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5简易方程-解方程(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9-02 16: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17日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解方程》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稍复杂的方程。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整体思想和运算定律解方程。
难点 运用较简便的方法解稍复杂的方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 根据什么来解方程:生: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习题: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下列方程。 4 =20 -1.8=5学生自主解答习题,并说一说怎么做。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稍复杂的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1.教学例4。(1)出示教材69页例4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意。并列出方程。学生列出方程3 +4=40后,指名说说怎么想的。(一个铅笔盒有 支铅笔,3个铅笔盒就有3 支铅笔。)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3 )看作一个整体。(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指名学生板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师:假如知道一盒铅笔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生:先算3盒铅笔共有多少支,再加上剩下的4支。小结:在这里,我们把3盒铅笔的支数看成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 。)(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 3 +4=40 检验:把 =12代入原方程 解: 3 +4-4=40-4 方程左边=3x12+4 3 =36 (把3 看成一个整体) =36+4 3 ÷3=36÷3 =40 =12 =方程的右边同桌之间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所以 =12是方程的解。2.教学例5。(1)出示课件例5指名学生说一说把谁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尝试解方程,再在小沮内交流自己的做法,并订正,可能出现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利用例4的方法来解。 2( -16)=8 解: 2( -16)÷2=8÷2 (把 -16看作一个整体) 检验: -16=4 -16+16=4+16 =20让学生说一说检验过程。第二种做法:用运算定律来解。引导学生观察方程,这个方程能不能利用乘法分配律来算,可以的话运用乘法分配律把它转成学过白方程来解。学生回答,板书计算过程: 2( -16)=8 2 -2x16 =8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2 -32=8 2 -32+32=8+32 (把2 看作一个整体) 检验: 2 =40 2 ÷2=40÷2 =20(3)让学生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说说检验过程。(把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计算,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1. 习题 5 -8=32 3( +6)=27让学生说一说把谁看作一个整体。2. 课本69页做一做第1小题。让学生说说把谁看成一个整体。(把5个练习本的总价5 看作一个整体。)3. 课本71页第8小题。 让学生说说图意,再列方程。提醒学生第一幅图天平两边砝码不一样,要细心审题。笫二幅图提醒学生有两种方法列出方程。(1. 30x2+2 =158) 再引导学生观察有2个20和2个 ,可运用乘法分配律。`
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1. 在解较复杂的方程时,可以把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作一个整体来解。 2. 在解方程时,有些题型可以运用运算定律来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