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2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10 08:45:2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
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
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魏晋·陈寿《三国志》
这段话指的是哪个历史典故?
第16课
三国鼎立


权谋与人心——官渡之战
独霸与联盟——赤壁之战
开发与统一——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
公元199年的东汉局势
1.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有军队数十万,兵精粮足。准备南攻曹操,进取中原,实现他讨平天下的愿望。
2.曹操率大军攻取河内郡(今河南武陟西南),河内"南拒虎牢之险,北倚在行之固"是黄河北岸一战略要地。
3.刘备重新占据徐州,不再听命于曹操,兵力达数万人,对曹操形成威胁。
4.孙策率军袭取庐江,获袁术妻子及军十三万余人。

官渡之战
东汉末代皇帝
汉献帝(181-234年)
一.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用人上:招揽并重用人才;
三.经济上:招募流民和兵士
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阅读课文,说说曹操是如何崛起的?
东汉·曹操
(155年-220年)
“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
屯田实施的第一年,
就“得谷百万斛”。
袁绍和曹操都想
吞并对手,称雄
北方。公元200
年,曹操与袁绍
决战黄河边的官
渡(今河南中牟)。


官渡







鸿

白马
黎阳
白马津
延津
阳武
乌巢
曹军进攻路线
曹军偷袭路线
袁军追击路线
袁军败退路线
袁军十万
曹军三四万
官 渡 之 战
官渡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曹操败退路线
势弱只因多算胜
兵强却为寡谋亡
说出官渡之战的特点及其影响?
曹操胜
袁绍败
兵力:3万对10万
特点:以少胜多
影响:官渡之战为曹操之后
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儿子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
屡次骚扰边境。公元207年,53岁的曹操决定北上征
伐乌桓。在得胜回师途中,他东临碣石,写下了《观
沧海》和《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的曹操是怎样的形象?有何志向?
你印象中的曹操又是怎样的?
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刘备觅孔明咸鱼翻身
曹操失郭嘉英雄迟暮
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历史在这一年开始谋
篇布局,为一年后的赤壁之
战埋下了伏笔。
· 江东的孙策于200年因刺客所伤
后身亡,年仅26岁。其弟孙权接掌
孙策势力。
· 刘备201年投靠荆州牧刘表,驻
守在荆州的北边新野县,为刘表镇
守北境。

赤壁之战
208年7月曹操率军南下,直
奔刘表的荆州襄阳而来。
曹操兵不血刃夺取襄阳。驻守樊城的刘备只能一路南逃。
在曹操南下途中,荆州牧刘表病死了。
次子刘琮继其职位并选择投降曹操。
襄阳
樊城


当阳
江陵
江陵是荆州的军事要地,且有刘表贮存的
大量军用物资。曹操亲率五千精锐骑兵,
一天一夜走三百里路,顺利占领江陵。
(今湖北荆州)
当阳
江陵
(今湖北荆州)
刘备在当阳战败后,逃到夏口。诸葛亮
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周瑜坚决主张抗曹。至此,孙刘联盟形成。
张飞喝断当阳桥
千古流芳莽撞人
夏口(今武汉)
刘备
南逃
路线
樊口
10月,周瑜统率三万精兵与刘备在樊口
合兵,将战线推进到赤壁。
赤壁
曹操由于轻易地取得了荆州,更加滋长了骄
傲轻敌的思想。曹操率军进驻赤壁,双方
隔江而望,战事一触即发。
第一战曹军因不习水性战败,曹操
下令将战船用铁锁联结,停驻在长
江北岸,两军形成对峙之势。
谁是历史小达人?
曹操的20多万大军,与孙权、刘备的5万人马在赤壁附近的长江两岸对峙。在此危急情势下,你知道战事将如何发展?你知道双方都采用了哪些计策?有哪些著名典故?
曹操为了能达到“不战而屈之兵”派蒋干说服东吴周瑜投降,反中周瑜的“反间计”。曹操一气之下错杀了熟习水军的蔡瑁、张允。后又与黄盖设苦肉计,诈降曹操。这才有了火烧连营。
反间计 离间计 虚张声势计苦肉计
蒋干
盗书
曹操问斩蔡瑁张允
黄盖提出苦肉计
黄盖被杖责50军棍 诈降曹操
盖放诸船 同时发火 时风盛猛 悉延烧岸上
营落 顷之烟炎张天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曹操赤壁之战战败的原因?
周瑜(175年-210年)
东汉末年名将
36岁病逝
1.缺乏统一全国的实力(根本)
2.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3.曹操骄傲自满,误判形势
4.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说出赤壁之战的特点及其影响?
曹操败
孙刘胜
兵力:20万对5万
特点:以少胜多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
诸葛亮,字孔明
(181年-234年)
赤壁之战后的形势
曹操:完成了
北方的统一。
刘备:占据湘鄂大部,向西南发展,占取
云贵川地区。
孙权:统治范围延伸到闽粤
后又抢夺了刘备在湘鄂的势力范围。
魏:220年曹丕在
洛阳称帝
汉:221年刘备在
成都称帝
吴:229年孙权在
建业称帝
自行完成三国
鼎立形势简图
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何时?
2.曹操属于哪个朝代?
三国鼎立

阅读课文,总结三国治理措施: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2.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3.蜀汉丞相诸葛亮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230年孙权派
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魏国的马钧改进前代汲水工具,制成提水工具
——翻车。翻车可以连续将低处的水提升到高处,便利灌溉。
三国鼎立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
有利于国家统一。统一是历史潮流。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 三国蜀汉·诸葛亮《出师表》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时人莫之许也。 —— 魏晋·陈寿《三国志·隆中对》
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
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说说哪则材料属于一手史料?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史学价值?
1.一手史料:当事人自身经历/同时代或距离那个时代较
近的人的记录。
2.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
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朝·杨慎 《临江仙》
明·杨慎
(1488 -15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