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辽宁省各地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期末试题分类选编2021-2022学年辽宁省各地七年级历史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9-02 20: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9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1.(2022·辽宁营口·七年级期末)“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的改革措施是(  )
A.用汉姓 B.穿汉服
C.说汉话 D.与汉族通婚
2.(2022·辽宁抚顺·七年级期末)北魏时期实行改革的皇帝是
A.魏文帝 B.秦孝公 C.汉武帝 D.孝文帝
3.(2022·辽宁·朝阳市第七中学七年级期末)北朝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中,影响最大,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匈奴 B.氐 C.鲜卑 D.羌
4.(2022·辽宁营口·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战 B.政权分裂与社会的倒退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少数民族掌握中央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5.(2022·辽宁盘锦·七年级期末)关于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更替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
6.(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东晋谢安“东山再起”执掌朝政后,在一次战役中指挥晋军将“投鞭断流”的前秦军队打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次战役是指
A.桂陵之战
B.垓下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7.(2022·辽宁大连·七年级期末)下图是北魏陶俑,三位女乐俑都头戴十字髻,上身穿交领短衣,下着长裙。她们呈跪坐姿态,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从该文物可以获得的北魏信息是( )
A.道教盛行 B.江南地区的开发
C.绘画艺术的发展 D.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8.(2022·辽宁本溪·七年级期末)诗歌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诗句能反映民族交融的是(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9.(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下图为《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北魏孝文帝及侍从所穿服装的样式均为汉服。有趣的是,南朝史籍上却记载,这一时期的南方汉人流行穿北方民族的裤褶服,这种上衣下裤的裤褶服轻便应急,特别适合军人和劳动者穿着。上述材料说明( )
A.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B.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交融
C.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
D.我国古代实行中央集权
10.(2022·辽宁大连·七年级期末)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A.北方的统一 B.鲜卑族与汉族矛盾的激化
C.北方的民族交融 D.北魏的衰败
11.(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观察下列四幅战争形势图,请回答
以上四场战争发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B.图③→图②→图④→图①
C.图②→图③→图①→图④
D.图④→图①→图③→图②
12.(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
(1)图1示意图中,项羽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哪一次?
(2)图2、图3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两次战役图。图2战役名称是什么?交战的双方都是谁?
(3)图3所示的战役名称又是什么?此战有何关键性影响?
(4)图4所示战役是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场决战。这次战役的名称是什么?试举出与这次战役有关的成语典故。
(5)同上述图片材料相关的战役有何共同特点?
13.(2022·辽宁营口·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公元220年一公元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淳于琼等既破,张郃复降,据《三国志》说:袁绍的兵就此大馈,这大约因袁绍的兵驻扎日久,锐气已挫,军心又不甚安宁,遂至一败而不可收拾。曹操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其能耐,倒还是在历久坚守,能挫袁军的锐气上见得。军事的成败,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五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哩。”
——历史学家吕思勉
(1)根据材料一,分析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是什么?历史学家吕思勉是对中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战役的评价?
材料二 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各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曾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规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更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
——[西晋]陈寿: 《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
(2)材料二中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战役?材料中描述的历史故事(历史典故)是什么?
材料三 时符坚强盛,疆場多虞,诸将败退相继。(谢)安遣弟石及兄子玄等应机征讨,所在克捷。……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怒。加安征讨大都督。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乃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山壁,亲朋毕集。方与玄国棋赌别墅。安常模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罢曰:“以墅乞汝。”安遂游涉,至夜乃还,指授将帅,各当其任。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履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唐]房玄龄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3)材料三中记载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这次战役有关的两个历史成语典故。
(4)根据上面三段材料,分析这三次战役对当时的局势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三次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4.(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材料二: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苹衣服之制。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照宫位不同赐给汉族服装)。
——《魏书》
材料三: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后,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技术明显进步。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材料四: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食物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1)材料一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2)从材料二概括出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
(3)阅读材料三,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口的迁徙使北方出现了什么历史现象?
15.(2022·辽宁葫芦岛·七年级期末)悠悠华夏五千载,铮铮铁血赤子情。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其间数千年轮回,不知有多少历史人物。这些人宛若灿烂的群星,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留下了光辉的印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不孝,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唐李白《古风》
材料四: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
材料五: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记述的是远古时代的哪种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的“商君”是谁?请你任举一例“商君治秦”的措施?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秦王”指的是谁?他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行政体制是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材料四是对哪位历史人物功绩的评价 材料四中所记载的是他的哪项措施?
