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论教养 课时速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论教养 课时速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13:16: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论教养
一、积累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
B.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
C.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
D.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形的识记。答题时要认真辨析字形,选出符合题意的一组。A正确;B杉杉有礼-彬彬有礼;C莫不关心-漠不关心;D待人处世-待人处事。故选A。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答案】A
【解析】A.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为“不仅……而且……”。故选A。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A.句式杂糅,可删掉“的缘故”;B.语序不当,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C.一面对两面,可将“兴衰”改为“兴盛”;D项没有语病。故选D。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首先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B“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故选B。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答案】C
【解析】C.第一个句号应在引号内,因为这是整句话的引用。故选C。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形象。
B.岳池县教育局建立了以学校为主线的安全工作网络。
C.我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D.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答案】B
【解析】A.属于语序不当,把“一件”放到“工艺品”的前面。
C.重复,把“的原因”或“因为”去掉一个。
D.语序不当,把“接近文学”和“ 爱好文学”调换顺序。
故选B。
7.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和《老子》里头的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自残形秽。
【答案】B
【解析】A.慢游—漫游;
C.冒然—贸然;
D.自残形秽—自惭形秽;
故选B。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损人害己。
B.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大国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欺辱我们了!
C.这个小偷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天网”的追踪。
D.有教养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一点进步,决不会自吹自擂。
【答案】C
【解析】A.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固执地照自己的意思行事。符合语境;
B.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符合语境;
C.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多用于褒义。不符合语境;
D.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符合语境;
故选C。
9.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A
【解析】A.“贤达”的词性是名词。故选A。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
B.面对质监部门的检查,一些不法厂商随机应变,妄图掩盖自己的造假行径。
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顾,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都好听极了。
【答案】B
【解析】B. 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不合语境,故选B。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__(阅读、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 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示例 ①礼貌用语大串联 ②礼节规矩我传承 ③礼仪知识我知晓 ④生活处处有礼仪 ⑤知书达理赢天下(任选三个,符合内容即可) (2)①久仰 ②莅临 ③拜读
(3)示例 ①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②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尴尬。
【解析】(1)本题是在考查礼仪板报的设计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要丰富,版块名称格式力求一致。首先审清题意,要出的是“黑板报”,有范围的限制;主题是“礼仪”限制了选材的内容;然后根据这些条件设计合适的版权块。如:礼仪规矩传承;礼仪知识积累;礼仪知识运用等。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礼仪知识的积累能力。①“久违”指好久不见,是久别重逢的用语;“久仰”指早已仰慕,是与人初次见面时说的客套话,符合此处的语境,故选“久仰”。②“莅临””指光临、来临,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一种褒义词,符合此处语境;“光临”的敬重程度不够,故选“莅临”。③“阅读”指一般性读,“拜读”是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符合此处语境,故选“拜读”。
(3)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题,赞成与否定皆可,关键在于陈述的理由要充分。如果赞成,可从热情待客的角度来谈;如果不赞成,可从来客的喜好以及卫生的角度谈。
三、语言表达
12.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某种令人________(惊奇 惊骇 惊讶)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 ___________(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答案】 惊骇 矫揉造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词填空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句(1)中“惊骇”意思是恐慌恐惧,符合语境;句(2)中“矫揉造作”比喻故意做作,不自然,符合语境。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与奢华无关
梁文道
①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②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③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④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⑤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
⑥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⑦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⑧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
⑨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
(选自《中华文摘》,有删改)
13.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14.结合全文,说说真正的绅士具有哪些品质。
15.请结合文章,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答案】13.首先,由当今国人崇尚奢华引出人们把奢华当品位的错误认识;接着,举例论证什么是真正的品味;最后,表达对今人不重教养而重奢华的批判,指出有教养才是有品位。
14.①朴实,低调不张扬:②惜物;③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
15.只有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称得上有品位的人,而今人却因教养困难,奢华容易而误把奢华当作品位;批判了现代人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教养的匮乏;指出人们对品位的错误认识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目标的偏离。
【解析】13.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本文文章前三段,引出人们把“奢华”当“品位”的错误认识;中间段落以“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和“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为例,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品味;最后对明确观点,指出有教养才是有品位。
1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真正的绅士哪些品质”要先找到检索区,第四、第五自然段,然后再分条概括。从以下句子“×××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中概括即可。
