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基础知识
1. (2分)D
2.(2分)C
3.(2分)C
4. (2分)B
5.(每空1分)(1)① (2)② (3)② (4)①
6.(每空1分)A A A B
7.(每空1分)丰富 壮美 彩色 蔚蓝 一望无际 巨大
8.(每空0.5分)种 样 飘 飘 结 队 祖 祖 五 十 无 比 本 经 丰富 群 队
(0.5分)瑰丽无比 (2)(0.5分)成群结队
9.(每小题2分)(1) D (2) B
10.(每句2分)(1)海滩上有贝壳。 (2)示例:美丽的大花坛
(4)示例:新的学期开始了,我要更加努力,更加认真。
11.(每空1分)(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美丽 整洁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二、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12.(每空1分); ; , ; , , 。
13.(1分)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14.(1分)B
15.(每小题1分)①√ ②× ③√
(二)课外阅读
16.(每词1分)放眼远眺 掠过 平静
17.(每空0.5分)①杭州 西湖
(每空1分)②巨大 宽阔 平静
(每小题1分)
①×点拨:仔细读文章第一句话,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
②√ ③× 点拨:苏堤在孤山的西南方向。
(每空0.5分)夜晚 对西湖的喜爱
三、习作表达(25分)
1.根据要求自拟题目,没写题目扣2分。
2.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1—3处扣0.5分,4—6处扣1分,依此类推。
3.具体要求: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无论田野、小河、池塘还是学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它们的美。把你认为最美的一处风景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字数不限,书写规范整洁。
建议分值:
一类文(23—25分)
二类文(19—22分)
三类文(15—18分)
四类文(11—14分)
五类文(10分及以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学期第六单元质量监测
三年级语文试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基础知识(52分)
1.下列四组词语中,带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2分)
A.树梢(shāo) 玫瑰(gui) B.富饶 (ráo) 装载(zài)
C.脑袋(dɑi) 海滨(bīn) D.胳臂(bì) 浸入(jìn)
2.选出下面加点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2分)
A.打磨 磨面 B.手臂 胳臂
C.小兴安岭 兴奋 D.舍得 宿舍
3.下列字形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中断 未来 挡住 初一 B.严实 躺着 洁白 亚热带
C.显然 才料 松软 厚厚 D.飞舞 名贵 打鼓 花坛
4.下列四组字中不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2分)
A.请 情 清 晴 B.林 鲫 鲨 鲍
C.螃 蝌 蚪 吱 D.妈 蚂 吗 骂
5.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深】①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②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1)海水有深有浅。( )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封】①封闭。 ②量词,用于封起来的东西。
(3)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
(4)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
6.给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1)碧水东流至此回( ) A.回旋 回转 B.回来
(2)水光潋滟晴方好( ) A.波光闪动的样子 B.艳丽 美好
(3)山色空蒙雨亦奇( ) A.迷茫缥缈的样子 B.空洞、朦胧、
(4)欲把西湖比西子( ) A.需要 B.如果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物产 ( )的山河 ( )的条纹
( )的天空 ( )的海洋 ( )的宝库
8.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10分)
各( )各( ) ( )( )摇摇 成群( )( )
( )( )辈辈 ( )光( )色 瑰丽( )( )
一( )正( ) 物产( )( ) 成( )结( )
(1)霞光把天空映得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2)_________________的蜜蜂在花丛中飞上飞下,忙个不停。
9.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4分)
(1)《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 )
A.太湖 B.东湖 C.西湖 D.洞庭湖
(2)“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告诉我们( )
A.西沙群岛的海水多 B.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多
C.西沙群岛的海里鱼和海水一样多 D.西沙群岛的海水
1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海滩上有捡不完的美丽的贝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真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
(3)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8分)
(1)我乘坐小船,看到了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和波澜壮阔的楚江水,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览西湖时,导游告诉我们西湖又叫“西子湖”,由此我想起了苏轼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祖国的无限风光:西沙群岛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个可爱的地方;海滨小城又________又________;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____________,也是一座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23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2.在选文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7分)
13.用““ ”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1分)
14.读选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分)
A.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1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选文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 )
(2)四个“有的”写尽了海里所有种类的鱼的不同样子和形态。
( )
(3)鱼多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资源丰富,与文章题目中的“富饶”相照应。 ( )
(二)课外阅读(11分)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xiāng)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扫视四周 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dié)叠、连绵起伏的山峦(luán),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shuò)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穿过 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yíng)洲、湖心亭、阮(ruǎn)公墩(dūn),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 平静)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yí)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wǎn)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yōu)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róng)化在月色里了。
16.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3分)
17.理解句子填空。(4分)
(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句中的“天堂”指的是_____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天堂里的一颗明珠”。(1分)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硕大”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西湖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18.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杭州的西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 )
(2)文章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山峦和湖面的美丽景色。 ( )
(3)白堤和苏堤都在孤山的东边,风景都很优美。 ( )
19.本文描写了白天和__________的西湖,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1分)
三、习作表达 (25分)
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田野、小河、池塘、学校......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你一定会发现它们的美。请你把你认为最美的一处风景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1.写作之前为自己的习作定一个题目;2.语句通顺,将内容写具体,字数在250字左右;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三、习作表达(30分) ▲100 ▲200▲3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