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桂花雨 教案
3 桂花雨 第二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中,作者以童年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学习运用课文的表达特点,仿写自己童年趣事的片段。
二、教学目标
1.写法导读,体会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2.结合重点语句,感知作者借“桂花”叙事抒情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字词强化。
2.朗读相应文段,想象画面。
美好回忆都是围绕_______展开。
儿时与父亲赏花
(2)故乡院子里摇花
(3)迁居杭州忆桂花。
按时间顺序,先叙事,后抒情。
(二)写法导读
1.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
2.交流体会,领悟情感。
3.文段赏析: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1)从 个方面写出孵化平淡无奇的特点。
(2)桂花平凡中的不平凡是 。
(3)写法交流:这是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加突出桂花的香气,写出了独爱桂花的原因。
4.思考分享。
(1)迷人的“桂花香气”去了哪里?
(2)盛开的“满树桂花”去了哪里?
(3)想象桂花盛开的场景;分组交流问题。
5.品读花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品析两个“浸”字;理解两处“桂花香”的异同。
第一个“浸”:桂花香无处不在。
第二个“浸”:桂花香甜四季。
异同:
浸: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触感。
(2)交流探讨:
迷人的香气带给作者的感受?置身桂花的香气中,你的心情会如何?
6.品读香气: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桂花不受季节的束缚:桂花一开——桂花盛开——摇落以后——过年时。
(2)桂花不受范围的束缚:胡家老爷爷——毛家老婆婆——十几家邻居——一起摇桂花。
一切融于桂花香气中,香甜了生活,香甜了四季。
7.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摇花前和摇花时作者的情感变化。
圈画出体现作者摇桂花的迫切和喜悦之情的词句。
(1)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2)抱着、使劲摇、喊着。
动作、语言描写写出陶醉和欢喜。
8.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批注语句,谈谈感受。
拟人、对比、反问——动态美;
意境美——作者独特感受。
9.段落赏析。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感受作者摇桂花的乐趣;想象当时的情景。
从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想象小孩、大人、桂花的情景。
摇出的不止“桂花雨”,还有什么?
10.摇落的桂花都去了哪里?
桂花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桂花伴随了作者整个童年。
(三)阅读链接
1.在文中圈画出体现母亲对桂花关心和牵挂的语句。
(1)“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
(2)“课时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3)如此爱桂花的母亲,在接到“我”从杭州小山上捡回的桂花时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思考:(1)母亲对桂花的爱很狭隘吗?
(2)杭州的桂花真的没有家乡桂花香吗?
2.联系课后“阅读链接”,理解句子含义。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留予他年说梦痕》节选——诉说思乡之情。
(2)围绕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母亲每年都要做的事情:闻着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快乐——桂花食品。
(3)有亲情、有乡情、有回忆:一样的桂花,不一样的情感。
3.写法归纳。
“于是,我又想起了……阵阵桂花雨。”
(1)家乡的桂花与童年的关系?
明确:思乡之情寄托在充满回忆的童年事物中,回味无穷。
(2)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家乡?
明确:家乡的桂花和童年的快乐是连在一起的。
(四)课堂小结
1.迁移运用:寄情于事是指寄情于叙事中,是表达情感常用的一种方法。
2.体会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联系仿写。
3.注意事项:
(1)不能单纯地叙事,要融入思想感情;
(2)叙事中可以用一两句话将情感含蓄表达出来。如文中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 院子里的桂花”。
4.主题感悟: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无比怀念的感情。
(五)素养提升
1.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D )。
A.题目“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遐想。
B.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桂花和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童年时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C.阅读课文,能感到桂花香气弥漫,作者的思乡之情像花香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D.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
(七)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
2.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的心爱之物。
第 4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 学案
3 桂花雨 第二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写法导读,体会桂花给作者带来的快乐。
2.结合重点语句,感知作者借“桂花”叙事抒情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朗读感悟,想象画面,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乡之情。
【学习难点】
领悟借物抒情的表达特点,练习仿写。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积累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
【自主学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中美好的回忆都是围绕 展开。文章按照 顺序,先写了 、 这两件事,最后写了
这件事来抒发情感。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形近字组词。
懂( )董( )兰( )栏( )
箩( )萝( )婆( )波( )
糕( )羔( )浸( )侵( )
缠( )厘( )茶( )荼( )
捡( )检( )剑( )俭( )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现作者对桂花喜爱之情的语句。
2.想象桂花盛开的场景,并写一写。
3.品析两个“浸”字。
(1)“桂花盛开的时候……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4.为什么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5.摇落的桂花,都去了哪里?
