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5 14: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党在东北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历史意义。(6 分)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北洋政府与 20 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税制改
革中得出的认识。(2 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3
材料— 北洋政府时期税制总体仍保持半殖民地化、征税主体分散化、税捐类型多样化的 为史书所记载宋代几位名臣良将事迹。
税收特征,主要表现: 一是继晚清将海关税的征管权、保管权、提取权置于洋人之手后,又 表3
将盐税的诸多权利让渡给了洋员系统。 同时中央税权限于一隅,税收不堪国用。二是中 姓名 官职 事迹
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互争税权,各种苛捐杂税驳杂混乱。 从民国元年至十五年,关税收入共 (业)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拜郑州刺史,授右领军卫大将
达 91 307 万元,但其中仅民国六年至十五年就支出偿付外债 52 790 万元,再加上一些地 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 业因
杨业 军。 累迁云州观察使、代州刺
方截留关税,实际中央收入仅京师税务监督署所收税款。 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
史等。

摘编自王宏顺《民国时期税收探析》 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 乃不食,三日死。
" ”
世纪 累迁监察御史。 历任三司户部经济 中官势族筑园拊,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材料二 20 70 年代,主要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 滞胀 时期。 面对这种情形,新
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 水,拯乃悉毁去。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
自由主义乘机而起。 这些学派强调市场机制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0 世纪 包拯
使、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 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
80 年代中后期,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进行了税制改革,发达国家经济普遍回升,赤字大
三司使等职。 悦人,平居无私书。 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幅度缩减,有些国家还出现了盈余。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又进入低迷
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 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 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
阶段。 “范仲淹 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 乃请问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 帝侧然,乃命仲
一一摘编自李齐云、杨连鹏《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所得税制改革概况与分析》 等职。 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赈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北洋政府税制的因素。 (6 分) 前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未三之
苏轼 尚书、凤翔通判等职,并出任杭 一。 明年春,又减价祟常平未,多作镜粥药剂,遣使抉医
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 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一据《宋史》等整理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
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 20 世纪 80 年代发达国家的税收改革。(6 分)
历史试题 第7页(共8页) 历史试题 第8页(共8页)
思路点拨 这张股票上有革命领袖头像,有锄刀、锤子图案,上部正中间还有一个闪闪发光的大五角星,可见
它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A项正确。 B、C两项分别错把根据地发行的股栗解读为群众踊跃参加革命、
根据地的补给严重不足,排除;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3.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抗战时期四川等地农村租佃纠纷为背景材料,考查抗战时中的农村经济,旨在考查学生荻
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
考查。
思路点拨 1941年夏秋,四川农村租佃纠纷的普遍存在说明,农民生存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艰难,其根本原因
在于日本侵华,C项正确。 A、B两项均不是租佃纠纷的根源,排除;国民政府内迁不会造成租佃纠纷,D项
排除。
1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1956年评剧电影《刘巧儿》为背景材料,考查新中国自由恋爱的社会新风尚,旨在考查学生
荻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科素养的考查。
“ “
思路点拨 1956年评剧电影《刘巧儿》风靡全国, 我可要自己找婆家 宣扬自由恋爱,宣传了新中国自由恋爱
的社会新风尚,D项正确。 A、B、C三项结论仅凭一部电影不能得出,均排除。
15. 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周总理访问非洲为背景材料,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周恩来出访非洲是为了缓解新中国的
外交压力,B项正确。 A项不是出访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表述过千绝对,排除;当时访问非洲旨在缓韶新中
国的外交压力这个政治目的,D项排除。
16.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1978一1992年我国的乡镇工业化为背景材料,考查改革开放,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轻工业直接关系民生,1978—1992年我国乡镇轻工业产值连续上升,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以
提高,B项正确。 A、C、D三项分别错把轻工业发展解读为第=产业发展、产业结构完成优化、市场经济成为共
识,均排除。
17 . 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就职时部分宣誓誓词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雅典民主制,旨在考查
学生荻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学科素
养的考查。
“ ” ”
思路点拨 由材料中 根据法律发表意见 “不会投票支持任何违背法律之事 可知,古代雅典城邦对法治的
“ “
推崇,A项正确。 直接民主是指雅典全体公民参政议政,B项排除;仅凭 我将揭发...…议事会的人 无法得出
C项,排除;D项错把议事会成员就职誓词解读为选拔官吏,排除。
18 . 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宗教改革对科学的影响为背景材料,考查近代早期科学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宗教改革使科学革命在新教占主导的英国和荷兰兴起,出现许多科学家,这说明宗教改革推动近
