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1
预学 1 学习目标
1、重视朗读,把握重音和停连,感受声韵之美。
2、想象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
3、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预学 2 走近作者
预学 3 学习字词
朗润( ) 酝酿( ) 应和( )
卖弄( ) 嘹亮( ) 黄晕( )
宛转( ) 抖擞( ) 花枝招展
rùn
yùnniàng
hè
nòng
liào
yùn
wán
dóusǒu
抚摸(妩媚、荒芜) 酝酿(耕耘、纷纭、芸芸众生)
薄烟(瘠薄、待我不薄) 嘹亮(撩逗、缭绕、眼花缭乱)
黄晕 (晕车)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
【宛转】:同“婉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黄晕】: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
【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
明,更突出。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活动一 美文悦读
闭目赏听
朗读标志
“\” 停顿 “ ”连接 “-”拖音 “↗” 升调 “ .” 重音
示例1
示例2
说明:﹏悠扬重读, 重音,v停顿,⌒拖音。
开头的诗句要字字顿开,“母亲的手”和“抚摸”两重音要处理得语重而情深,令人觉得温暖而舒坦。“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清脆”“宛转”“应和”,还有“短笛”“嘹亮”等词语重读,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迎春交响曲。
自读要求
B C
吐字清晰准确
合理的停顿
适宜的重音
富有情感
等 级
要 求
A
学生试读
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练习朗读,其他三人边听边对照要求确定等级,最后推荐一人参加班级朗读。
活动二 美文体验
用你的体验描绘“朗润”“卖弄”“稀疏”等词语的情态。
示例3 朗润——和煦的暖日缓缓升起,抛洒下一层淡淡亮亮的光晕,山仿
佛一下子活润过来,绽放出它迷人的笑靥。
示例4 卖弄 ——一缕金光漏下层林,横枝栖止俩雀,似早起将觅食的一对
儿,左鸟煽动它的翅膀,摇摆它的脑袋,支棱它的双脚,一
会儿噗嗤往上小飞,一会儿用它的喙啄右鸟,无限的殷勤和
暧昧。
活动三 美文揣摩
下列精彩句子任选一句,就语言特点作简要的分析。
①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张开了眼”是与“刚睡醒”呼应,不光有具体形象的“眼”,还有“张开”的行为,非常形象;这里的“红”富有动感,照应了“太阳的脸”的特点,也非常生动,三个“起来了”,读起来有一种连贯的气势。
②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是一个倒装句,“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现在置于其后,改变了正常的语序,显出错落,造成语言的抑扬顿挫效果,而且句子变短了,也造成一种短而快的语流节奏,凸显了小草的质地和色泽。
③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样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结尾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一方面写出了三种人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娃娃”是新的、生长着的;“小姑娘”是漂亮的、欢快的;“青年”是强壮的、有力的。另一方面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1、短句为主,节奏明快,表现欢快。
2、大量叠词,朗朗上口,富有音律。
3、轻声儿化,轻盈优美,亲切自然。
4、排比比喻,富有气势,形象生动。
5、多用“着、了”,亲昵柔和。
语言特点
1、说说课文描写了春天的哪些画面?
2、尝试绘出全文思思维导图
活动四 理清文脉
春草勃发图
春满乾坤图
春花烂漫图
春风和煦图
春雨细密图
钻、嫩、满是的
赶趟儿、红粉白
母亲的手、花的香
牛毛、细丝、薄烟
正侧结合
多感官描写
动静结合
绘
春
盼
春
颂
春
东风来、春风近
新、美、力
舒活、抖擞、希望
虚实结合
活动五 品味语句
1、准确性用词
示例: 闹(飞、唱、鸣)拟人,将蜜蜂人格化,极其贴切,不仅表现
了蜜蜂的飞舞之状,隐含一片喧闹沸腾,更寓意着一派春意
盎然 、生机勃勃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示例:“笼”原意为“罩着”,在文章中为“包围,围绕”之意,准确的写出了
这薄烟的高度和这层薄烟的扩散地域之广,写出了烟的朦胧飘渺,表
达了作者对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的喜爱之情,更渲染出一
种安静祥和的气氛,表明了作者内心的平和生活。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生动性修辞
①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两个“盼望着”,反复的修辞,语气递进,表达一种急切而欣喜的“盼望”心情。“春天”本无脚步,是作者想象,又是拟人。没说“来了”,只说“近了”,是从春天刚起步说起。这是课文的开头,一上来就传达了一种欢快而热烈的心情和气氛。
②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排比、比喻、拟人,这一长串短句,有一种鲜明的语言节奏。“像眼睛”
“像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是拟人,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草的情态。
这里连用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密”,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了表达效果。
③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活动六 诗意美感
1 . 形象美。朱自清的抒情散文,不仅潜隐着一种缠绵、委婉、深沉的感情,同时,他凭借精妙
的比喻艺术也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领着我们上前去。”春天,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描写困难,而朱自清独具慧眼,敏锐捕捉主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
2 . 音乐美。音乐以是其特有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人们,从而获得艺术魅力的。好的音乐
总给人以余韵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
3 . 绘画美。朱自清写的散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
是诗。画和诗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例“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还眨呀眨的。”
读了这段文字,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品赏一幅清丽明朗的水彩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几多诗意,几许春色,便从一幅动的、立体的画面中溢了出来。
4 . 含蓄美。朱自清的抒情散文,有余味,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这种
含蓄美,同样也是用比喻艺术加以实现的。
活动七 再现美文
充分发挥你的创造性想象,描绘你眼中的春山、春水或春日等(片段)。
示例:沿着山人踩出又被野草浸漫的山径徐徐而上,两侧的绿压抑
般地 铺过来,衣裳不时被偷偷伸出的藤蔓荆棘勾连,似有挽
留促膝之意。行至山巅,天空豁然,深吸,满口的香甜和清
新;放眼四顾,全是翠绿和柔情,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