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你能写出下列甲骨文的现代汉字吗?
上
下
明
人
牛
从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目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夏朝
开始出现礼器
商周时期:鼎盛
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工艺高超
原始社会末期
开始出现
陶寺遗址出土
齐家文化遗址出土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鼎
2.青铜器的发展概况(商周时期)
饮食、祭祀、军事等
食器→礼器
a.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
①用途:
②功能: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如天子九鼎八簋[guǐ],诸侯七鼎六簋。
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乾之齐…… ——《周礼 考工记》
b.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
③高超的铸造工艺:
④典型代表:
司母戊(wù)鼎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司母戊(wù)鼎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832.84千克
司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二、甲骨文记事
1.甲骨问世
一片甲骨惊天下
相传,清朝末年,河南安阳农民从地下挖出可有符号的龟甲、兽骨,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当药材。1899年,北京的官员王懿荣得了病,在达仁堂买药,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
王懿荣是发现、收集和研究甲骨文第一人。
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甲骨文含义
据统计,目前出土的带字的甲骨已有15万多片,所见单字有4400个左右,已经识别的有1500个以上,甲骨文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3.甲骨文内容
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4.甲骨文地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5.甲骨文发现的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甲骨文已经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象形: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指事: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
形声:最为进步,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致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的贺信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还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青铜器
鼎盛:
夏商西周时期
本课小结
含义:
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青铜器与甲骨文
功能:
食器发展到礼器
代表:
商朝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
地位:
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意义: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牛刀小试
1.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铸造 D.瓷器烧制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我们把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3.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目前所知,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
A.铭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C
A
B
B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