6.围绕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母亲每年都要做的事情有闻着香气、关注桂花、 、 、桂花食品。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下列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遐想。
B.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桂花和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童年时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C.阅读课文,能感到桂花香气弥漫,作者的思乡之情像花香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D.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2.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描写了桂花的 ,其中“ ”字十分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
把画“ ”的句子改成肯定句。
(2)“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句话通过对“我”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我” 的心情。
(3)“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3.下列选项中表达的情感与母亲对桂花的深厚感情一致的是( )。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A.乡音无改鬓毛衰 B.月是故乡明
C.独在异乡为异客 D.寒梅著花未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素养储备】
杂诗
[唐]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自主学习】
桂花 时间 儿时与父亲赏花 故乡院子里摇花 迁居杭州忆桂花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懂得 古董 兰花 栏杆 箩筐 萝卜 婆婆 波涛 糕饼 羊羔 沉浸 侵略 缠着 厘米 泡茶 荼毒 捡起 检查 宝剑 节俭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略。
2.桂花终于又盛开了!院子里遍地栽种的桂花树满是芬芳,一株株婆娑的桂花树,随风摇曳,迎着深秋温暖的朝阳竞相绽放,千姿百态,香飘四溢,令人陶醉。
3.第一个“浸”:桂花香无处不在。
第二个“浸”:桂花香甜四季。
4.桂花不受季节、范围的束缚,一切融于桂花香气中,香甜了生活,香甜了四季。
5.桂花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桂花伴随了作者整个童年。
6.收获桂花 体验快乐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D
2.(1)香气 浸 桂花的香气浓郁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是浸在桂花香里的。
(2)动作 语言 摇桂花时的快乐和兴奋
(3)桂花盛开,香飘十里。
3.B
第 1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 教案
3 桂花雨 第一课时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桂花雨》这篇课文的题目给人以很多美好的遐想,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一个印象,课文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快乐的童年时代和家乡的怀念。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2.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积累词语。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自主阅读与识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教学难点】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积累词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桂花的视频,介绍桂花。
2.欣赏关于桂花的诗词。
3.揭示课题:
(1)出示作者:琦君。 点明体裁:散文。
(2)思考:桂花雨是什么样子的?题目为什么不是“桂花香”或者“桂花摇”呢?
(3)延伸:黄梅雨、台风雨、毛毛雨……
4.走近作者:琦君,介绍她的生平和代表作品等。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划分段落。
(2)桂花雨是指 ,朗读并标示点明课题“桂花雨”的语句。
(3)阅读“母亲”说的话时,你的体会是?
(4)有疑问的地方请批注,并提出来交流。
2.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在文中找到对应内容的段落。
(1)第1-2自然段: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2)第3-6自然段:童年与桂花有关的记忆:摇桂花。
(3)第7-8自然段: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三)生字积累
1.图文识记。
箩:箩筐。造句: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杭:杭州。古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生字积累:根据结构识记生字,组词。
懂、糕、饼、浸、缠、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兰、箩、婆、茶:上下结构。
3.重点生字指导。
(1)箩:形声字,上下结构。部首: 。注意“ ”的第二笔是横。字义:用竹子编的底方上圆的器具。与“萝”形近字辨析。
(2)浸:形声字,左右结构,部首是:氵。字义:①泡,使渗透:浸透、浸泡。②逐渐:浸渐、友情浸厚。字族文识字:有人来入侵,水把衣服浸。家中床榻上,有人在安寝。运用:楼前茫茫天地阔,万顷月浸空江秋。——陆游《夜登江楼》
(3)缠:形声字,左右结构,部首是:纟。与形近字“厘”辨析。成语积累:纠缠不清、胡搅蛮缠、腰缠万贯。
(4)捡:形声字,左右结构,部首是:扌。与“俭”“俭”“检”辨析。字族文识字:手捡宝剑、轻轻侧脸、自我检查、生活节俭。运用: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因小失大
