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科学 年级 四 班级 授课人
课 题 4、声音的传播 第1课时 总第6课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此教材:
核心素养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科学探究1、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事实,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作出猜想与假设。2、通过探究声音传播的活动,发现声音的传播方向,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和分 析推理的能力。科学态度通过对听诊器的发明科技史的学习,学习科学家客观严密、求真惟实的科学精 神。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通过制作听诊器的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动手制作的能力,激发学生课后 探究不同物体传播声音本领的兴趣。
重 点 知道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难 点 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准备 水、水槽、音乐贺卡或小收音机、玻璃钟罩、闹钟、两用气筒、漏斗、胶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播放一段音乐。问题:这段音乐的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入我们耳朵的呢?二、活动 1 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1.问题:依据生活中的现象,你认为声音可以通过哪些物体传播?2.猜想:将学生的猜想进行分类,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3.设计:让学生对每类猜想进行实验设计并汇报、交流、完善。4.学生进行实验。具体每类实验可以分别按以下探究方式进行。(1)固体:范例引领(可用教材 P32 第一幅实验场景图:桌面和空气传声情况的对比实验作为范例)→选定探究材料→按小组制定实验计划→小组合作实验→小组得出结论(声音可以在××物体中传播)→全班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归 纳总结出: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2)水或液体:第一个过程:教师出示材料直观启发学生(石子、铃铛、水、水槽等)→学生讨论实验计划→发放实验材料→实验→汇报交流→得出初步实验。第二个过程:教师出示闹钟和塑料袋→提出探究问题→假设→师生共同制订对比实验计划(闹钟在水中和空气中传出的声音对比)→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3.)空气:提出探究问题→假设→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师生共同制订对比实验计划(对比玻璃罩中的闹钟在抽气前后抽气后传出的声音)→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三、小结定义: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四、制作听诊器1.学生阅读阅读听诊器的知识2.教师讲解:1816 年法国医师林奈克发明了听诊器3.学生谈体会,培养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求真唯实等科学精神。4.我们也学学林奈克制作一个听诊器。5.用制作的听诊器听自己(或他人)的心跳。6.交流问题:心跳声音是怎样传播到自己的耳朵中的?我们制作的听诊器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设计: 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 制作一个听诊器
教学后记: 学生明白了铃声通过空气传播,水中石头相碰声通过水传播,耳贴桌面听敲桌声,通过固体传播。我让学生把书卷成筒,听空气声,学生更感受到固体传声比空气快。学生对听诊器听心跳很感兴趣,我提醒学生:不要对着听诊器喊叫。有个别组装错了听诊器的胶管,但马上自行纠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