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活动2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第一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活动2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第一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疆专用)七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09-02 07:5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活动2 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活动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章网络技术基础 活动2 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熟悉局域网和广域网;熟悉IP地址和域名等相关概念;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学会组建和管理局域网的操作方法。本节课主要是熟悉局域网和广域网;理解IP地址的组成、类型、子网掩码和IPv6等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网络的发展历史;了解了我国的网络建设成就;了解了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情况;理解了网络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本节课学习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课学习的难度不大,相信学生是能学好的。
设计思路
1.导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展开: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局域网与广域网;接着引导学生了解IP地址的组成;接下来引导学生了解IP地址的类型;然后引导学生了解子网掩码;最后引导学生理解IPv6。 3.结束: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理解、巩固所学知识与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最后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课件。 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预习活动2 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课文第22——26页的 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悉局域网与广域网;理解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的类型、子网掩码和IPv6等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学、探究、讨论等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IP地址的有关基础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网络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
课时重点
熟练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及区别;正确理解IP地址的组成、IP地址的类型、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
课时难点
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概念;理解IP地址的组成;理解IP地址的类型;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理解IPv6的作用及“点分十进制”的作用。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讨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网络的发展,熟悉了我国的网络建设成就;了解了网络在我国的应用情况。那么大家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吗?IP地址是怎样组成的?IP地址有有哪些类型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局域网的组成与管理”。 学生认真听老师谈话。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从而为学习新知做了充分的准备。
新知探究 局域网与广域网 1.概念 局域网,是覆盖局部地域的网络。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一般用于把不同城市的网络连接起来,覆盖的地理方位比较大。 2. 用途及分类 无线局域网已经在生活中普 及,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备大多具备了接入无线局域网的功能。 因特网可以看作覆盖范围最大的广域网。 按覆盖的地理范围,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其中,城域网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通常覆盖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 IP地址 1.IP地址的组成 为了区分网络中的计算机,人们设置了数字形式的标识,即IP地址。 IP地址由用“.”隔开的4个十进制数来表示,这种表示方法被称为“点分十进制法”。但实际上IP地址是1个32 位长的二进制数。 学生先自学,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教师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有关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用途及分类。 学生自学IP地址的组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含义。 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正确理解局域网与广域网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IP地址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IP地址一般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 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时,一般先根据IP地址中包含的网络号找到相应的网络,再根据主机号,找出特定的计算机。 如:网络号:219.239.238.0 主机号:40. IP地址为:219.239. 238.40 2. IP地址的类型 常用的IP地址包括3类:A类、B类、C类。不同的IP地址,网络号和主机号占用的位数不同。 A类IP地址的网络号有8位,首位为0;B类IP地址的网络号有16位,前两位是10;C类IP地址的网络号有24位,前三位是110。剩余的IP地址有特殊用途。 依照用途,IP地址还可以分为公用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 在常用的三类IP地址中,各保留了一些区域作为私有地址。 子网掩码 为了便于管理网络,常常会把同一段的IP地址分配给统一组织或机构。 为了提高利用率,人们有用子网掩码进一步细分网络。 一个C类IP地址的主机号被子网掩码分成了两部分,形成了子网号是“10”的子网。 这些子网可以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机构,从而提高地址的利用率。 4.IPv6 常见的32位长的IP地址叫做IPV4地址,即第4版IP协议规定的地址。 这种地址理论上最多有个。随着因特网的飞速发展,PV4的地址资源已经枯竭。 学生自学IP地址的组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含义。 学生自学了解 IP地址的类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分类。 学生自学了解 子网掩码,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子网掩码的意思。 学生先自学理解IPv6地址,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IPv6地址。 通过学生自学IP地址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学生自学IP地址的类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子网掩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IPv6地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探究 为了应对这种状态,研究人员再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第6版IP协议,即IPv6。IPv6地址长度有128位,从理论上讲,可以提供3.4×个IPv6地址。 即使全世界一微秒要消耗100万个地址,也需要年才能把所有的地址用完。 如果用“点分十进制”法记录IPV6,则需要16个数:104.230.140.100.255.255.255.255.0.0.17.128.150.10.255.255 可见,用“点分十进制”法已经不能方便的表示IPV6地址了。 为了使地址更简洁,有人提议用16位一组的“冒号十六进制”法表示。上面地址可以简化为:68E6:8C64:960A:FFFF 注意:IPV6地址简化后,地址中只能有一个“∷”。 学生先自学理解IPv6地址,教师再引导学生理解IPv6地址。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理解IPv6地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实践操作 学生动手完成课本第26页动手实践。 学生动手查看自己使用电脑的IP地址。 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检查。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什么是局域网 什么是广域网? IP地址有哪些类型 4.我们所在地区IP地址属于哪一类? 你还有哪些困惑?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回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 写出本地区IP地址的组成、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学生思考并完成作业。 通过作业,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活动2 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 局域网与广域网 局域网 广域网 城域网 IP地址 IP地址的组成 IP地址的类型 子网掩码 IPv6
课后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