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3 09: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回顾历史
列强的侵华战争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900年,人类用欢呼声拥抱新的世纪之年,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满怀着屈辱与悲愤跨入20世纪的。
明信片上反映的什么历史事件?对近代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了解义和团的兴起,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反帝斗争性和落后性。
2.史料实证:知道义和团运动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及意义。
3.家国情怀:认识帝国主义侵华的凶恶本质;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和影响。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1.活动地区:
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2.兴起原因:
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挙、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挙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一.义和团运动
3.性质:
义和团本来是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一带的民间秘密会社,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方法秘密聚众,称为“义和拳”,最初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迷信色彩
一.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初期,山东冠县、平原县义和拳与清朝官兵都发生过较大规模的冲突和战斗。清朝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秩序,对义和团采取剿杀政策。
皇太后…召集各大臣,密议团匪乱事…决计不将义和团剿除。 …如与以上等军械,好为操演,即可成为有用劲旅,以之抵御洋人,颇为有用。
——《拳乱纪闻》
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清政府
剿 灭
招 抚
义和团
获得合法地位
政策
斗争
成就
清政府招抚义和团,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粘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义和团控制了京津地区。
引发帝国主义不满,联合侵华
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6月20日 ,义和团杀死了德国公使克林德
一. 义和团运动
5、发展
(3)口号:
“扶清灭洋”
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
灭洋
①盲目排外;②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③带有迷信色彩。
进步性
局限性
扶清
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扶清灭洋”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二、抗击八国联军
时间
1900年6月
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原因
侵略者
西摩尔(前期总司令)
瓦德西(接任者)
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大沽炮台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义和团在廊坊狙击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
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1
2
3
4
5
1.八国联军入侵路线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凌晨,率2000兵力自塘沽下舰,兵锋直指北京,对中国不宣而战。
二. 八国联军侵华
2、经过
(1)廊坊阻击战
天 津
北 京
乘火车
在廊坊一带遭到义和团阻击,狼狈逃回
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在廊坊被义和团包围,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事后,西摩尔心有余悸的说:“如果义和团也拥有西式枪炮,那么我所率联军必全体覆没不可。”
(统帅:西摩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廊坊大战的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大沽炮台
(2)攻占大沽炮台
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帝的谎报,气急败坏的慈禧太后遂对外宣战。
义和团围困下的英国公使馆
围攻西什库教堂
区的围攻,使清政府在政治上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借口。
万人攻打西什库教堂:义和团上万人于6月15日围攻教堂长达两个月,由于教堂防卫坚固,始终未能攻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将其解救。
在北京,清政府利用义和团和清军对教堂和使馆区侵略军愤怒,鼓励他们义和团和清军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成为列强扩大侵略借口。
扩大
④天津: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
⑥天津保卫战
⑦7月,天津失陷。
⑤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
⑨慈禧太后携光绪帝狼狈西逃
抗击
结果
结果
⑧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
⑩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清军与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清军与义和团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了侵略军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略军激战
抗击八国联军的主力军是谁?
义和团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西逃。侵华联军占领了北京城。
攻占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义和团运动的结果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团团民押往刑场
慈禧下令剿杀义和团,并无耻地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势力的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
慈禧颁布的“绞杀义和团”的诏令
主观因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因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8月16日,中国军队仍在城中与八国联军巷战。晚上,联军占领全城。各国指挥官下令大掠3日,北京的劫难开始了——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巷战后的街道
被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
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法国抢来的耕牛
被屠杀中国百姓
炮火下燃烧的北京城




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
联军进入紫禁城,堆满珍宝文物的宫室苑林被洗劫一空
紫禁城内镏金防火大水缸上面至今留有当年八国联军所刮的痕迹
抢劫古观象台
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三.强迫签约
内容和影响
内容 影响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外国驻兵,不准中国人居住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经济
外交
政治
军事
加剧人民贫困和经济凋敝,经济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
便利列强对清政府进行直接军事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改变外交机构地位,适合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丑条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地位: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影响: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慈禧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错误,她后悔莫及。
慈禧回銮图
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关天培英勇抗敌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鸦片战争
(1840—1842)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结合之前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X
Y
O
深入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
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
直因:
根因:
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抗击八国联军
(1900-1901)
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加剧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
B
B
课堂演练
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这次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D
B
5.《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
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
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6.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   )
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