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 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灯光 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3 20: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灯 光
王愿坚
作者简介:
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2年任《解放军文艺》编辑。
1954年开始写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足迹》、《路标》等短篇小说。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使他的创作题材更丰富,文笔更洗练。又陆续写出了《七根火柴》、《三人行》、《支队政委》、《小游击队员》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6年又继续发表了《路标》、《足迹》等10篇短篇小说。1974年与陆柱国合作改编《闪闪的红星》为电影文学剧本。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的优秀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向世界发行,传记被收入《中国名人词典》和英国《世界名人录》等。
王愿坚的一生一直致力于小说创作,1974年创作了第一个剧本《闪闪的红星》,塑造了身处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斗争正激烈的时刻,潘东子等向往参加革命的红孩子形象。非常令人难忘。剧作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戏剧性强。
战地 郝副营长 围歼战 漆黑
憧憬 震天动地 阻击 黑魆魆
点燃 千钧一发 暴露 璀璨
双膝
hǎo
jiān
chōnɡ
xū xū


cuǐ càn

读一读 写一写
1.文章标题的作用
高度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串联起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使文章脉络清晰;奠定文章感情基调,揭示文章主题,表达了作者某种感情;一语双关,两层含义;运用修辞手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揭示论题或者说明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等。
判断依据:
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时间、地点及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
2、如果以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贯穿全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
3、如果以人物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交代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结合文章有几处写到了光,它们有什么关系?思考题目的作用。
广场上的灯光。
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光。
郝副营长点燃书本的亮光。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引起了郝副营长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正是因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促使郝副营长在战斗中不顾自身安危,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课文题目“灯光”是全文的行文线索,他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课文以它为题,将“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中插图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灯光”有机串联在一起,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伟大献身精神。
用简短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在璀璨的灯光下回忆起年轻 的郝副营长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战斗的胜利的故事。
简约版:人+事
详细版包括了哪些内容?
课文通过写“我”在天安门广场漫步时,由他人的赞叹回忆起战斗英雄郝副营长为了革命英勇牺牲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好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愿望。
人物塑造方法: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
目的:
1.他正倚着交通沟的胸墙坐着,一手拿着火柴盒,夹着自制的烟卷,一手轻轻地划着火柴。他并没有点烟,却借着微弱的亮光看摆在双膝上的一本破旧的书。
2.“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 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3.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动作描写:表现面对即将开始的战斗,郝副营长是那么平静,侧面说明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斗英雄。借助微弱的光亮看书,说明他非常爱学习。
语言描写,他相信战争胜利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下学习,这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崇敬,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求索取、只知奉献的崇高品质。
神态描写,说明他已完全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之中。
一连串动作,表明郝副营长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突出了他未来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指对特定的时代背景或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整个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作用交代生存环境;交代社会关系;交代时代背景;推动情节,深化主题
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的描写,有助于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活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心情
为什么开学总要下雨?
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
2.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
3.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 ,烘托出主人公忧郁悲伤的心情.
4.描绘出了凄凉的社会背景.
5.为接下来学生党的悲惨生活埋伏笔 .
6.与失去的美好假期形成鲜明对比.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又温暖。
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引出下文,吸引读者。写出作者看到天安门广场的灯时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幸福、自豪的心情和对祖国伟大真挚的爱。
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和“我”的身份,以及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分析这两个句子分别属于哪种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记叙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五种。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分叙,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通常出现在文章中段,且结构鲜明。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它,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分析本文使用了哪几种叙述顺序?
倒叙和补叙
写法总结:
1.题目的作用
人物描写
2.描写
环境描写
3.记叙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