15.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理解这类句子,一般要注意留心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揣摩表达意图。“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表明只有有教养的人才是真正称得上有品位的人;“不过”转折到人们把“奢华”当“品位”;“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过多,指出人们对品位的错误认识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目标的偏离。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7.选文第 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作者在论证“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9.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事例,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答案】16.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17.举例论证,列举了吃饭喝汤时不要有声音,不把勺子放在桌子上等生活中一些现象,具体地论证了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的观点。
18.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然后指出人们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的原因;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接着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是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
19.上班的时间,车上的人很多,早就没有了座位,一位大约有70多岁的老人上了车。公交车的喇叭里响起了“尊重老人是社会美德,请为老人让座,我们表示感谢!”的声音。可是,我却发现,那上边坐着的一位年轻人丝毫没有让座的意思,他似乎没有听到喇叭里的声音。车上的很多人都看他,他都无动于衷。
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但能在外礼貌谦让,在家也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关心家人,体贴懂事,才是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分析】16.本题考查对论点的提炼。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良好的教养。第二部分:(4-10)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第三部分:(11-13)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第四部分:(14)总结全文,点明我们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做一个优雅有教养的人。由此可知本文观点: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17.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划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从反面举了吃饭喝汤时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现象,具体地论述了“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的观点,进而论证了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
18.本题考查论证思路。一、根据第⑩段“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可知首先由谈论“风度”的书籍谈起,第⑩段“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提出待人接物的问题;二、根据第⑩段“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可知然后指出人们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的原因;三、根据第 段“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可知接着解说风度的缘起;四、根据第 段至 “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是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五、根据第 段“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最后得出结论: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才能保持优雅的风度。
19.本题考查拟写感悟。注意按照要求答题。首先例举生活中“无教养”的事例,再结合自己的生活谈感悟。十字路口总是能看到一些路人和骑电动车的司机不遵守交规,甚至闯红灯,害人害己。感悟:我们中学生是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做一个讲文明守礼貌的人。在外中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在家要尊老爱幼,关爱家人,为长辈分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论教养
一、积累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
B.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
C.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
D.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是可以得之于自身。
B.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C.你是凭借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
D.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的《经典咏流传》节目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国学娱乐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国学文化。
C.“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它的实现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D.“寻找大国良师”大型公益活动以“榜样力量·烛光暖心”为主题,旨在弘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大国良师精神。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们的浅见和随心所欲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惊人的破坏。
B.学校的树荫下,一群附庸风雅的学生正安静地看着课外书。
C.随机应变是一种处事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D.人们总是错误地认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理所当然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民国初年,梁启超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由梁启超拟定的。
B.艺术有两个起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C.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D.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形象。
B.岳池县教育局建立了以学校为主线的安全工作网络。
C.我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D.今天想来,她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7.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B.我这题目,是把《礼记》和《老子》里头的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C.我不敢冒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D.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使人自残形秽。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损人害己。
B.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大国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欺辱我们了!
C.这个小偷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天网”的追踪。
D.有教养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一点进步,决不会自吹自擂。
9.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形容词。
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定语。
C.“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个女孩不是学生,而是老师。”这两个句子都是并列复句。
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这个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今有些旅游城市,家家旅舍,户户商家,原住民整体迁出,虽然装点辉煌,货物山积。然矫揉造作,虚张声势,有何看头!
