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3.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课本、草稿本、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单元导语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语页: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的学习,请大家齐读单元导语: 乘着想象的翅膀, 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看花儿跳舞, 听星星歌唱。 2.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 3.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来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出示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4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3)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 6.观看视频,谈感受。 7.介绍作者: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人,世界著名童话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主要作品:《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自主读识。 1.出示自读提示: 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本文以火柴为线索,主要讲述了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我会认: ①“开火车”读词语,纠正字音。 旧围裙 又冷又饿 打成卷 挣钱 几乎 点燃 火焰 蜡烛 富商 明晃晃 划出 喷香 火柴 可怜 告诉 ②识字小游戏“点燃火柴”。 旧 饿 卷 挣 几 燃 焰 蜡 烛 富 晃 划 喷 (2)我会写: ①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你认为写哪几个字时需要给大家提示一下? ②把你认为难写易错的字在练习本上书写两遍,老师巡视指导。 (3)学习多音字 第二课时 学习探究。 1、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2、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归纳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4):在大年夜的风雪中,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她一根也没卖出去。 第二部分(5~9):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了各种幻象。 第三部分(10~1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墙角。 3、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2)自由朗读2~4自然段,找出描写小女孩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①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②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③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指导朗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 (3)大年夜意味着快乐幸福、团圆美满。小女孩为什么会出现在街上?(指导朗读,体会小女孩生活穷苦,只能流落街头。)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4、学习第二部分: (1)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5次) (2)合作探究: 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后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表格。 (3)全班交流: 第一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大火炉,因为她太冷了,太渴望温暖了。通过对幻觉的描写反衬出现实之中的小女孩是多么寒冷,多么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烤鹅,因为可怜的小女孩太饿了。如果当时我在场该多好啊,我会把自己的好吃都送给她。 第三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圣诞树。大年夜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她多么向往家的温暖啊,所以小女孩看到的幻象是圣诞树,她太渴望得到节日的欢乐了。 第四次:擦燃火柴后,小女孩看到了奶奶。奶奶已经去世了,奶奶是唯一疼爱她的人。(指导朗读小女孩对奶奶说的话,读出小女孩急切地渴望奶奶把自己带走的愿望。) 第五次:小女孩擦燃了一大把火柴,想把奶奶留住,最后她们俩一起飞走了。“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其实就是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三个“没有”构成排比句式,写出了小女孩在幻觉中拥有的快乐与幸福。 (4)比较阅读: ①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②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舍不得擦火柴的小女孩此刻为什么要擦着一大把火柴? 前者的踌躇和后者的毫不犹豫,表现了小女孩强烈的内心需求,她渴望幻象中的一切成为现实,永远不消失,尤其是慈爱的奶奶。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温和慈爱的奶奶就会不见了。所以她不惜擦燃“一大把”火柴留住幻象中的奶奶。 5、学习第三部分: 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幸福”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后回答:第一个“幸福”是指小女孩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第二个“幸福”是指小女孩死了就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就彻底幸福了。通过这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5.课文学完了,这个故事很感人,更让人唏嘘伤感,那么课文中的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感受。 四、拓展延伸。 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美丽的幻象,残酷的现实,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深深牵动着我们的心。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情节,想象小女孩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从而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领悟作者基于现实生活进行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再加上当堂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的同时,让这些身处幸福之中的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努力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