(四)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根据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圈画出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1)小时候:在故乡与父亲赏花,“我”喜欢的是桂花。
(2)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
(3)中学时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回忆童年桂花雨。
2.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
开门见山,点明对象。“桂花”贯穿全文。
“最喜欢桂花香气太迷人”——“八月桂花开成熟应当‘摇’”——“使劲摇桂树桂花纷纷落”——“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桂花雨。
(五)课堂小结
一、主要内容。
作者首先写了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接着详细地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在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常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
二、我的收获。
1.我积累的生字新词有 。
2.美好回忆抒发情感:
桂花香——故乡(摇花乐)——童年生活(桂花雨)——亲人。
3.“桂花”是贯穿课文的线索。
4.我印象最深的文段是 。
(六)素养提升
1.读拼音,写词语。
(1)每年到桂花盛开的季节,家家都chén jìn( 沉浸 )在桂花的香气里。每年这个季节,我家都能jiǎn( 捡 )几大luó( 箩 )桂花。
(2)桂花可以pào chá( 泡茶 ),也可以做gāo bǐng( 糕饼 )。
(3)小时候,我对什么花,都不dǒng de( 懂得 )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méi huā( 梅花 ),那是mù lán huā( 木兰花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guì huā( 桂花 )。
(七)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积累字词句。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 3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 学案
3 桂花雨 第一课时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主要内容。
2.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积累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自主阅读与识字。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
【学习难点】
梳理结构,整体感知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积累词句。
三、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你的童年有关于“花”的记忆吗?请写一写。
【自主学习】
1.课题:
2.体裁:
3.作者: 主要作品:
4.课文一共 个自然段,划分为 部分。
四、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在田字格中写下本课生字,并标注拼音。
( ) ( ) ( ) ( )
( ) ( ) ( ) ( )
( ) ( )
2.形近字辨析。
萝( ) 箩( ) 啰( )
浸( ) 侵( ) 寝( )
缠( ) 厘( ) 喱( )
捡( ) 剑( ) 检( )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理清课文结构,写出段落大意。
第 自然段:
第 自然段:
第 自然段:
2.根据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圈画出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小时候:
故乡院子里:
中学时代迁居杭州:
3.“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这句话的作用是 ,其中_____ __
__一词贯穿全文。
4.作者首先写了 ;
接着写 ;最后写
。
5.你印象最深的文段是 。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读拼音,写词语。
(1)每年到桂花盛开的季节,家家都chén jìn( )在桂花的香气里。每年这个季节,我家都能jiǎn( )几大luó( )桂花。
(2)桂花可以pào chá( ),也可以做gāo bǐng( )。
(3)小时候,我对什么花,都不dǒng de( )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méi huā( ),那是mù lán huā( )……但是,我最喜欢的是guì huā( )。
2.选字组词。
浸 侵 寝
( )室 ( )透 ( )入
缠 厘 喱
咖( ) ( )米 ( )绕
萝 箩 啰
( )嗦 ( )筐 ( )卜
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姿态 姿势
(1)迎客松( )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2)错误的写字( )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欣赏 观赏
(3)美术馆里,我们兴趣盎然地( )这些独具匠心的绘画及雕塑。
(4)在很长很长时间内,我都没有机缘看日出,而只能从书本上去( )。
参考答案
知识构建
【素养储备】
略。
【自主学习】
1.课题:《桂花雨》
2.体裁:散文
3.作者:琦君 作品:《烟愁》《水是故乡甜》
4.8 3
知识训练
【基础训练 字词强化】
1.略。
2.萝卜 箩筐 喽啰 浸水 侵入 寝室
缠着 厘米 咖喱 捡到 宝剑 检查
【课堂学习 素养提升】
1.第1-2自然段: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第3-6自然段:童年与桂花有关的记忆:摇桂花。
第7-8自然段: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2.小时候:在故乡与父亲赏花,“我”喜欢的是桂花。
故乡院子里:与母亲和乡亲们一起感受摇花的乐趣。
