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和主要用途,关注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亲自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强化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学情分析
二氧化碳是学生身边的物质,涉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大气环境的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紧密联系实际考虑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新的知识经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避免机械学习。
学生已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所以可让学生用自己制取的二氧化碳完成性质探究巩固旧知并实现新旧联系,构建网络。
3.基于学生的年龄及认知水平,需整合教材并增加探究实验。
重点难点
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小魔术:“不落”的气球 [提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小魔术中使用的集气瓶中的气体是什么?
[明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
[板书]二氧化碳
学生观察魔术。
学生分组实验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通过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
[引导]请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的收集、验满方法以及生活经验,想一想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小组谈论,完成学案相应内容
[板书]一、性质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学案
帮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引导学生从猜测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探究
[引导]我们先来看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问]哪位同学根据二氧化碳碳的物理性质,解释“不落的”气球下落的原因?
[板书]1.物理性质
[过渡]什么现象能说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请同学们根据探究1内容,阅读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完成学案。
[多媒体]小组实验: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步骤:向装满二氧化碳的软质塑料瓶(瓶口向上)倒入约1/3的水, 迅速盖上瓶盖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提问]此实验说明什么?
[过渡]同学们实验做得都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舞台烟雾”。
[提问]舞台烟雾从何而来? [解释]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 干冰常温下易升华吸收热量,可用于制冷剂,升华过程中,伴随烟雾,常用于舞台烟雾,同时干冰还是人工降雨的功臣。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人工降雨原理”。
[过渡]我们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2.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阶梯蜡烛
[多媒体]实验步骤:将二氧化碳慢慢倒入放有一高一低的蜡烛的烧杯中。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提问]此实验说明什么?
[过渡]此实验既说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也说明了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中的“而不”,第三个“不”是不供给呼吸。
[提问]二氧化碳有毒吗?
[多媒体]二氧化碳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引导]东北有许多人有把菜存于菜窖的习惯,但是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会聚集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人直接进入就会窒息甚至死亡,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检测出菜窖中的气体能供给人们的呼吸呢?
[提问]那我们把蜡烛放入菜窖中,什么样的现象能说明菜窖能进入了呢? [小结]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灯火实验。
[多媒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三不”: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板书] 1.“三不”
[设问]二氧化碳还有哪些化学性质?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先提供一个小资料:紫色石蕊是一种色素,预酸变红。
[演示实验]将溶解性塑料瓶中的水加入石蕊。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提问]塑料瓶中的什么物质使溶液变红了?
[小组实验]要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根据探究3内容,阅读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完成学案。
[多媒体]实验: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实验步骤: I 一朵花滴上稀醋酸 II 另一朵花上滴上水 III 观察二氧化碳集气瓶中的花 IV 向集气瓶中的一朵花上迅速滴上水,并立即盖上玻璃片滴上水 [提问]是什么使紫色石蕊变红的?
[提问]请同学们书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2. CO2+H2O==H2CO3
[演示实验]将红色溶液加热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
[解释]这是因为碳酸在常温下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提问]请同学们书写碳酸易分解的方程式。
[板书] H2CO3==CO2↑+H2O
[过渡]二氧化碳除了与水反应,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请同学们在锥形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然后向锥形瓶中深深吹口气,观察现象。
[提问]我们呼出的什么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 3.CO2+Ca(OH)2=CaCO3↓+H2O
[提问]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回答。
[过渡]二氧化碳有哪些影响呢?同学们根据二氧化碳的影响书写了手抄报。
[多媒体]展示手抄报 [提问]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二氧化碳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影响。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学案,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瓶子变瘪了。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学生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学生聆听。
学生观看视频,理解人工降雨原理。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回答: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学生回答:没有毒。
学生思考:火。
学生回答:蜡烛的火焰不熄灭。
学生回答:溶液变红了。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水 ②二氧化碳 ③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 学生小组实验,完成学案,观察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现象及分析: I 纸花由紫变红 醋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II 纸花不变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III 纸花不变色 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IV 纸花由紫变红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红
学生回答:碳酸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学生回答:溶液中红色消失了。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H2CO3==CO2↑+H2O 学生实验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回答:二氧化碳。
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学生讨论后回答:光合作用、灭火、气体肥料、化工产品等。
同学们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讨论后回答: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等;进行低碳生活等。
通过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的性质实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小结
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相关用途。
反思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