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声的利用 课件 (共5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声的利用 课件 (共5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3 17:30: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5张PPT)
课题 2.3 声的利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制作 高文超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了解声不仅传递信息,还能传递能量。
2.科学思维: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3.科学探究:
通过观察、参观或观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教学难点
声的应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
新知导入
为什么站在天坛公园的圜丘中心说话,能听到洪亮的声音?
新知导入
为什么在靠近回音壁附近小声说话,可以在回音壁的任何位置听到?
新知导入
为什么站在三音石上说话,能听到更洪亮的声音?
新知导入
江西弋阳圭峰的“四声谷”,为什么高声一呼,连声答响,余音袅袅?
新知导入
人从呱呱坠地时起,就开始利用声音了。妈妈能从婴儿的啼哭声中发现宝宝情绪的变化;水手可以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悬崖的距离;医生会用各种各样的超声仪器为患者诊断疾病······
新知导入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声现象实在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犬能感觉到15Hz~50000Hz的声音
新知讲解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我们对着远处的高山崖喊话以后听到的回声,就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
新知讲解
当障碍物离人较远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人们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障碍物与人的最小距离
S=vt=×340m/s×0.1s=17m。
新知讲解
当障碍物离人较近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短的时间(小于0.1s),人们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这时障碍物与人的距离小于17m。在教室说话比空旷室外声音洪亮。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利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的反射现象,测出发声体发出到接收时间t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v,就可以算出发声体离障碍物的距离。
s=vt。
这就是回声测距。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从为20Hz到20000Hz。
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了人的听觉上限;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声。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不同的动物感受声波的频率范围不同。有些动物对高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有些动物对低频声波有很好的反应。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这种“声音”是一种什么声呢?实际上,此时大象发出的是一种次声波。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在几千千米外,也能接收到次声波。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在几千千米外,也能接收到次声波。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在几千千米外,也能接收到次声波。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在几千千米外,也能接收到次声波。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次声波传播的距离很远,发生地震、台风、核爆炸时,在几千千米外, 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活动、觅食。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倒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呢?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超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采用这个原理制成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倒车雷达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采用这个原理制成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路上的障碍物,以帮助盲人出行。倒车雷达更是在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倒车雷达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捕鱼时还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声呐探测鱼群信息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蝙蝠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定位。科学家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捕鱼时还利用声呐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声呐探测深度信息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有听的意识。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而借助超声波,医生还可以准确获得人体内部脏器的图像信息。
用听诊器获取信息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常说的“B超”。图中,医生正在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用B超获取胎儿信息
新知讲解
一、声音与信息
生产实践中,超声的检查技术应用很广。比如,利用超声波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甚至还还可以知道裂纹有多大、多深。
超声探伤仪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水面上的树叶也随之起伏。我们说,扔石头的能量通过水波传给了树叶。声波也是一种波动。那么,声波能传递能量吗?
水波传递能量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演示
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问题?
扬声器旁边的蜡烛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实验现象与结论
现象:烛焰随音乐声高低变化而晃动。
结论:声波传递能量。
扬声器旁边的蜡烛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声波传递能量
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一般来说,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用来清洗物体。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清洗的物体。
超声波洗碗机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声波传递能量
超声波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更加强烈,常用来清洗物体。把被清洗的物体放在清洗液里,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物体上的污垢敲击下来而不会损坏被清洗的物体。
超声波洗碗机
新知讲解
二、声与能量
声波传递能量
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就会内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利地被排出体外。
超声波清洗机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祈谷、祈雨、祈天的地方。其中的回音壁、三音石、圆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
天坛回音壁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圆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
天坛回的音壁,人站在圆形围墙内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圆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
天坛三音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面向殿内说话,此时听到的回音尤其响亮,似乎"人间偶语,天闻若雷"。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圆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现象,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建筑声学。
天坛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圆丘在天坛公园的南部,始建于公元1503年,是一座分三层的圆形平台,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每个栏杆和栏板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每层平台都由光滑的石板铺成。 第三层台面高出地面约5m,半径约为11.5m、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俗称天心石或太极石。当你站在天心石说话或唱歌时,你会觉得声音特别洪亮。但是站在天心石以外的人听起来,却没有这种感觉。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传说,皇帝每年都要到这里来祈祷上天,在天心石上祷告:“苍天保佑,五谷丰登。”当他听到远比自己平时说话大得多的声音时,认为是老天爷显灵,觉得自己的虔诚感动了上天。
天坛圆丘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其实,这不过是声音的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圆丘的第三层台面中心略高,四周稍微向下倾斜。当有人在台中心喊叫一声,传向四周的声音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台中心。
天坛圜丘,人站在中央台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其实,这不过是声音的反射造成的音响效果。圆丘的第三层台面中心略高,四周稍微向下倾斜。当有人在台中心喊叫一声,传向四周的声音有一部分被四周的石栏杆反射,射到稍有倾斜的台面后又反射到台中心。
圜丘反射声的示意图
新知讲解
科学世界 不是老天爷显灵 是建筑师的杰作
因为圜丘第三层半径只有11.5m,从发声到回声返回倒中心约需0.07s,所以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分辨不开,只觉得格外响亮,还使人觉得似乎有声音从地下传来。
关于回音壁三音石的声学特性,同学们可以寻找到更多的资料。
圜丘反射声的示意图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发声 ,人就可听见
B.次声人不能听见,不能传递能量
C.超声人不能听见,但能传递能量
D.只有超声和次声具有能量 ,人说话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
C
课堂练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交流以我们听不见的声音交流
B.大象发出次声波进行交流
C.人可以听见的声音可以是次声波
D.蝙蝠靠次声波进行“回声定位”导航
B
课堂练习
3.下列事例是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利用超声波制成超声波洗碗机
D.利用超声波清洗牙结石
A
课堂练习
4.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超声波倒车雷达
B.地震破坏力大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B
课堂练习
5.下列声的知识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类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
B. 超声波既可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C.一些机器工作时也能产生次声波
D. 次声波传播距离远,灵敏的声学仪器不能接收到次声波
D
课堂总结
1.人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叫做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它们超过了人的听觉上限;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声的反射,产生回声。
2.声可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超、倒车雷达等。
3.声可传递能量。超声波除结石、清洗;次声波能量大,传播远。
板书设计
1.人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叫做声音。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它们超过了人的听觉上限;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它们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声的反射,产生回声。
2.声可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B超、倒车雷达等。
3.声可传递能量。超声波除结石、清洗;次声波能量大,传播远。
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P41.T2
2.家庭作业P41.T1、T3。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