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 精品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 精品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9-03 09:04:04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地球形状
地球运动
地形
地势
海陆
位置
人类活动
90°
直射
斜射
照射面积小
=光照集中
=太阳辐射强
照射面积大
=光照分散
=太阳辐射弱
一.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
A
思考
气温由赤道到两极递减的原因
B
C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
图中A、B、C三地的太阳高度大小的排序为: ,获得太阳辐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 ,气温由高到低排序为: 。
A>B>C
A>B>C
A>B>C
返回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
一天内气温变化的原因
日出
12点
日落
地球的自转形成了 现象。读图1,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 ,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 (填大或小)。
因此,白天中午气温高,早晨和傍晚气温低。
昼夜更替,太阳东升西落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春分
3.21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春分
3月21日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
1.太阳光线直射 。
赤道
2.当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南北两极 ,地面获得光热逐渐 ,气温逐渐 。
递减
减少
降低
3. 当天,全球昼夜 。
平分
夏至
6.22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春分
3.21
夏至
6月22日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1.太阳光线直射 。
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当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 向南北两极递减。
北回归线
3.当天,北半球所有地方昼
最 夜最 ,北极圈内发生 ,南极圈内发生 。
4.北半球此时季节为 。


极昼
夏季
极夜
秋分9.23
夏至
6.22
春分
3.21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秋分
1.太阳光线又直射 。
赤道
9月23日
赤道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 当天,全球昼夜 。
平分
3. 北半球,进入 季。

春分
3.21
夏至
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冬至
南回归线
1.太阳光线直射 。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2.当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从 向南北两极递减。
3.当天,北半球所有地方昼
最 夜最 ,北极圈内发生 ,南极圈内发生 。
4.北半球此时季节为 。
南回归线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极夜
极昼
冬季
极光
请问哪个节气是在北极观察极光的最佳日期?
冬至,有极夜,观察时间长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1)说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的日期。
赤道: ;
北回归线: ;
南回归线: 。
(2)受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影响,一年中,北半球 (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 (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低,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 ;春秋季节太阳高度和地面获得的光热情况介于两者之间。
3.21 9.23
6.22
12.22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春分→夏至: ,
地面获得的光热逐渐 。
②秋分→冬至: ,
地面获得的光热逐渐 。
昼渐长夜渐短
增加
昼渐短夜渐长
减少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归纳: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来回移动,进而引
起正午 的变化和 的变化,从而引起季节变化。
南北回归线
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
北回归线 23.5°N
南回归线 23.5°S
南极圈 66.5°S
北极圈 66.5°N
有太阳直射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
四季分明
有极昼极夜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二.地球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英国南部
21CM
德国西部
26CM
德国东部
38CM
波兰中部
52CM
俄罗斯西部
78CM
下图反映了欧洲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到俄罗斯西部的墙壁厚度的不同
1.厚的墙壁能起到什么作用?墙壁的递变情况怎样的?
2.墙壁厚度变化说明了造成差异的原因?
冬季保暖,夏季凉快
三.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从沿海向内陆墙壁越厚
- 5.6
19.3
3.5
16.5
2.5
17.2
- 0.4
17.9
- 3.3
18
近海的地方受海洋影响明显,升温慢,降温慢;反之...
三.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山东
青海民居-平顶三开间
宁夏民居-房子半边盖
海草民居-海草房
原因:
距离海近的地方,降水多;
距离海远的地方,降水少。
三.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四.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A
B
降水多 降水少
迎风坡 背风坡
森林
草原荒漠
A
B
如图,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相对高度为5 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那么A处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四.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昆明
都市化密集度高的中心地区的平均气温比周围郊区高,并且气温在晚上也很难散去,因此形成了像岛屿一样中间凸起的气温分布图,因此称为
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1.绿化的减少,植物蒸发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热岛效应的原因
2.地面不透水铺面的增加
透水层(比如草地,泥地)能通过毛细现象把地下水拉到地面进行蒸发散热
焚烧化石燃料,
如石油,煤炭
二氧化碳增加
砍伐森林,
植物光合作用
减弱
二氧化碳增加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请写出造成下列气候差异的因素
1.天津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年降水量多
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3.赤道地区全年炎热,极地地区终年严寒
4.安第斯山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