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活动3数据分析与展示(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活动3数据分析与展示(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9-02 06:4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章电子表格数据处理
活动3 数据分析与展示(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章 电子表格数据处理 活动3 数据分析与展示的教学内容。本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初步掌握数据筛选、数据排序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处理;学会建立不同类型的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能够对图表数据进行初步的判断,发现其规律。本节课主要是掌握数据排序的基本操作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电子表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会了创建电子表格并输入数据;初步学会对电子表格中的数值进行计算处理;掌握了编辑美化电子表格的方法;学会了数据筛选。本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习数据排序,并不难,相信学生能学好。
设计思路
导入:通过回顾旧知,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数据排序的兴趣。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自学,初步理解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排序;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数据排序的方法。 3.结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Microsoft Excel软件、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等。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初读课文,预习课本第90——91页的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据排序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在工作表中进行数据排序。 过程与方法:首先引导学生自学;然后教师演示、讲解,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再通过巩固练习,巩固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据排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据排序能力。
课时重点
理解并掌握两种不同的数据排序方法。
课时难点
正确掌握两种不同的数据排序方法;学会设置多个条件进行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讲解法、交流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数据筛选,在工作表中筛选出什么数据项? 2.电子表格软件通常提供哪些数据筛选方式? 3.怎样进行自动筛选? 大家想不想学习数据排序的操作呢? 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据排序”。 学生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并回答。 通过知识回顾,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1.学生自学课本第90——91页的课文内容。 2.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据排序? (2).数据排序后有什么好处? (3).数据排序照指定的单项排序一般分为哪两种情况? (4).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时,遇到数据相同的情况,还可以怎样排序? (5).怎样设置多个条件进行排序?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数据排序 学生了解学习 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 思考解决问题 的方法。 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通过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1.什么是数据排序? 数据排序是一种按照某种需要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的有效手段。 2.数据排序后有什么好处? 把数据按某种条件排序后,既便于查看数据序列的状况,也便于分析变化趋势。 3.数据排序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一般分为哪两种情况? 电子表格中的数据排序照指 定的单项排序一般分为升序和降序两种情况。 (1)降序排序 以“家庭日常费用支出表”为例: ①打开“家庭日常费用支出表”,选定要参与排序的单元格区域。 ②单击“数据”选项卡中的“降序”选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定“扩展选定区域”选项,确定后就可以看到排序结果。 如下图所示: 选择“降序”,单击“确定”,就可以看到下图所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排序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排序的好处。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据排序单项排序的一般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按照指定的单项进行数据排序的方法。 指导学生数据排序的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正确理解数据排序的好处。 通过学习,掌握数据排序单项排序的一般情况。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进行数据排序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2)升序排序 方法类似。不同的是,选定按钮时,选定“升序”按钮。 4.多个条件排序 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时,如果遇到数据相同的情况,还可以设置多个条件进行排序。 以“家庭日常费用支出表”为例: 先按水费从高到低排序,水费相同时,再按电费从高到低排序。 ①在“家庭日常费用支出表”中选定A2—H14单元格区域。 如下图: ②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排序和筛选”选项,在下拉菜单中单击“自定义排序”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定排序的条件,确定后就可以看到排序结果。 指导学生数据排序的方法。 指导学生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数据排序的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选定“自定义排序”,单击。 单击“添加条件”选项添加条 件,主要关键词“水”,次要关键词“电”。 排序结果如下图: 指导学生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数据排序的方法。
课堂练习 打开“七年级三班期末成绩表”: 1.按照总分成绩进行单项数据排序; 2按照平均分成绩进行单项数据排序; 按照多条件,先以“语文”成绩,语文相同时,再以“数学”按从高到低进行多个条件数据排序。 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解决数据排序问题。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进行数据排序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什么是数据排序? 3.数据排序后有什么好处? 4.数据排序照指定的单项排序一般分为哪两种情况? 5.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时,遇到数据相同的情况,还可以怎样排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序? 6.怎样设置多个条件进行排序? 7.你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
作业设计 打开“家庭日常费用支出表”,设置条件,进行数据排序。 学生操作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活动3 数据分析与展示(二) 1.学习任务 2.学生自学 数据排序 ①按照指定的单项排序 ②设置多个条件排序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