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
第6课
1
2
百日维新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
第6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公车上书,知道维新变法的主要历史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3、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康有为
梁启超
维新是何意?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学过哪些变法?
维新:指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维新派为什么要变旧法,行新政?
背景①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维新派主张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开民智,兴民权,建设一个富强的近代国家。维新派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管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据材料说说,维新派想要如何来救中国?可推测出维新派代表的是何阶级?
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
1896年创办的苏纶纱厂
时间
企业数
资金额(万元)
1863—1894
119
680
1895—1898
74
1432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74
1432
②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7年创办的苏经缫丝厂
1898年创办的阜丰面粉厂
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遗址
战争爆发时,慈禧太后正在筹备她60岁生日的“万寿庆典”,希望与日本和平了结。李鸿章则极力奉行避战求和政策。1895年,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谈判。
《马关条约》签订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
何谓“公车”
原采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后采,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历史小百科
时间
地点
代表
目的
结果
1895年春
北京
康有为、梁启超以及各
省1300多名考试的举人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失败。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的经过
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公车上书
学.科.网
康有为、梁启超在“公车上书”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做了哪些准备活动
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组织学会
创办报刊
《时务报》
强学会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国闻报》
创办学校
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
学.科.网
北京强学会遗址
成立强学会-----政治团体形成
《时务报》、《湘学报》、《国闻报》书影
湖南时务学堂总理及教习合影
湖南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重镇,在陈宝箴的支持下,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省份之一。
宣传思想
梁启超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变法通议》
材料一:康有为指出,形势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揭竿斩木,已可忧危”的地步,如不及时变法,列强的侵略会变本加厉。
材料二:康有为的奏折在顽固派的阻挠下历经千辛万苦终受到光绪帝的问话。
①、利用材料概述康有为的态度?
②、材料二中可知,康有为的变法受到了谁的阻挠?最终他变法的愿望是否有开始?
德国强租胶州湾后建立的“纪念碑”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的颐和园勤政殿
百日维新
学.科.网
1、背景:
①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康有为三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
你了解百日维新的概况吗?
思考:
百日维新
2、时间: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
百日维新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
方面
军事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形式学堂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奖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京师大学堂的原址
京师大学堂的门额
京师大学堂
洋务派最早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于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
角色体验
实业家
准备科考的读书人
八旗兵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
百日维新诏令主要内容表
经济上
军事上
类别
主要内容
政治上
文化上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形式学堂
奖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有利于军事力量的增强
百日维新
4、结果:
慈禧太后
发动戊戌政变
囚禁了光绪帝
杀害了六君子
“百日维新”从1898年6月11日
到9月21日,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的
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103天。因1898
年为戊戌年,所以也称“戊戌变法”。
学.科.网
4、结果:
囚禁地
zxxkw
光绪帝
瀛台
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学.科.网
4、结果:
zxxkw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逮捕维新人士,参与朝政的“戊戌六君子”血洒菜市口
学.科.网
谭嗣同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4、结果:
康有为、梁启超仓促逃往海外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
2、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3、袁世凯等人出卖了光绪皇帝。
4、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单薄,脱离人民群众。(软弱性)(主要原因)
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教 训:
性 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材料一: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材料二: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戊戌变法的背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
发生
发展
高潮
结局
公车上书揭开序幕
创办报刊建强学会
百日维新实行变法
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课堂小结
【1】维新变法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
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
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
B
当堂达标
【2】表示不做“亡国之君”的皇帝是( )
A.道光帝
B.嘉庆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
D
当堂达标
康有为在一次上书中说,局势“ 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割台之后,两载遂有胶州……恐自尔之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而不可得矣……故当今日而思图存,舍变法外,更无他巧”。
1、上述材料中“割台”指什么事?
2、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材料中的“割台”指的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 。
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是要变法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