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测试题(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测试题(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9-02 15: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绪言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化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不能体现化学的贡献的是( )
A.合理使用化肥为粮 B.使用钢材、水泥等材 C.学生免费使 D.提供燃料,实现国
食的丰收保驾护航 料建造高楼大厦 用教科书 人的飞天梦想
2.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3.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
4.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一定同时发生
B.在物理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C.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D.两者没有关系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移走蒸发皿
6.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7.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铁能导电 D.盛有水和食盐的试管振荡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
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在化学产品设计、制造、应用、回收处理时,对环境没有或产生尽可能小的副作用。下列符合“绿色化学”内涵的是( )
A.某冶炼厂将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B.执法部门将收缴的假冒伪劣产品焚烧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开发新型燃氢汽车
9.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0.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
1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其原因是___________,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___________。
12.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请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___________。
(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___________。
(3)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入药液:___________。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石棉网:___________。
(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
13.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4.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此现象说明酒精灯___________温度最高。
【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表得出结论:___________(选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交流反思】酒精灯不仅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15.小婷同学和张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婷同学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口处移开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张老师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向袋内吹气,收集一定体积呼出的气体,利用仪器侧定气体成分(见下表)。
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比较
成分 室内空气 正常呼出的气体 变化值
氧气 20.77% 17.17% 3.60%
二氧化碳 0.056% 3.67% 3.6l%
水蒸气 1.98% 2.50% 0.52%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
(2)小婷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小婷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①由表可以看出,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_____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同。
②人体内的氧气能和许多营养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葡萄糖和氧气在酶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导致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人体细胞进行了________作用。
参 考 答 案
1.C 2.B 3.C 4.C 5.A 6.C 7.B 8.D 9.B 10.A
11.(1)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液体回流 防止试管底部温度过高,出现暴沸喷出 (2)防止粉末状药品粘在试管内壁上或可使药品集中在试管底部 (3)液体太多,加热时容易喷出
12.(1)容易失火 (2)玻璃容器炸裂 (3)造成试剂污染 (4)烧杯底部受热不均匀造成炸裂 (5)损坏试管
13.(1)向着手心 倒放 (2)C (3)1/3 预热 (4)洗涤
14.(1)外焰 (2)内焰 (3)a (4)酒精浓度 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合理即可)
15.(1)氮气 (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4)①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5)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