中学时迁居杭州:给母亲带桂花,回忆童年桂花雨。
3.开门见山,点明对象 桂花
4.自己最喜欢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摇桂花的事 在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常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5.略。
【课后训练 拓展延伸】
1.(1)沉浸 捡 箩
(2)泡茶 糕饼
(3)懂得 梅花 木兰花 桂花
2.寝 浸 侵 喱 厘 缠 啰 箩 萝
3.(1)姿态 (2)姿势 (3)观赏 (4)欣赏
第 2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 作业
3 桂花雨
课后作业(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盛开(shèng chéng) 沉浸(jìn jīn)
使劲(jìn jìng) 欣赏(xīn xīng)
邻居(líng lín) 尤其(yóu yōu)
二、比一比,再组词。
箩( ) 饼( ) 捡( )
萝( ) 拼( ) 检( )
【能力提升】
三、将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一山的桂花树开花时,那才是飘香十里。( )
2.我一摇,桂花纷纷落下,真像下了一阵桂花雨。( )
3.笨笨的桂花树可惹人喜爱了。 ( )
4.钟山只隔数重山。 ( )
四、下列对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题目“桂花雨”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最美好、最迷人的印象,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遐想。
B.作者先写了自己喜欢桂花和它迷人的香气,接着写了摇桂花的事,最后写离开家乡后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却时时想起故乡童年时的“摇花乐”和桂花雨。
C.阅读课文,能感到桂花香气弥漫,作者的思乡之情像花香一样浓郁,溢满字里行间。
D.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综合运用】
五、句子品析。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这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说的话,与著名诗句________________如出一辙。
2.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六、课外阅读。
粽子里的乡愁
异乡客地,越是没有年节的气氛,越是怀念旧时代的年节情景。
端阳是个大节,也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起她灵活的双手,裹着四角玲珑的粽子,就好像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了。
母亲包的粽子,种类很多,莲子红枣粽只包少许几个,是专为供佛的素粽。荤的豆沙棕、猪肉粽、火腿粽可以供祖先,供过以后称之为“子孙粽”,吃了将会保佑后代儿孙绵延。包得最多的是红豆粽、白米粽和灰汤粽。一家人享受以外,还要布施乞丐。母亲总是为乞丐大量的准备一批,美其名日“富贵粽”。
我最喜欢吃的是灰汤粽。那是用早稻草烧成灰,铺在白布上,拿开水一冲。滴下的热汤呈深褐色、内含大量的碱。把包好的白米粽浸泡灰汤中一段时间(大约一夜晚吧),提出来煮熟,就是浅咖啡色带碱味的灰汤粽。那股子特别的清香,是其他粽子所不及的。我一口气可以吃两个,因为灰汤粽不但不碍胃,反而有帮助消化之功。过节时若吃得过饱,母亲就用灰汤粽焙成灰,叫我用开水送服,胃就舒服了。这完全是自然食物的自然治疗法。母亲常说我是从灰汤粽里长大的。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端午节那天,乞丐一早就来讨粽子,真个是门庭若市。我帮着长工阿荣提着富贵粽,一个个地分,忙得不亦乐乎。乞丐常高声地喊:“太太,高升点(意谓多给点)。明里去了暗里来,积福积德,保佑你大富大贵啊!”母亲总是从厨房里出来,连声说:“大家有福,大家有福。”
乞丐去后,我问母亲:“他们讨饭吃,有什么福呢?”母亲正色道:“不要这样讲。谁能保证一生一世享福?谁又能保证下一世有福还是没福?福要靠自己修的。时时刻刻要存好心,要惜福。他们做乞丐的,并不是一个个都好吃懒做,有的是一时做错了事,败了家业。有的是上一代没积福,害了他们。你看那些孩子,跟着爹娘日晒夜露地讨饭,他们做错了什么,有什么罪过呢?”
母亲的话,在我心头重重地敲了一下。有一回,一个小女孩悄声对我乞讨说:“再给我一个粽子吧。我阿婆有病走不动,我带回去给她吃。”我连忙给她一个大大的灰汤粽。她又说:“灰汤粽是咬食的(帮助消化),我们没什么肉吃呀。”我听了很难过,就去厨房里拿一个肉粽给她,她没有等我,已经走得很远了。我追上去把粽子给她。我说:“你有阿婆,我没有阿婆了。”她看了我半晌说:“我也没有阿婆,是我后娘叫我这么说的。”我吃惊地问:“你后娘?”她说:“是啊!她常常打我,用手指甲掐我,你看我手上脚上都有紫印。”
听了她的话,我眼泪马上流出来了,我再也不嫌她脏,拉着她的手说:“你不要讨饭了,我求妈妈收留你,你帮我们做事,我们一同玩,我教你认字。”她静静地看看我,摇摇头说:“我没这个福分。”
她甩开我的手,很快地跑了。
我回来呆呆地想了好久,告诉母亲,母亲也呆呆地想了好久,叹口气说:“我也不知道要怎样做才周全,世上苦命的人太多了。”
日月飞逝,那个讨粽子的小女孩,她一脸悲苦的神情,她一双吃惊的眼睛,和坚决地快跑而逝的背影,时常浮现在我心头,她小小年纪,是真的认命,还是更喜欢过乞讨的流浪生活。如果她仍在人间的话,也已是年逾七句的老妪了。人世茫茫,她究竟活得怎样,活在哪里呢?
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1.文章的题目《粽子里的乡愁》,请找出文中两处(4句)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点明中心的句子写在下面。
2.阅读第6段,说说“我”从母亲的话里明白了什么道理。后文的那些内容表现“我”已经把它付之于行动?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一、shèng jìn jìng xīn lín yóu
二、略。
三、1.夸张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四、D
五、1.母亲 “月是故乡明”
2.家乡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已经成为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用嗅觉在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
六、1.(1)几十年以来,一想起灰汤粽的香味,就神往童年与故乡的快乐时光。但在今天到哪里去找旱稻草烧出灰来冲灰汤呢?
