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3节 自由组合定律(二)
第1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2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新课标素养目标
理解概念:约翰逊提出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发展素养:认同孟德尔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缜密的
科学思维、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以及他对
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本节内容索引
一、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二、自由组合定律
六、本堂小结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七、当堂巩固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1. 操作: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3. 思路:用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假说对测交组合进行理论推测,再用测交实验进行实践验证。
2. 目的:测定F1的基因组合方式
测交实验
一、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理论推测
(F1) (双隐性类型)
测交 黄色圆粒 x 绿色皱粒
YyRr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基因型
表现型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1 : 1 : 1 : 1
一、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的实践验证
表现型 项目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实际子粒数 F1作母本 31 27 26 26
F1作父本 24 22 25 26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1 : 1 : 1 : 1
测交实验的结果符合预期理论推测,因此可以证明,上述对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的解释是完全正确的。
一、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测交实验证明:
杂合子F1( YyRr )形成了四种配子(YR、Yr、yR、yr),即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测交实验的实践验证
一、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控制不同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并非所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均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关键要看所研究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否是相互干扰的。
二、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1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
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
3
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更多对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研究的相对性状
涉及的遗传因子
F1配子的种类 及比例
F2基因型及比值
F2表现型及比值
F1测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值
遗传实质
联系 一对
两对(或多对)
一对
两对(或多对)
2种;比值相等
4种(2n种);比值相等
3种;1︰2︰1
9种(3n种);(1:2:1)n
2种;显︰隐=3︰1
4种(2n种);9:3:3:1(3:1)n
2种;1︰1
4种(2n种);1:1:1:1(1:1)n
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F1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两个遗传定律都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且同时起作用;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自由组合定律是在对分离定律的拓展
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
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 并提出了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对科学的执着
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
科学的实验方法:
人工杂交,假说演绎
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材料
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
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
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
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
三、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趣味故事问题探讨:
假设:漂亮与丑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A、a决定,聪明与不聪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B、b决定。他们俩真的结合了,那么他们的孩子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请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来分析回答。
×
我产奶多,但长不快,嘻嘻!
我们会不会既长得快,又产奶多呢?
我长得快,但产奶少。
四、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对九宫格再分析
棋盘法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对九宫格再分析
纯合子_______,
双杂合子共______;
单杂合子共_______
比例:_______
___种结合方式。
4种
9:3:3:1
9
4/16
4/16
8/16
16
性状:______
基因型共___种: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Y y
R r
对九宫格再分析
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分离定律。
粒形:圆粒∶皱粒≈3∶1
圆粒占3/4
皱粒占1/4
粒色:黄色∶绿色≈3∶1
黄色占3/4
绿色占1/4
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F2出现的四种表现类型的比:
绿色圆粒: 3/4×1/4=3/16
黄色圆粒: 3/4×3/4=9/16
黄色皱粒: 3/4×1/4=3/16
绿色皱粒: 1/4×1/4=1/16
9
3
3
1
:
:
: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两至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
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就是将多对性状,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单独处理、彼此相乘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乘法定理的应用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交,能产生____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产生__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
12
4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乘法定理的应用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1/16
1/8
五、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六、本堂小结
对自由组合解释的验证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1、对科学的执着
2、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材料
3、科学的实验方法:
人工杂交,假说演绎
4、运用了数学统计的方法
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自由组合解题技巧
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C
A
七、当堂巩固
2、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与它们的两个亲代遗传因子组合类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
A.25% B.50% C.75% D.100%
D
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
A.10/16 B.6/16 C.9/16 D.3/16
B
七、当堂巩固
4、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