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行路难(其一)
一、积累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甲】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乙诗诗人是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背景下完成的。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B.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乙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只是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
D.乙诗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这种笔法,正好直接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对比阅读的理解与分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不恰当的一项。
D.“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因此说,起首两句,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读者惊疑的气势。这种笔法,正好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所以选项中“直接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表述不正确;
故选D。
2.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
【注释】①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②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③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以叙事开篇,前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
B.乙诗“长风”两句写诗人面对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甲诗中的“忽复乘舟梦日边”和乙诗中的“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都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对实现政治抱负充满期待。
D.甲乙两诗中作者都是感怀万端,既满怀豪迈气概,又时时掩抑不住内心的失意与郁闷,感情起伏变化,一波三折,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的不是欢乐的宴饮气氛,诗人的心情是苦闷和抑郁不是愉悦的。
故选A。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②,令人长忆谢玄晖③。
【注释】①相接: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②澄江净如练:《文选》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③谢玄晖:即谢朓,字玄晖。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第一、二句写朋友出于对诗人的深厚友情,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诗人饯行。
B.【乙】诗颔联中写景,先俯视,后仰视,两个“白”字从色彩上渲染了月光的皎洁、露珠的晶莹和江水的明净。
C.【甲】诗用“姜尚、宗悫”的故事表明诗人理想仍在,【乙】诗化用“谢朓”的诗句表达诗人对谢朓的敬慕。
D.两首诗都有写诗人内心的苦闷,【乙】诗结尾诗人含蓄地对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状况发出感慨,【甲】诗结尾则表现了诗人一往无前的精神。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理解和赏析。C项中“诗用‘姜尚、宗悫’的故事表明诗人理想仍在”理解不准确,诗人借用姜尚的典故是为了表明作者虽遭权贵的排挤,但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为国家做出一番事业。故选C。
4.1.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①。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②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
对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苦。
B.乙诗“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C.甲诗开头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极言宴席的华美,“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宴饮的欢乐气氛。
D.乙诗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词句的赏析。注意题干要求的是找出不恰当的一项。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意思是: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斗十千”“直万钱”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营造出欢乐的酒宴气氛。所以选项中“甲诗开头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述不正确;
故选C。
5.下面对诗歌《行路难(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是( )
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B.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用典,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诗人希望像姜太公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伊尹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用典,是希望像姜太公那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选项“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和典故内容表述有误;
故选C。
6.对下面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行路难》一诗,颔联一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迅速。
C.《行路难》一诗,结尾一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D.《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结尾一句写诗人向远来的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
D.《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我知道你远道而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结语沉痛而稳重,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理解错误;
故选D。
7.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答案】C
【解析】C.“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错误,“碧溪垂钓”“乘舟梦日”反映了诗人希望获得机会,有为于当世的理想抱负。故选C。
8.下面对《行路难(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事典,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诗人希望像姜太公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伊尹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C.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答案】B
【解析】B.该句没有写诗人对月怀人,更没有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另外,应是:诗人希望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姜太公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故选B。
9.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停、把风、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实写了诗人在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表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答案】B
【解析】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这两句是虚写,不是实写。故选B。
10.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鲍照[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A.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
B.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C.鲍照的这首《拟行路难》语言很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李白《行路难》语言高华,自然流畅,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
D.两首诗在体裁上都是古体杂言诗。在诗中诗人壮志难酬,抑郁不得志之时,都是通过游览山水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的。
【答案】D
【解析】D.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通过饮酒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鲍照诗中“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也是通过饮酒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的。因此本项中“通过游览山水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的”说法错误;
故选D。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本诗两处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12.如何理解本诗中李白创造的自我形象?
