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每空每选10分 共100分)
1.下列关于量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水面的凹面相平
B.用量筒不仅能测液体的体积,还可以间接测固体的体积
C.量筒一般以 mL作为计量单位
D.量程为0~200 mL的量筒比量程为0~100 mL的量筒测量结果更精确
2.(2019 德州)如图所示,在“测量花岗石密度”的实验中,花岗石的质量 g,花岗石的密度 kg/m3,若先测石块体积,再测质量,则测得石块密度
(选填 “偏大” 或 “偏小” )
3.为了帮助家人用盐水选种,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 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移动.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_g.
(3)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示.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25.6 g,则小天在这次实验中测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 g/cm3.
(4)若先测空杯质量为m0,再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的体积为V,则盐水密度表达式为: ,但测得的盐水密度偏 (填 “大 ”或“ 小”)。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一、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量筒的使用
1. 在使用量筒测量盐水的体积时,读数情况如图6.3.2-1所示,读数偏大的是 ,则正确读数方法应如________(填“甲”“乙”或“丙”),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图6.3.2- 1
2.下列是不同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小明同学要测量出密度是0.8g/cm3的酒精100g,则应选择( )
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5mL D.400mL,10mL
知识点二: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图6.3.2- 2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6.3.2-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 cm3。
(2)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 g。
(3)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为 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 g/cm3,即 kg/m3。
(5)该实验存在误差,测量的密度比真实值 (偏大/偏小)。
4.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 1 ;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
④将矿石浸没在置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 2 .
图6.3.2- 3
(1)他应采用的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___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如图6.3.2-3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 3。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kg/m 3 。
(3)小王测出矿石密度后,想用图中的器材照此方法测出家中一枚戒子的密度,检验戒子是不是纯金的。已知戒子的质量约为5g ,ρ 金 =19.3×10 3 kg/m 3 ,他能检验得出来吗 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9 南充)如图6.3.2-4,小红同学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操作步骤如下:
图6.3.2- 4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已知空烧杯的质量为28g,现将适量盐水装入烧杯,并放在天平的左盘,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然后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由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红同学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盐水密度将偏 (填“大”或“小”)。
二、综合提升
6. 科技小组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操作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3.2-5所示,游码读数为___________g.
图6.3.2- 5
(2)科技小组进一步测量这块恰放不进量筒的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0
②测出装满水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矿石沉入烧杯底,矿石能完全没入水中,测出此时杯子、水和 的总质量为M2;
根据上面的数据,用符号表示矿石的密度ρ= (水的密度为ρ水)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1. D 2. 28.0 2.85×10 3 偏大
3. (1) 零刻度线 右 (2) 69.6 (3) 1.1 (4) 大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第二课时)
1. 甲 乙 60 2.C
3. (1)右 60 (2)152 (3)72 (4)1.2 1.2×10 3 (5)偏小
4. (1)B (2)27.2 10 2.72×10 3
(3)不能 因为戒指的体积小于量筒的分度值
5. (1)左 (2)1.1×10 3 (3)大
6. (1)175.6 (2)矿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