(2)每年的端午节来临时,我很少吃粽子,更无从吃到清香的灰汤粽。母亲细嫩的手艺,和琐琐屑屑的事,都只能在不尽的怀念中追寻了。
2.(1)惜福,常怀感恩之心;有同情心,常行善。(2)后来见到乞丐时的自我反思;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帮助。
第 1 页 共 3 页3 桂花雨
课后作业(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ǒng shì lán huā
zhú luó gāo bǐng
chén jìn chán rào
chá yè jiǎn shí
二、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并写在括号里。
家乡—( ) 观赏—( )
认真—( ) 担忧—( )
赶忙—( ) 用力—( )
【能力提升】
三、按要求完成。
1.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的确是一次伟大的奇观。
这是奇观。
(1)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2)我又想起了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2.读句子,完成练习。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1)这句话描写了桂花的_________,其中“_____”字十分传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2)把画“____”的句子改为肯定句。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3)这几句话通过对“我”的 和 的描写,表现了“我” _的心情。
四、下面两句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请写在括号里。
1.“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 )
【综合运用】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选文第一自然段写的是“我”童年时 的情景。
2.联系上下文,对“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桂花的香气浓郁,持久漂浮在空中,让大家长时间浸在香气里,这里的全年指的是时间长。
B.因为桂花的香气让人沉醉,让人难忘,全年都在回味着。
C.因为乡亲们全年都在品味着桂花,桂花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3.文中一个“浸”字说明了什么?
4.“好香的雨”指的是: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懂事 兰花 竹箩 糕饼 沉浸 缠绕 茶叶 捡拾
二、故乡 欣赏 仔细 担心 赶紧 使劲
三、1.(1)村子浸在香气里。
(2)我又想起了桂花雨。
2.(1)香气 浸 桂花的香气浓郁
(2)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是浸在桂花香里的。
(3)动作 语言 摇桂花时的欢乐和兴奋
四、1.急切、迫切
2.感叹、赞美
五、1.摇桂花 2.C
3.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浓郁。
4.桂花纷纷落下来。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 作业
3 桂花雨
课后作业(三)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给下列多音字标音并组词。
鲜______( ) ______( )
乐______( ) ______( )
盛______( ) ______( )
挑______( ) ______( )
二、将下列成语填写完整,并将答案连成句子读一读。
七嘴( )舌 日积( )累
丹( )飘香 走马观( )
( )拿九稳 笑( )藏刀
风雨( )摇 鸟语花( )
【能力提升】
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列词语。
梅花 荷花 桃花 桂花
1.按照开花的先后顺序:
元宵节 重阳节 清明节 中秋节 端午节
2.按时间顺序:
【综合运用】
四、课外阅读。
故乡的芦苇(节选)
樊发稼
多年来令我魂牵梦萦,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故乡的芦苇。
是的,就是那些看来似乎很不起眼的、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曳着修长的青玉似的秀枝,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几分恬静和飘逸。
几乎所有的河沟,小湖,池塘,都有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它长得很快。要不了多少日子,它就可以长到几尺高,快活地舒展出它那扁平的狭长的叶子。
到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摘一片芦叶,熟练地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手巧的伙伴,还会从旧火柴匣上剪下小片片当作舵,安在小船的尾部,还用香烟匣里的锡纸做成小小的银色的帆。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蹲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各自把小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最喜欢带着弟弟到芦苇丛中抓纺织娘。纺织娘通体透明,头上长着两根细长的触须,身上裹着两片薄薄的玻璃纸似的羽翼。我们把捉到的纺织娘小心地放进小竹笼子里,怕它们饿,就塞进几朵金红色的南瓜花。然后将笼子挂在蚊帐架上,任纺织娘用好听的歌声伴我们进入甜蜜的梦乡……
(选自《故乡的芦苇》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1.根据意思写出选文中的词语。
(1)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
(2)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思念情切。( )
2.“小心翼翼”是形容 。在画线句子中,这个词语表现了
。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与故乡的芦苇有关的哪些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5.读了这篇文章,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三)
一、鲜: xiān 鲜明 xiǎn 鲜有
乐: lè 可乐 yuè 音乐
盛: shèng 盛开 chéng 盛饭
挑: tiāo 挑选 tiǎo 挑拨
二、八 月 桂 花 十 里 飘 香
三、1.桃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2.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四、1.(1)朴实无华 (2)魂牵梦萦
2.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孩子们对芦叶船的喜爱与珍视
3.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diàn)青色的脑袋。
4.摘芦叶做哨子吹;用芦叶折小船玩;在芦苇丛中抓纺织娘。
5.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对故乡的芦苇的喜爱,对故乡和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