(4)材料五中“魏主”是谁?列举他在推行汉化,接受先进文化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杰出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6.(2022·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贞初级中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南北朝时期,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1)战国时期,秦国所进行的封建制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2)秦国此次改革的时间及支持者?
(3)南北朝时期,魏主所进行的改革被称为什么历史事件?
(4)请举出魏主改革的主要措施?(至少两项)
17.(2022·辽宁抚顺·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谁?他是我国古代哪个少数民族的杰出统治者?
(2)“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将都城迁到了什么地方?他将本民族的姓改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3)成功的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很大,联系这次改革或者今天的改革,请谈一谈你的感想。
18.(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北史》
材料三:“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次变法?材料中包含了哪两项内容?
(2)材料二中提到的“魏主”指的是谁。他想把都城迁到哪儿
(3)说明材料三“北语”、“正音”各指什么?
(4)“魏主”进行的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5)通过对“魏主”改革的分析,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19.(2022·辽宁丹东·七年级期末)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主题为“中国古代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完成以下问题。
【除旧革新战国典范】
材料一 夫商君治秦,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移风易俗北魏风尚】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开始了全面“汉化”这个大工程。整个鲜卑民族就这样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成为北方汉族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中原文明的繁荣和兴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正是魏孝文帝的迁都和汉化,种下了未来隋唐盛世的种子。
——《全面汉化改革的北魏孝文帝》
【与时俱进改革启迪】
今天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改革浪潮中,砥砺奋进,变革奏响出时代最伟大的乐章。
(1)材料一中,“商君”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决裂什陌”与“商君”实行的哪项改革措施有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商君治秦”对秦国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全面“汉化”这个大工程包含哪些内容?(答出两点即可)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有什么意义?
(4)通过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次重要改革?改革内容中反映中央集权措施的是哪一项?
材料二: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位皇帝是谁?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贺兰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狐 陆 贺楼 楼
(3)上面表格和图片反映的是哪两项推行汉化的措施?
(4)这位皇帝的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21.(2022·辽宁大连·七年级期末)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是谁?
材料二: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武帝)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秦汉以来“大一统”观念形成以后,历朝历代,无论是统一时期还是分裂时期,皆以天下一统为正流,以天下分异为歧路。
——贾益《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与“大一统”》
(2)为加强对“空前广大”国家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材料三: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设置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什么?这一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四:(北魏某统治者)规定“不再说鲜卑语,而须改说汉语。下令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鲜卑语。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
——摘译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22.(2022·辽宁营口·七年级期末)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春秋时期民族交融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的?
材料二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娃赵氏。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十三岁。赵佗,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
——《史记●南越列传》
(2)根据材料二,秦朝统一后对“越”采取的民族交融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三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过程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东汉、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形式是什么?
材料四
改革内容 措施 意义
迁都 迁都洛阳 加强了与汉族的交往:促进了洛阳的繁荣
汉化措施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烟 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 减少了民族隔阀: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出现民族大交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汉化措施中,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认同的是哪些措施?
(5)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一谈,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23.(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曹操接纳谋臣荀彧的建议:“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于是曹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将汉献帝牢牢地置于自己掌握之中。建安元年(196)九月,曹操以汉献帝名义下诏责备袁绍“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随后又下诏给吕布,称赞其平定董卓之乱的功绩,令其与曹操共辅朝廷。
——《看得见的中国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曹操采取了什么手段壮大势力?
材料二:200年,当时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两军在官渡相持时,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之袁军粮草辎重屯于乌巢。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全部粮草,袁军得知粮草被焚,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土崩瓦解。最后袁绍只带800名残兵逃过黄河。
(2)材料二介绍的是哪一场战役?
(3)这场取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材料三:(下图)东汉、魏、晋时 期,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
(4)根据材料三回答,魏晋时期出现了什么情况?
材料四: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八月,苻坚首先开始大规模南征的淝水之战。此战前秦军队有百万之多,史称“前后千里,旗鼓相望”,苻坚自恃志在必得。战争一开始,东晋将领要求前秦军队稍稍撤退,苻坚接受了这一建议,晋军利用前秦军后移混乱之机,派人在前秦军后方大喊“秦军败了”,使前秦军大乱,开始撤退, 而晋军则乘胜追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5)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前秦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材料五:改革内容
迁都 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
汉化措施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
(6)根据材料五说出这是哪一次改革?
