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3 21: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16课
我的叔叔于勒
1.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给全国观众和亿万群众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B.从隔壁房间里飘出一股清香的龙井茶。
C.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D.为了避免不发生交通事故,学校在转弯口装了红绿灯。
C
【解析】A项“全国观众”和“亿万群众”语义重复;B项语序不当,应为“龙井茶的清香”;D项否定不当,删除“避免”或“不”。
3.古往今来关于对联的书法有很多,下列选项中对书体判断和对联内容解说都正确的一项是
A.甲联为草书,联语是“斗酒纵观廿四史,炉香静对十三经”。表明了读史时应焚香静心,极富雅意。
B.乙联为行书,联语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蕴含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
C.丙联为小篆,联语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逆境中孕育着希望的哲理。
D.丁联为楷书,联语是“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表明做人应像翠竹那样有铮铮傲骨,像梅花那样谦虚谨慎。
B
埃佩维尔镇上开客店的希科老板,终于与72岁的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合约:他每个月给老婆婆250法郎,老婆婆百岁之后,她那价值6万法郎的农庄归希科所有。
三年过去了,这位老太太非常健壮,她好像一天也没见老。希科可就悲观失望极了,他觉着这笔钱好像已经付了半个世纪了,他觉得自己受了骗,上了当,破产了。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她用狡猾的眼光接待他。简直可以说她因为自己能够这样捉弄他而在那里沾沾自喜;而他呢,总是立刻就回到他的马车上走了,一面嘟嘟囔囔地说:
现代文阅读(21分)
小酒桶 莫泊桑
“你这个瘦猴,就永远不死啦?”
他束手无策,一看见她,就恨不得把她掐死。他对她怀有一种凶狠、阴险的恨,是乡下人挨了偷以后的那种恨。
他于是琢磨起办法来了。
终于有一天,他又来看她,像第一次来商议买卖的时候那样,兴高采烈地搓着手。闲聊了几分钟以后,他说:
“我说,老婆婆,您到埃佩维尔来的时候,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吃饭呢?外边有人说闲话,说咱们的交情破裂了,我听着心里很难受。您知道,亲爱的老婆婆,上我那儿吃饭,一个钱也不用花。吃顿把饭,我是不会计较的。您只要想着来,就别客气,尽管来好啦,这反令我开心。”
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用不着第二次邀请。第三天,她坐着她的马车,让长工塞勒斯坦赶着,上市场买东西,毫无顾忌地把马放在希科老板的马棚里,叫他们喂着,自己就理所当然地要求那份店主人许下的午饭。
客店老板心花怒放,像招待贵妇人似的招待了她,又是仔鸡,又是灌肠,还有鳗鱼、羊腿和肥肉片儿白菜。可是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吃,因为她从小过的是俭朴生活,一向只吃点汤和一块抹黄油的面包,就行了。
希科大失所望,只好一个劲儿地劝她喝。可是她什么也不喝,就连咖啡也不肯喝。
他问道:“您总可以喝一小杯吧?”
“这倒行,可以的,我不拒绝。”
他于是大声朝客店的那一头喊道:“罗萨丽,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
女侍出现了,手里拿着一个长瓶子,瓶子上贴着一张葡萄叶形的商标。他斟了两小杯:“尝尝这个吧,老婆婆,这可是好东西。”
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等把那杯喝完,她把剩下的点点滴滴也倒在嘴里,然后表示:“您说得没错,这真是好酒。”
她的话还没说完,希科已经给她斟上了第二杯。她想拒绝,已经来不及了,她像喝第一杯那样品了好久。
他于是邀请她喝第三巡,她拒绝了。他一再地劝说:“您看,这简直是牛奶嘛。我喝10杯、12杯,都不费劲,跟糖水似的就下去了,既不胀肚,也不上头,简直可以说在舌尖儿上就化成汽了。没有比这对健康更有益处的了。”
她原来就很想喝,所以也就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她只喝了半杯。
这时候,希科忽然一下子变得非常慷慨,大声说:“好吧。您既然喜欢这个酒,我就送您一小桶吧,不为别的,就为让人看着,咱们始终是一对好朋友。”
那位老太太也没有表示不要,就走了,她多少已经有了一点醉意。
第二天,客店老板进入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的院子,然后从车子里拉出一个箍着铁圈的小木桶。他要求她立刻尝尝,为的是证明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好白兰地。等他们每人喝了3杯,他就一面起身一面表示:
“您也知道,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我不是斤斤计较的人。您喝得越快,我越高兴。”
他又爬上了他的轻便马车。
四天以后他又来了,老婆婆正在门前切放在汤里的面包。
他走到跟前,问了好,几乎挨着她的鼻子跟她说闲话,为的是闻闻她哈气的味道。
他闻出了酒香,于是他眉开眼笑了。
“您就不请我喝一杯?”他说。
