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学案+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学案+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9-02 18:28:24

文档简介

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教案
语文园地
教案
一、学情分析
本次语文园地安排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的方法。在教学词句段时,引导学生体会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感情,引导学生认识到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积累背诵古诗《蝉》。
二、教学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总结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体会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练习运用。积累背诵古诗。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依据语境遣词造句。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单元回顾:借助事物,抒发情感。
出示本单元的课文标题《白鹭》《落生花》《桂花雨》《珍珠鸟》。
2.表达特点:《白鹭》
(1)描写对象: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寓情于物)
(2)抒发情感: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收获:①感受语言之美、发现之美。
②把握“物”与“情”的联系,由物及人、由物及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表达特点:《落花生》(借物是手段,喻人是目的。)
(1)借物(描写特点):“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喻人(阐述道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注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由物联系到人,恰当比喻,表达道理。
4.表达特点:《桂花雨》
(1)美好回忆:童年时与桂花相关的生活场景。(寓情于事)
(2)抒发感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5.表达特点:《珍珠鸟》
(1)描写了:“我”和珍珠鸟相处的过程。(叙述事情,引发思考)
(2)说明了:信赖的重要性;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3)我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
6.交流运用:说说你对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感受,加深对借助具体事物抒情的理解。
如:归根落叶、白杨—奉献、《忠犬八公》
(二)词句段运用
1.梳理归纳: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三个句子,说说共同特点。
对比描写:先写事物本身的特点,再写相比较的事物的特点。
2.写法分析: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第一句“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对比:事物本身的特点(花生)——与之相比较的事物的特点(桃子、石榴、苹果)。
作用:①说明花生虽然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美,却具有内在美: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②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
读一读:去掉对比的部分,感受表达效果的差别。
3.写法分析: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第二句“(白鹭)色素的配合……”
(1)对比:白鹭——白鹤、朱鹭、苍鹭
(2)作用:突出白鹭的一切都恰到好处。
4.写法分析:出示“词句段运用”部分的第三句“青、红的瓜……”
(1)对比: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一对石狮子,两根大旗杆。
(2)写出了乡下人家植物装饰的自然美感。
5.写法运用:仿照以上例句,练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生活中某种事物的特点。
6.词语理解:开辟
(1)出示词语“开辟”的两个例句(教材第14页)。并比较“开辟”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开辟:句子①使荒地改变,变成种花生的土地。
句子②“开创、建立”的意思,打开一个新的领域。
7.交流运用:姿态
(1)出示词语“姿态”的两个例句。
姿态:句子①姿势、样子。句子②态度、气度。
(2)出示更多例句,分组交流,理解词义。
8.迁移运用:温和
(1)温和:①形容气候;②形容性格
(2)联系生活,理解词义,练习造句。
9.总结归纳
①读句子,能结合语境,比较和理解同一词语表达的不同意思。
②从“读”到“写”,能根据同一词语的不同意思恰当地在不同语境中运用。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蝉》。咏物诗,托物寓意。朗读诗句,初知诗意。
2.走近作者: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成“初唐四家”。
3.诗句赏析: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1)垂: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璎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所相似。
(2)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3)流响: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4)诗句释义:蝉垂下像帽璎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4.诗句赏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自、非:一正一反,相互呼应
表达感情: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5.背诵指导:出示古诗《蝉》
前两句:蝉的形象——“垂”。蝉的习性——“饮清露”。蝉的声音——“流响”。
后两句:阐发诗人高洁的志向。
6.感情升华:你还知道哪些咏物诗?
《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7.熟读成诵:挖空背诵古诗。
第 2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学案
语文园地一
学案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
一、学习目标
1.完成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训练。
2.总结本单元课文的表达特点。体会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理解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练习运用。积累背诵古诗。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梳理和总结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
掌握对比的写作手法。依据语境遣词造句。
三、交流平台
1.《桂花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落花生》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四、词句段运用
1.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并根据要求写句子。
①开拓;扩展 ②打开;通路
(1)这仅仅是开辟了通向茫茫荒原的一条道路。( )
(2)工业的现代化为青年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
①态度;气度 ②姿势;样子
(3)森林公园里高高矮矮的树木姿态不一。 ( )
(4)经过协商,他终于妥协了,做出让步的姿态。( )
(5)根据“结实”的两种解释分别写句子。
①坚固,牢固:
②健壮:
五、日积月累
1.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垂饮清露, 。
,非是籍秋风。
(1)这首诗是我国 代诗人 的作品。
(2)查查资料,说说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垂:
清露:
流响:
(3)读句子,写出相应诗句。
蝉垂下像帽璎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4)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是:
(5)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是:
【参考答案】
【交流平台】
1.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之情。
2.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词句段运用】
1.(1)② (2)① (3)② (4)①
(5)示例:①港珠澳大桥修得很结实,能抗16级台风和8级地震。
②他身子结实得像块钢板。
【日积月累】
(1)唐 虞世南
(2)垂: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璎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所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流响: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3)垂饮清露,流响出疏相。
(4)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5)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籍,自能声名远播。
第 4 页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 作业
语文园地
课后作业(一)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嫌弃(jiān xián) 铿锵(jiān kēng)
长喙(huì yuán) 便宜(biān pián)
茂盛(chéng shèng) 浸透(jìn qīn)
蓬松(féng péng) 颤动(chàn zhàn)
二、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例:伸出(脑袋) (鲜红嫩绿)的果实 (砸)嘴
开辟( ) ( )的丛林 ( )茶
创造( ) ( )的藤蔓 ( )腿
【能力提升】
三、按要求写句子。
1.例: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_________再_________,也比不上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改为陈述句)
3.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为反问句)
4.《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写的。(修改病句)
【综合运用】
四、古诗阅读。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本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古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诗人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刻画蝉,读完后给了你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一)
一、xián kēng huì pián shèng jìn péng chàn
二、示例:田地 繁茂 喝 未来 碧绿 踢
三、1.略。
2.我不会忘记家乡的桂花雨。
3.信赖,难道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4.《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
四、1.唐 虞世南 外形 习性 声音
2.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3.示例: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条件),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语文园地
课后作业(二)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交流平台,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 ( )
2.《桂花雨》中,作者回忆了童年的快乐生活,也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 )
3.《珍珠鸟》一课告诉我们鸟儿是不怕人类的。( )
4.郭沫若笔下的白鹭像一首诗。《白鹭》一课通过赞美白鹭,表达了作者爱寻常、平凡之美的思想感情。( )
二、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小时候,我( )对什么花,( )不懂得欣赏。
2.( )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 )觉得大了一些。
3.( )让它开过了,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 )差多了。
4.( )小鸟的胆子越来越大,( )它敢一点点挨近我。
【能力提升】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色的潭水着实可爱。与它醉人的颜色相比,垂柳的嫩绿似乎太淡了,爬山虎的青翠又太浓了;西湖的波纹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
1.这两句话运用了 的手法来描写事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 。
2.仿照上面的写法,补全下面的句子。
春天来了,海棠树开出了美丽的花。
【综合运用】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左右”在词典中的意思有:A.左和右两方面;B.身边跟随的人;C.支配,操纵;D.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E.反正。
(1)校园小道的左右两侧种满了高大的杨树。( )
(2)看他这个年纪,大概在三十岁左右吧。( )
(3)他刚来到这儿就想左右我们,没那么容易。( )
2.用“柔和”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1)温和而不强烈:
(2)柔和,软和: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二)
一、(1)√ (2)√ (3)× (4)√
二、1.无论……都…… 2.即使……也……
3.如果……就…… 4.因为……所以……
三、1.对比 更加突出了潭水的可爱
2.示例:与它的美丽相比,玫瑰花显得过于娇艳了,牡丹花显得过于张扬了。
四、1.(1)A (2)D (3)C
2.(1)示例:她说话的语气非常柔和。
(2)示例:她买的这件新毛衣摸起来手感非常柔和。
语文园地
课后作业(三)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难易度:★★★
【夯实基础】
一、默写古诗《蝉》。