(7)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回答,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意义?
24.(2022·辽宁盘锦·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做出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任城王传》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材料一描述的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哪一诸侯国?其中“民勇于公战”与变法中的哪条措施有关?
(2)北魏是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根据材料二指出,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了哪两项重要举措?其改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通过对古代社会变法的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5.(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是汉民族的主源,华夏民族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与蛮、夷、戎、狄诸族结下了长期的不解之缘。汉民族自形成后一直延续发展,并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正是因为存在这种双向融合现象,进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最终形成了统一多民族中国的主人——中华民族。
——据张植荣著《中国边疆与民族问题一当代中国的挑战及其历史由来》
材料二:
材料三: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四: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他们学习畜牧经验。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汉族人民喜爱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人教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融合”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与秦朝相比,西汉的疆域有什么重大变化?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况?
(4)根据材料四指出,“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26.(2022·辽宁铁岭·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变法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县制;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摘编自七年上册部编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摘编自七年上册部编历史教科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回答,商鞅在秦国变法的时代是春秋还是战国?其变法措施可以分为哪几大方面?商鞅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是哪次改革的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什么?这次改革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7.(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统治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先进代表人物,商鞅虽然不能从理论上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在直观上他是懂得这种趋势的。所以,他坚决主张“反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在改革上采取了一往无前的姿态。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高速起飞,迅速地推进了政治上的封建化进程。
——摘编自彭安玉《商鞅变法得失新析》
材料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汉高祖刘邦和他的许多文臣武将,绝大多数都是在反秦斗争中涌现出来的社会底层人物,即所谓“布衣”,汉初朝廷形成了后世称道的“布农将相之局”。汉高祖登基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让士兵复原还乡从事生产;把卖身作为奴隶的人恢复为平民;把田租的税率规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汉高祖第四子)即位后,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减轻徭役,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汉文帝长子)在位时,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从此成为汉朝税率的定制。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旧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再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实在对汉文化衷心仰慕,于是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可熟,使其整体的汉化。
——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商鞅变法中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建立的维持中国几千年来统一的“政治制度”是谁首创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些措施统称为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哪一治世局面的出现?
(4)根据材料四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整体汉化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8.(2022·辽宁鞍山·七年级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人民迁徙,民族交融,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A、B内容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哪一王朝统一了全国?
(2)依据材料一回答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存在的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3)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
材料三:知识结构图
(4)填出上面图示中措施的名称。该图反映出这一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
(5)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民族交融的形式有哪些?
29.(2022·辽宁沈阳·七年级期末)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有刀光剑影,更有民族和谐相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汉高祖时)北方匈奴强盛起来。单于常率兵进犯汉地,掳掠人畜。汉以公主嫁为单于阏氏(单于妻),每年送给匈奴贵族缯、锦、绣、黄金、米酒等礼物,并与匈奴结为兄弟。(汉武帝时)对匈奴进行反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卫青、霍去病率领骑兵十四万,步兵十万,分两路出击大胜而归。匈奴再不敢南下。
材料四: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元 贺兰 贺
邱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弧 陆 贺楼 楼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中修筑长城的皇帝是谁?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汉朝与匈奴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依据所学回答这场改革有何意义?
(5)以上材料体现了民族交往的哪些方式?
30.(2022·辽宁阜新·七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抉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围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魏主下诏,此为“此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魏书》
请回答:
(1)“然操遂能克绍”指的是哪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特点是什么?
(2)“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谁?
(3)从材料分析,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
(4)此材料中的“魏主”是何人?此段材料反映此人的什么行为?
(5)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主”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31.(2022·辽宁盘锦·七年级期末)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历史发展相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予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李克强∶ 《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再深的水也得趟》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记载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提到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并指出其改革具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3)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32.(2022·辽宁朝阳·七年级期末)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其中和平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 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造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秦始皇“耗去大量的生命”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汉式帝时期,西汉强盛起来,汉式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派大将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匈奴受到重创,被边迁徙漠北。
——自人教社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2)材料二中“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的做法是什么政策?汉武帝派哪两名大将北击匈奴?
材料三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胡床、椅子、方凳。
(3)材料三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列举这一时期内迁的两个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材料四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和罢官。
——翻译自《继书·卷二十一上》
(4)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根据所学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意义?