B.面对质监部门的检查,一些不法厂商随机应变,妄图掩盖自己的造假行径。
C.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不顾,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D.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都好听极了。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①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②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③__(阅读、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 说说你的看法。
三、语言表达
12.请从下面句子括号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这是某种令人________(惊奇 惊骇 惊讶)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熙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2)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 ___________(无病呻吟 矫揉造作 装腔作势),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教养与奢华无关
梁文道
①今天的中国,无论你走到哪里,几乎都能看见“奢华”这两个字。每一本时尚生活杂志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你有关奢华的故事,每一个商品广告都试图让你感到它要卖的商品有多奢华。于是房子是奢华的,车子是奢华的,大衣是奢华的,手表是奢华的,皮鞋也是奢华的,就连内裤也可以很奢华,乃至于我刚刚吃过的涮羊肉也标榜自己的用料十分奢华。
②本来这种东西是可以见怪不怪的,正所谓奢华见惯亦平常。可是有一天,我在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英国手工定制鞋的文章,作者先是不断渲染英国绅士的低调含蓄,一两千字之后笔锋忽然一转,他还是未能免俗地要大谈这鞋子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低调的奢华”。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许多媒体早就在“奢华”和“品位”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绅士”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③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④且看19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关于绅士的品位,他们是这么说的:“×××的家朴实无华,真是难得的好品位。”“他是那种老派的绅士,一件大衣穿了20年。”他们会称赞一个人的朴实和惜物,低调而不张扬,却绝对不会把看得见的奢华当作品位,尤其不会把它视为绅士的品位。
⑤就以一双手工制作的顶级皮鞋来说吧,它是很贵,但它可以穿上一二十年,这里头的学问不只是它自身的质量,更是你穿它、用它的态度。首先,你会珍惜它,所以走路的姿势是端正的,不会在街上看见什么都随便踢一脚。其次,你愿意花点时间和心思去护理它,平常回家脱下来不忘为它拂尘拭灰,周末则悠悠闲闲地替它抹油补色,权当一种调剂身心的休息活动(就算他有佣人,他也宁愿自己动手)。所以这双鞋能够穿得久,10年之后,它略显老态,但不腐旧,看得出是经过了不错的照料,也看得出其主人对它的爱惜。这叫作绅士。不一定喜欢昂贵的身外物,但一定不随便花钱,朝秦暮楚。
⑥他的品位不在于他买了什么,而在于他的生活风格甚至为人;他拥有的物质不能说明他,他拥有物质的方式才能道出他是个怎么样的人。
⑦当然﹐一个人不能做物质的奴隶,但他的人格、性情或许可以借着物质偶尔散发出来。简单地讲,这就是教养。“教养”是一个何其古老、于今天何其陌生的词啊。这个词本来才是品位的绝配,不过,由于教养困难,奢华容易,我们今天才会把品位许给了奢华,让空洞的,无止境的消费去遮掩教养的匮乏。久而久之,甚至开始有人以为,英国的传统绅士皆以奢华为人生第一目标。
⑧如果你觉得“教养”太过抽象,我可以为你举一些没有教养的好例子。开着一部奔驰车在街上横冲直撞,觉得行人全是活该被吓死的贱民,这是没有教养的。手上戴着伯爵表,然后借醉酒臭骂上错菜的服务员小妹妹,这也是没有教养的。
⑨教养不必来自家教,更不是贵族的专利,上进的绅士更看重后天的自我养成。然而,如今有力奢华地招摇过市之辈多如过江之鲫,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的人却几不可闻,岂不可叹?
(选自《中华文摘》,有删改)
13.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14.结合全文,说说真正的绅士具有哪些品质。
15.请结合文章,说说第⑦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①良好的教养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②但是必须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③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不过,我倒是愿意就某些想法跟读者交换意见。
④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⑤一个男人,假如他在街道上能为陌生的妇女让路,让她先行,乘坐公共汽车时,能让妇女首先上车。甚至亲手为她把车门打开,可是他在家里却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男人还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
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⑦假如一个男人跟朋友和熟人见面时彬彬有礼,可是在家里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那就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⑧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的心情愉快。
⑨有教养的人待人处世绝不会自吹自擂。有教养的人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无论何时何地,他的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⑩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在家接待客人,或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对于如此之类的问题,这些书在都有详尽的论述。遗憾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汲取有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其必要性究竟何在。
当然,优雅风度可能是非常外在的。但是就整体而论,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
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呢?要养成优雅风度应该遵循哪些准则?——搜集那些难以逐一熟记的行为举止的“道德箴言”,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呢?
优雅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的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比如说,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喝汤的时候也不要有声音;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穿衣要整洁,表明你对别人的尊重。切记不要只顾自己说笑逗别人开心,也要让其他人有机会说点什么。动作举止、衣装服饰、走路的步态,一切都要有分寸,力求优雅。不要以为优雅仅仅是徒有其表的举止。你是凭借你自己的举止表现你的素质。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敬重社会,珍惜大自然,甚至珍惜动物,珍惜花草树木,珍惜当地的美丽风光,珍惜你居住地的历史,等等。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的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选自九年级教材《论教养》)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7.选文第 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作者在论证“风度”时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19.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事例,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