他们于是一起碰了杯,喝了两三杯。
没隔多久,当地就传开了,说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常常独自一个喝得烂醉如泥。有时候躺在她的厨房里,有时候躺在她的院子里,有时候躺在附近的路上,一动不动的跟死尸一样,别人只好把她抬回去。
希科不再上她家去了,有人跟他谈到这个乡下女人,他总要愁容满面地嘟囔着说:“她这把年纪,竟沾上这种嗜好,这真是太不幸了。您瞧,一个人上了年纪,就无法可想了。早晚她得上个大当才算完。”
果然,她上了个大当。
第二年冬天,快到圣诞节了,她喝得烂醉,跌在雪地里死了。
希科老板继承了农庄,他对人说:“这个乡下佬,她要是不贪杯,还能活上个十年。”
——选自《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有删减
4.请按照“原因—结果”的逻辑关系梳理小说故事情节。(3分)
占有老婆婆的农庄遥遥无期,希科老板悲观失望→ ,希科老板兴高采烈→老婆婆接受邀请,希科老板心花怒放→老婆婆完全中计,希科老板 →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希科老板 。
愁容满面
想出让老婆婆早日离世的诡计
眉开眼笑
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7分)
(1)过一阵子他就要去看望一下那个老婆婆,就好比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为什么把希科老板的行为比作“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3分)
(2)那位老太太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为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能否改为“一口一口地喝着”?请简述理由。)(4分)
人们七月间到地里看麦子,是想看看麦子是否已经熟得可以开镰收割。而希科老板过一阵子就去看老婆婆,是想看看老婆婆是否生病离世,好让自己继承农庄,两者的期盼之情如出一辙。
不能,“一小口一小口”体现了老婆婆喝酒速度之慢,其目的是“好多享受一会儿”,这符合上文提到的“她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与下文老婆婆为了蝇头小利不加节制地喝酒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
6.莫泊桑短篇小说在人物描写上追求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阐述。(5分)
小贴士:在对人物的描绘上,莫泊桑致力于描写“处于常态的感情、灵魂和理智的发展”,即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与本性的自然,通过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状态与在一定情势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动、举止、反应、表情,来揭示出其内在心理与性格的真实。
示例一:从最初觉得占有老婆婆的农庄遥遥无期,希科老板满脸悲观失望,到想出让老婆婆早日离世的诡计,“兴高采烈地搓着手”,到老婆婆接受邀请后的心花怒放,到明确老婆婆沉迷于酒之后的眉开眼笑,到得知老婆婆常常喝得烂醉如泥,为掩饰自己的卑劣行径假装愁容满面……莫泊桑抓住人物的神态描写,寥寥几笔就真实自然地再现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商人形象。示例二:设计让老婆婆早日离世,希科老板邀请老婆婆来饭店吃饭,得知老婆婆爱喝酒之后大献殷勤,“快拿白兰地来,要上等的!最纯的!”“喝完了,咱们那儿还有,别客气……”文章在描写希科老板劝酒的语言上可谓不遗余力,热情的劝酒和殷勤的背后是商人的唯利是图和不择手段。示例三: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第一次去希科老板店里吃饭时,几乎什么也没吃,面对自己喜欢的酒也是“慢慢地喝起来,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而对希科老板的劝酒,她没有坚持拒绝,不过只喝了半杯。后来,在希科老板别有用心地送她一桶又一桶的好酒之后,老婆婆终于中计,到最后喝得烂醉,跌死在雪地中。通过人物前后的对比变化,老婆婆的悲剧在意料之中,人性的贪婪亦暴露无遗。
7.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一文中提到:“莫泊桑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请结合选文内容做具体的阐述。(6分)
示例:《小酒桶》的情节充满戏剧性,希科为了得到农庄,与玛格卢瓦尔老婆婆签订协议,在失算之后使出了卑劣的手段,用酒来诱惑老婆婆;而精打细算的老婆婆因贪图蝇头小利,对自己不加节制,误中了对手的圈套,最后醉死在雪地中。一个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阴险狡诈;一个只顾眼前利益,贪得无厌。说到底,这是一场利益的竞争,而在这场竞争中,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生活中,面对利益和诱惑,我们要守住心中的底线,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也是莫泊桑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莫泊桑作品“生活的窗口”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