[唐] 虞世南
, 。
, 。
二、读例句,仿写句子。
例: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1.白荷花开在池塘里,不像 ,使人

2.蜂鸟体形很小,不像 ,使人
。3. ,不像 ,使人

【能力提升】
三、照样子,根据下列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例:姿态
①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②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骄傲:
①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②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四、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事物的,或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感情,或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思考。你最喜欢哪篇课文?为什么?
【综合运用】
五、课外阅读。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竹笋的用途有( )(多选)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句子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三)
一、略。
二、示例:1.玫瑰、牡丹、桃花那样艳丽 一见就被吸引住了
2.画眉、黄鹂、孔雀那样引人注目 一见就生喜爱之心
3.无花果长在树上 苹果、石榴、桃子那样可爱诱人 一见就垂涎欲滴
三、示例:①妹妹每次竞赛都获奖,她是我们家的骄傲。
②只要老师一表扬她,她就骄傲起来,瞧不起任何人。
四、示例:我最喜欢《落花生》。因为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五、1.“我”在和孩子挖笋子时,以竹笋为例,教育孩子要具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的精神。
2.AD
3.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竹笋的肥硕丰满的情态。这个字的使用,生动地表达了小孩对竹笋的喜爱之情。
4.示例:做人就要像竹子一样,自强不息,遇到困难不气馁,经受住磨炼,默默无闻、甘于奉献,表里如一,不要因无人赞美而感到失落灰心。在学习中,我们要勇于克服困难,当成绩不理想时不要气馁,要积极进取,付出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不轻易放弃。
第 1 页 共 3 页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借物抒情是一种用描写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B.借物抒情时,可以通过写与事物相关的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C.借物抒情时,可以通过写事物的特点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D.借物抒情时,只能写事物本身,其他的内容不能写,否则就偏离了主题。
2.根据句子完成练习。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1)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方法,写出了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的_________。
(2)运用这种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姿态:①姿势;样儿。②态度;气度。
(1)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 )
(2)大家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 )
温和:①(气候)不冷不热。
②(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3)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 )
(4)我们特别喜欢语文老师,因为他很温和,从来不发火。 ( )
4.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本句将石狮子和大旗杆的 与红瓜绿叶的
进行了

请仿写一个句子: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通过 与 的对比,突出了梅的 、雪的 。
5.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

垂饮清露,__________________。
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古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
(2)诗人借蝉鸣表现自己品格高洁的诗句是: , 。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蝉居于高处,鸣声远播,不需要借助秋风。
B.这首诗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
C.这首诗以蝉的形象表现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满和清高。
D.这首诗主要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
参考答案
1.D
2.(1)对比 可爱
(2)桂花香气扑鼻,满园都是它的香味,沁人心脾,可它与玫瑰比起来,却显得微不足道,玫瑰散发出来的,是浓郁的香气。
3.(1)① (2)② (3)① (4)②
4.2.(1)严肃呆板 可爱 对比 仿写略
(2)梅 雪 香 白
5.流响出疏桐 非是藉秋风
(1)唐 虞世南 外形 习性 声音
(2)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