(5)结合四则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请说说北方地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
1.C【详解】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迁都洛阳,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用(讲/写)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仿汉制(管制、律令),学汉礼,尊崇儒孔,以孝治国,尊老养老。当时孝文帝规定,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题干中的“北语”就是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故选C。
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把百余万包括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人民迁到中原,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D项正确;魏文帝一般指曹丕(三国时期),秦孝公生活在春秋时期,汉武帝生活在西汉时期,均与题干“北魏时期”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3.C【详解】西晋末年,我国历史上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鲜卑、羯、氐、羌、匈奴纷纷南迁。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建立了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C项正确;匈奴、氐、羌没有建立北魏政权,排除ABD项。故选C项。
4.C【详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政权分立的局面,而民族迁移、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以及汉化政策等,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项正确,排除AD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是这一时期江南得到显著的开发、民族交融加强等,不能说是社会的倒退,排除B项。故选C项。
5.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三国中国力最弱的蜀汉最先被魏国灭亡;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皇位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在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历史上称为“东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所以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④②③,故选D。
6.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暂时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D正确;桂陵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垓下之战发生在楚汉之争时期,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打败袁绍的重要战役,ABC排除。故选D。
7.D【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十字髻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的发饰,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故北魏陶俑反映了北魏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故D正确;北魏陶俑身上无法体现道教盛行和江南地区的开发的信息,故AB错误;“一人高歌,二人抚琴伴奏”反映了北魏时期的艺术表演形式,故C错误。综上故选D。
8.B【详解】根据诗句“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可知诗句描述的是胡乐即少数民族音乐,洛阳家家学习少数民族音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能反映当时的民族交融情况。B项正确;“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体现的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排除A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意思是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 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排除C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排除D项。故选B项。
9.B【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北方少数民族穿汉族服饰,而南方汉人流行穿北方民族的裤褶服,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交融,B项正确;服饰变化体现不出经济重心南移,排除A项;题干与民族交融有关,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服饰同样也体现不出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
10.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种趋势,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C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前北方就统一,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加速民族融合,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促进北魏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1.C【详解】据所学可知,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发生在200年,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故ABD排列顺序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可用排除法:图②巨鹿之战,发生时间最早,故排除ABD。
12.(1)巨鹿之战
(2)官渡之战 曹操 袁绍
(3)赤壁之战 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战役:淝水之战 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风声鹤唳等)
(5)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解析】 (1)
根据所学和图片1可知,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后期各诸侯义军也参战),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 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市平乡县地区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2)
根据所学和图片2可知,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交战双方是曹操和袁绍。
(3)
根据所学和图片3可知,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此战为尔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4)
根据所学和图片4可知,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期间,出现了投鞭断流、东山再起、风声鹤唳等成语。
(5)
根据所学可知,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13.(1)袁绍的军队军心不稳;袁绍的军队没有锐气;曹操有胆量;曹操的军队有毅力;曹操的军队能够坚守;取决于双方的心态。(答出一点即可)官渡之战;(官渡战役)
(2)赤壁之战(赤壁战役);火烧赤壁(火烧连营)
(3)淝水之战(淝水战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4)官渡之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前秦很快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以少胜多;
【解析】 (1)
根据材料“这大约因袁绍的兵驻扎日久,锐气已挫,军心又不甚安宁,遂至一败而不可收拾”可得出,袁绍的军队军心不稳,袁绍的军队没有锐气;根据材料“曹操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其能耐,倒还是在历久坚守,能挫袁军的锐气上见得”可得出,曹操有胆量,曹操的军队有毅力,曹操的军队能够坚守;根据材料“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五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哩”可得出,取决于双方的心态。(答出一点即可)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官渡之战(官渡战役)。
(2)
战役:根据材料“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各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赤壁之战;典故:根据材料“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规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及所学知识可得,火杀赤壁火烧连营)。
(3)
战役:根据材料“时符坚强盛,疆場多虞,诸将败退相继”、“坚后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怒”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淝水之战;典故: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典故有很多,比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
(4)
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官渡之战: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前秦很快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共同点: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三者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14.(1)迁都洛阳。
(2)穿汉服、说汉话。
(3)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民族交融。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得出,孝文帝迁都洛阳。
(2)
根据材料二“'不得以北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十二月,引见群臣……班赐冠服(按照宫位不同赐给汉族服装)。”可得出,孝文帝改革实行穿汉服、说汉话。
(3)
根据材料三“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革后,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部门增多,生产技术明显进步。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进步。根据材料四“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食物等,融入汉族的生活中;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得出,人口的迁徙使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
