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教学目标
1.读好 “萝、 卜” 等轻声读音,自学“愁、 沾、 晾” 3 个生字。
2.能有依据地预测故事内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3.借助课后习题 2 , 预测这些书里讲了些什么,对预测产生兴趣,促进课外阅读。
教学重难点
1.能有依据地预测故事内容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
2.借助课后习题 2 , 预测这些书里讲了些什么,对预测产生兴趣,促进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学习新词,回顾预测 ,明确任务,板贴预测方法。
1.齐读课题,指导胡萝卜的“胡”不要拖音
2.再读课题
3.齐读四个轻生词,“胡萝卜、的、先生、胡子”
4.请生读课题。
5.齐读课题
6.和胡萝卜先生打招呼
7.联系课题上的星号知道是略读课文
8.回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读懂故事的方法:预测。
9.回顾:预测是有依据的,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来预测?
生1:结合课文标题、文章插图
生2:结合文章的线索及课文内容
生3: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
自读课文,练习预测, 自读课文,圈划预测
1.读《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预测故事
2.预测小拐棍:课后习题小男孩的话,齐读。
3.胡子为什么会越长越长?(根据生活经验,因为沾上了果酱)
4.自读故事,边读边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5.师点评生自读情况:三位女生边读边用笔圈画,他们一定在学小男孩的做法,在对故事对预测。
6.拿笔圈画,每位同学至少找到1~2处有预测的地方。
师:光会读课文,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讲,太小菜一碟了,我们自己要边读边想,接下来故事会怎样去讲,而且你还要说这样预测的依据是什么,这样才是我们三年级同学应该读书的样子。
7.生圈画。
师:其实很简单,你只要画出在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在心里想下面会怎么样讲,这样就可以了。
检查交流,巩固预测
1.检查预测,强调依据
句式:当……的时候,我就知道……。
例:当胡子沾上面包酱的时候,我就知道胡子会越来越长。
生1:当小男孩正在放风筝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会用胡子做风筝线。
师:伟大的发现,为你点赞。
生2:当鸟太太正在找绳子的时候,我就知道胡子一定会成为晾衣绳。
生3:当我读到近视,我就知道他会有几个胡子漏刮。(根据文章线索猜测的)
生4:我爸爸一匆匆忙忙的时候就会漏刮。(根据生活经验猜测)
生5: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定有故事。(根据课文题目猜测)
2.补编故事,验证预测
a.看课件猜讲故事的方法。
生1:蓝筐都是故事的起因,都是写大家遇到的困难。绿框都是写胡子发挥的作用。紫框都是讲胡子刚好飘到这里。
b.讲故事。(绿框:小男孩的语言,小男孩动作)
生:这绳子够长了,就是不知道够不够牢固,鸟妈妈说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足够牢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晾小鸟的尿布。
续编故事,比较预测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a.读一读作者是怎样写的?
师:作者编的和我编的大致一样,都有语言都有动作,他无非是先把动作放在前面,要说的话放在后面。。为自己点个赞。
b.故事讲完了吗?(没有)
2.续编故事,修正预测。
a.全体起立,跟着胡萝卜先生走起来。
(走过喜羊羊开的玩具店,熊大熊二开的水果店……)b.猜测胡萝卜先生到底会走进哪一家店面呢
(服装店、衣服店、眼镜店……)
c.看故事到底会怎么讲,一边读一边预测,若预测有误,需改正。
d.分批出示课件,请生猜测胡萝卜先生去眼镜店干什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e.故事的最后写了帮自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帮别人又帮自己,这个胡萝卜先生看上去特别亲切,而且故事写的有变化。
f.故事写到这样的结尾,前面课文的前面有没有一点点套路?
g.课文一开始有没有一点信息告诉我们,他最后会去眼镜店。
近视——眼镜店
课文插图——眼镜挂不住。
总结:我们用这样的方法,一会儿猜,一会儿又纠正自己猜的对不对的地方,然后继续往下预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故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