【答案】11.示例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想感情。
示例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借用“长风破浪”的典故,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12.本诗作者刻画了一个因仕途受挫而内心矛盾、苦闷彷徨,却又有着积极乐观、永不言弃的豪情的自我形象。(意思相近即可)
【分析】11.本题考查用典作用的分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八十岁在渭水河边垂钓,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被商汤聘请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不久受到国君重用的典故。这里借用典故,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诗人又增加了信心。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运用了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意思是: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此句诗表达了李白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据此理解作答。
12.本题考查作者形象的分析。
根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可知,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正像是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此时,诗人的内心是矛盾挣扎的,充满了苦闷和彷徨;
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根据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可知,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根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知,此句唱出了李白心中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显示了李白倔强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词人的最高理想是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14.这两首诗的结尾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3.A
14.前者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后者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分析】13.此题考查的是对诗句的理解。A项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所以这里并不是“营造了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故选A。
14.此题考查的是比较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在词的最后,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直接抒发了词人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诗人运用了典故,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南朝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行路难(其一)
一、积累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甲】
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乙诗诗人是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背景下完成的。门阀制度,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
下面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B.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C.乙诗歌起笔陡然,入手便写水泻地面,四方流淌的现象。既没有波涛万顷的壮阔场面,也不见澄静如练的幽美意境,只是既不神奇又不玄妙的普通自然现象
D.乙诗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这种笔法,正好直接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悲愤抑郁心情
2.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列问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①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②,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③。
【注释】①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②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指刚健遒劲的诗文风格。③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以叙事开篇,前两句以夸张的笔法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
B.乙诗“长风”两句写诗人面对辽阔明净的秋空,遥望万里长风吹送鸿雁的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饮高楼的豪情逸兴,展示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
C.甲诗中的“忽复乘舟梦日边”和乙诗中的“明朝散发弄扁舟”两句,都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对实现政治抱负充满期待。
D.甲乙两诗中作者都是感怀万端,既满怀豪迈气概,又时时掩抑不住内心的失意与郁闷,感情起伏变化,一波三折,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
【甲】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①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②,令人长忆谢玄晖③。
【注释】①相接:能彼此对话,思想感情上互生共鸣的人。②澄江净如练:《文选》谢朓《晩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③谢玄晖:即谢朓,字玄晖。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第一、二句写朋友出于对诗人的深厚友情,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诗人饯行。
B.【乙】诗颔联中写景,先俯视,后仰视,两个“白”字从色彩上渲染了月光的皎洁、露珠的晶莹和江水的明净。
C.【甲】诗用“姜尚、宗悫”的故事表明诗人理想仍在,【乙】诗化用“谢朓”的诗句表达诗人对谢朓的敬慕。
D.两首诗都有写诗人内心的苦闷,【乙】诗结尾诗人含蓄地对自己身处暗世,缺少知音,孤寂难耐的状况发出感慨,【甲】诗结尾则表现了诗人一往无前的精神。
4.1.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①。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②。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注释】①南北朝时期,群雄割据,社会动荡。当时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而鲍照出身寒微。②举杯断绝歌路难:因要饮酒而中断了《行路难》的歌唱。断绝:停止。
对两首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诗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仕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苦。
B.乙诗“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篇,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C.甲诗开头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极言宴席的华美,“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营造宴饮的欢乐气氛。
D.乙诗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5.下面对诗歌《行路难(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是( )
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B.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用典,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诗人希望像姜太公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伊尹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6.对下面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A.《行路难》一诗,颔联一句“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B.《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首联直接写出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奏”与“夕贬”对比,让人感觉到诗人命运变化的迅速。
C.《行路难》一诗,结尾一句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D.《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结尾一句写诗人向远来的侄孙韩湘交代后事,显得从容、宁静,表现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境界。
7.下面对《行路难》(其一)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从美酒佳肴到拔剑四顾,由乐景入悲情,形成强烈反差,写出诗人内心的苦闷。
B.“冰塞川”“雪满山”暗喻诗人仕途受阻,世道多艰,寄寓着无限的悲苦与无奈。
C.诗中碧溪垂钓、乘舟梦日,表现了诗人避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纵情山水的人生选择。
D.诗的结尾,诗人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8.下面对《行路难(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表现出极大的郁闷之情;黄河不可渡,太行不能登,隐喻仕途的艰难,表现出无限的惆怅之意。
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是事典,写诗人对月怀人,显露出对明月的赞美。诗人希望像姜太公那样,梦见自己乘舟到“日边”;像伊尹一样,八十岁遇周文王,一展宏才。
C.诗的结尾,在沉郁中振起,坚定了“长风破浪”的信心,重新鼓起沧海扬帆的勇气。
D.本诗具有强烈的抒彩,情感起伏变化,可谓一波三折、荡气回肠。
9.选出下列对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赏析有误的一项( )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停、把风、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实写了诗人在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遭遇坎坷,表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诗歌中交织着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的矛盾,但对个人前途仍抱有美好期待。
10.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拟行路难
鲍照[南北朝]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A.鲍照的诗歌,有对命运的抗争,但也是无力的表达,最后仍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痛苦。而李诗虽有表达壮志难酬的苦闷,最后展现的是一种豁达和乐观。
B.两首诗都采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把水的流向的不同比作人生的贵贱穷达的不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则是把宦途比作行路的艰难。
C.鲍照的这首《拟行路难》语言很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李白《行路难》语言高华,自然流畅,悲歌慷慨,于抑郁中冲出了奔放不羁的豪情。
D.两首诗在体裁上都是古体杂言诗。在诗中诗人壮志难酬,抑郁不得志之时,都是通过游览山水来排遣和发泄内心苦闷的。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本诗两处运用典故来抒发情感,请任选一处简要分析。
12.如何理解本诗中李白创造的自我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3.下面对这两首诗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造了激烈雄壮的战斗场面。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明词人的最高理想是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C.“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以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反衬出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迷惘痛苦之情。
D.“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用短句和反复的修辞,唱出无穷的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
14.这两首诗的结尾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