代科学的发展,C项正确。科学与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旗帜,A项排除;宗教改革后,新教仍推崇上帝为权威,
— 3 —
B项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近代科学革命,D项排除。
19.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德国人克洛卜施托克的作品力背景材料,考查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
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 ”
思路点拨 由材料中的 他认为乔到法国大革命是他的幸福,要向法国人学习 可知,克洛卜施托克深受启蒙
思想影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倡理性主义,A项正确。 B、C两项材料体现不出;法国大革命中资产阶级卒
握政权,D项排除。
20.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英国的政策为背景材料,考查当时美英关系,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英国外交大臣接见南方政府特使,默许英国船厂为南方叛军建造军舰,这表明英国欲借助南方叛
乱削弱美国,D项正确。英国表面上是宣布中立的,A项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排除;美国早在独立战争后
就已脱离英国殖民统治,C项排除。
21.答案 A
命题透析 本题以19世纪末法国的资本投资方向力背景材料,考查当时法国工业化进程,旨在考查学生荻取
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法国将大祯资本投往国外,远多千投在国内的,这会造成国内工业资本缺乏,制约工业的发展,
A项正确。法国对俄国、奥匈、土耳其的投资随若一战爆发以及战后这些帝国的瓦解而颗粒不收,B项排除;
法德关系恶化主要在于争夺欧洲霸权,C项排除;海外投资多不能说明其海外市场广阔,D项排除。
22.答案 C
命题透析 本题以《四月提纲》为背景材料,考查十月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 ”“ ”
思路点拨 材料中 传遍了全国 讨论他的发言 表明,该演说使列宁思想为更多民众了解,提升了以列宁为
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威望,C项正确。当时俄国民众的迫切愿望是获得面包和和平,A项排除;B、D两项分别
错把布尔什维克党的威望增长解读为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均排除。
23.答案 B
命题透析 本题以20世纪30年代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大萧条,旨
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
的考查。
思路点拨 1928一1932年,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进行关税大战,这加深了世界经济危机,
B项正确。A项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排除;绝大多数国家纷纷提高关税,表明对经济的于预加强,C项排除;美
国关税涨幅相对较低,不能说明其经济稳定,排除 D项。
24.答案 D
命题透析 本题以美国呼吁北约国家向阿富汗增兵力背景材料,考查多极化趋势,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
思路点拨 美国呼吁北约国家向阿宫汗增兵,但响应者寥寥无几,这表明欧洲国家不再对美国马首是脱,多极
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仅凭法、德、意不同意出兵阿富汗,A、B、C兰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
25命题透析 本题以唐代饮食文化、欧洲近代饮食文化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鲜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 (I)特点:饮食追求艺术欣赏功能;饮食注重养生保健;饮食文化兴盛;饮食种类多样;中外饮食文
— 4 —
化交融;影响深远。(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变化:白面包在民众中普及;工业化食品流行;食物储藏技术进步;食物便宜又充足;消费的食物原料的区
域性淡化;食物种类增多;食物质蚊科学。(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3)因索:生产力发展;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包容;政策的开放。(2分,任答1点,言之成理即可)
26命题透析 本题以日本对晚清教育的影响、党在东北解放区教育工作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 (I)原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木保留天皇体制,易为晚清改革者接受;中日地缘接近;中日传
统文化相似;日本文化扩张政策的影响。(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意义:改变了东北地区旧的教育状况;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提高了学生和群众的政治觉悟;扩大了党
在东北地区的影响力;有利于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对解放战争的支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新中国的建
设与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陷;为新中国教育提供了借鉴。(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7.命题透析 本题以南京国民政府税改、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税改力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
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考查。
答案要点 (I)因素:列强侵略加深;北洋政府的封建性;北洋政府施行卖国政锁;中央栠权日益削弱;军阀割
据混战;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西方近代税制的传入。(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 ”
(2)评价: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出千斛决经济 滞胀 问题;以新经济自由主义为理论依据;取得一定成效;
并未从根本上摆脱经济困境。(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3)认识:税制改革受国情的影响;应根据时代变化,适时调整税制;税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税制改革
关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2分,任答l点,言之成理即可)
28命题透析 本题以宋代名臣良将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荻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
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
考查。答案要点 示例I:
现象:苏轼任杭州知州时设法救灾抗疫。(2分)
阐述:宋代理学影响封建士大夫阶层,传统伦理观念的流行,医学的进步,苏轼身为地方官具有民本思想和社
会责任意识等,都使得他能够积极采取措施,赈济百姓,关怀民生,稳定地方秩序。(9分,言之成理即可)
结论:面对灾悄和疫悄,地方官应积极应对。(1分)
示例2:
现象:宋代涌现众多名臣良将。(2分)
阐述: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科举制发展,统治者采取崇尚文治、守内虚外的国策,理学兴起影响士大夫阶层,契
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崛起,民族之间战争不断,在此背银下,涌现出许多忠臣良将,杨业不惜战死沙场,包拯清
正廉洁,范仲淹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苏轼赈济灾民等均是宋代社会变化的反映。(9分,言之成理即可)
结论:宋代社会发展造就了众多名臣良将。(1分)
— 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