣箩。
7.讨论班级问题。
(1)班级里在哪方面存在问题?
学习方面: 有的同学学习有困难,所以学习劲头不足。 
劳动方面: 教室内经常有纸屑等垃圾,黑板的内容不能及时擦掉。 
日常活动方面: 队会开得不及时、黑板报不能及时更新。 
同学交往方面: 有个别同学拉帮结派的现象。 
(2)讨论解决方法。
学习方面: 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劳动方面: 成立监督小组,负责检查每天的卫生。 
日常活动方面: 每周开一次队会、黑板报每天更新的内容由学习小组负责。 
同学交往方面: 每次班会要强调同学之间团结的重要性并作为常规教育。 
【解答】故答案为:
(1)有的同学学习有困难,所以学习劲头不足。
教室内经常有纸屑等垃圾,黑板的内容不能及时擦掉。
队会开得不及时、黑板报不能及时更新。
有个别同学拉帮结派的现象。
(2)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成立监督小组,负责检查每天的卫生。
每周开一次队会、黑板报每天更新的内容由学习小组负责。
每次班会要强调同学之间团结的重要性并作为常规教育。
三.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
8.

[唐]虞世南
垂緌饮  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垂缕”指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第一句是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身居高位要戒绝腐败。
B.第二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
C.最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
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3)诗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 居高声自远 , 非是藉秋风 。
(4)读这首咏物诗,你的眼前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绘出来。
【解答】(1)考查了补充诗句的能力。《蝉》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2)考查了对诗歌的理解能力。A.“垂緌”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由于语义双关,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说法正确。B.诗歌第二句“流响出疏桐”的意思是:蝉的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叶间传出来。这一句写出了蝉居住的地方在梧桐树上,照应了第三句中的“居高”。说法正确。C.诗歌的最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两句写蝉栖身高处,声音自然会传得很远,这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原因。说法正确。D.这首诗中诗人以蝉自比,主要运用了托物喻人的手法。说法错误。故选D。
(3)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首诗的作者托物寓意,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诗中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考查了拓展延伸的能力。读这首咏物诗,我的眼前呈现出这样的画面: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故答案为:
(1)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2)D;
(3)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4)一只蝉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树上,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时自在地长鸣,声音悦耳动听,传出很远。
四.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近义词。
①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孤单 平稳 
②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爱好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悠然: 文中指白鹭悠闲自在的样子。 
(3)白鹭的嗜好是什么?“美中不足”一词的意思是“虽然很好,但是还有缺陷”。文中“不足”指的是什么? 白鹭不会唱歌。 
(4)“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这句话用了  反问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
【解答】(1)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①孤独:独自一个;孤单。近义司可为:孤单。安稳:稳当;平稳。近义词可为:平稳。②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近义词可为:爱好。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悠然:在文中指白鹭悠闲自在的样子。
(3)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结合“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可知答案。
(4)考查了对修辞手法的辨析。本句无疑而问,增强了肯定的语气,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故答案为:
(1)①孤单 平稳;②爱好。
(2)文中指白鹭悠闲自在的样子。
(3)白鹭不会唱歌。
(4)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10.读课文第10自然段,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的相同点是  都可以为人们提供果实 ,不同点是  在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等方面完全不一样 。
(2)为什么说花生“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是一种最可贵的好处?
 果实埋在地里,不能让人一下子看到,就不能很容易地得到人们的爱慕。虽然如此,它还是默默奉献着,为人们提供很多好处。 
此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做比较,通过它们之间显而易见的不同,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丽,却具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其中“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上”和“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这种品格的确很可贵。
【解答】(1)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仔细读文可知,“桃子、石榴、苹果”与“花生”的相同点是都可以为人们提供果实,不同点是在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等方面完全不一样。
(2)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之所以说花生“果实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是一种最可贵的好处,是因为果实埋在地里,不能让人一下子看到,就不能很容易地得到人们的爱慕。虽然如此,它还是默默奉献着,为人们提供很多好处。
故答案为:
(1)都可以为人们提供果实 在果实的色彩、样子以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等方面完全不一样。
(2)果实埋在地里,不能让人一下子看到,就不能很容易地得到人们的爱慕。虽然如此,它还是默默奉献着,为人们提供很多好处。
11.阅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桂花摇落以后,(A)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B)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C)桂花。回家时,总要(D)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请将下列四个字分别填入文中A、B、C、D四处。
捧 赏 收 挑
A: 挑 
B: 收 
C: 赏 
D: 捧 
(2)把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①句子中“ 浸 ”这个字最能表达桂花香气四溢。
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C 
A.桂花一年四季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B.桂花香气浓郁,即使谢了,香味仍存在。
C.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糕饼也同样香气弥漫,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乡亲们的生活。
(4)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B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了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B.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让母亲每年闻着香气,享受着收获的喜悦,体验着馈赠的快乐。这桂花浸透了她的心血和汗水,是她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是自家栽的,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给大众观赏的。
【解答】(1)考查了学生选字填空的能力。结合对于题目中所给动词的理解及具体语境选择。
捧:双手托着。结合语境填入“D”。
赏:欣赏,观赏。结合语境填入“C”。
收:或放置妥当。结合语境填入“B”。
挑:选,拣。结合语境填入“A”。
(2)考查了学生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能力。
将“也比不上”改为“难道比得上”,句末加“吗”,“。”改为“?”。
即: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①查了学生对于关键字的理解。“浸”的意思是完全没入,泡。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
②考查了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所以它的香已不受时间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4)考查了学生对于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
杭州的桂花明显比家乡的桂花香,但因为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了母亲的生活,成了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的,家乡的桂花香里有亲情,有乡情,有回忆。选B。
故答案为:
(1)挑 收 赏 捧;
(2)这里的桂花再香,难道比得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①浸 ②C;
(4)B。
五.习作(共1小题)
12.题目:感谢你,
提示:自从你上学来,有许多人给过你帮助和关爱,你要感谢的人有父母,有老师,还有同学……请你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情写出你感谢他(她)的原因。
【解答】范文:
感谢你,老师
感谢妈妈给予我生命,感谢爸爸教我知识,感谢小伙伴们陪我度过金色的童年……我更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徐老师。
那是三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徐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上着课。可我想到下节就是体育课了,不由心野了,我看着窗外,眼前仿佛浮现了我和小伙伴玩时的情景。
“×××。”耳边传来徐老师叫我名字的声音,“你能告诉我我刚才在讲什么吗?”“我﹣﹣我﹣﹣我”我吱吱呜呜,抓耳挠腮,什么都答不上来。就在这时,下课铃响了,徐老师叫我跟她去办公室。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我垂头丧气,早已准备好了受“挨骂”的准备。
“报告!”我走进她的办公室,顿时,我仿佛感觉到空气和时间都凝固了。我等待着老师的批评,没想到她竟和蔼可亲地教育了我一番:“×××,我知道下节就是体育课了,可是学的时候就要好好学呀!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你自己,怎么对得起你的爸爸妈妈,怎么对得起未来的祖国呢?”听到这里,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成绩果然提高了不少。
徐老师,感谢您。您开启了我走向成功的智慧大门,让我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更保护了我的尊严。
我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朋友,感谢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