15.(1)禅让制;商鞅;政治: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③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⑥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⑦统一度量衡;军事:⑧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任举一例即可)。
(2)秦始皇或嬴政;郡县制。
(3)汉武帝;推恩令。
(4)北魏孝文帝;①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③改鲜卑姓为汉姓;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⑤迁都洛阳(答案极其相近亦可,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
(5)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
根据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不孝,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可得出,材料一记述的是远古时代的禅让制。根据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得出,材料记述的是商鞅变法,“商君”是商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任举一例即可)。
(2)
根据材料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得出,材料记述的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因此“秦王”指秦始皇或嬴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开创的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制。
(3)
根据材料四“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可得出,材料记述的是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因此材料四是对汉武帝功绩的评价,记载的是他的措施是推恩令。
(4)
根据材料五“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姓或重复,皆改之。”可得出,材料记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改汉姓,因此材料五中“魏主”是北魏孝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在推行汉化,接受先进文化方面的措施有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迁都洛阳(答案极其相近亦可,如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
(5)
综合上述材料,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16.(1)商鞅变法
(2)改革时间:公元前356年 支持者:秦孝公
(3)孝文帝改革
(4)①迁都洛阳②说汉话③穿汉服④改汉娃⑤通婚姻(管出其中两项即可)
【解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战国时期,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知,这是商鞅变法。
(2)
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这是孝文帝改革,说汉话。
(4)
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娃,通婚姻。
17.(1)孝文帝(或北魏孝文帝);鲜卑族
(2)洛阳;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3)孝文帝改革或今天的改革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强国富国之路,我国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汉话”,所以材料中的皇帝指的是孝文帝。根据所学可知,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孝文帝是鲜卑族的杰出统治者。
(2)
根据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北方的统治,更好地学习汉族先进文化,494年,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了洛阳。改汉姓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
(3)
根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融。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效,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孝文帝改革或今天的改革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强国富国之路,我国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8.(1)商鞅变法;确立县制;奖励耕织。
(2)北魏孝文帝;洛阳。
(3)鲜卑语;汉语。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中华文明是由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自魏国入秦,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史称“商鞅变法”;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措施中的确立县制;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措施中的奖励耕织。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提到的“魏主”指的是北魏孝文帝;根据材料“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想把都城迁到洛阳。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
(3)
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北语”指鲜卑语,“正音”指汉语。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少数民族的鲜卑族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来贡献,中华民族的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也可以得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等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9.(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使用(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通)汉姻(任两点即可)
意义: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创新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夫商君治秦,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君”指的是商鞅;“决裂什陌”与“商君”实行的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关。
(2)根据“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根据“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开始了全面‘汉化’这个大工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化”工程包括使用(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通)汉姻。意义主要是促进民族交融,增强北魏的实力。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创新等等。
20.(1)商鞅变法;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2)北魏孝文帝。
(3)学说汉话、穿汉服。
(4)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详解】(1)根据“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得出是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中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2)根据“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得出是北魏孝文帝。
(3)根据表格内容和图示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措施包括学说汉话、穿汉服。
(4)综合所学内容和材料内容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1.(1)炎帝、黄帝。
(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解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是炎帝、黄帝。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秦之一统,不仅实现了对诸夏领域的一统,而且南平百越,北击匈奴,并南越、西南夷、西戎,建立起空前广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他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事实上是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以儒补法,巩固大一统”可知,汉武帝“以儒家的‘德治’做统一思想的工具”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根据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西汉设置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西域都护;它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
根据所学和材料四“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立即改,仍说鲜卑语的,一律降爵罢官”可知,这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它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22.(1)交往和斗争;争霸过程中;通过诸侯国的疆域扩展;通过战争。
(2)建立郡县制;建立三个郡;建立桂林、南海、象等数郡;迁徙移民;戍守迁徙;中原汉族与越族杂居。
(3)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迁;氐族和羌族、匈奴族和羯族、鲜卑族内迁。北方民族大迁徙;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内迁。在民族矛盾、民族斗争和民族反抗中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民族人民共同起来反抗统治者的暴政,民族斗争和反抗是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4)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措施;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
(5)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丰富了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解析】 (1)
根据“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得出交往和斗争;根据“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得出争霸过程中通过诸侯国的疆域扩展;根据“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得出通过战争。
(2)
根据“置桂林、南海、象郡”得出建立郡县制,建立桂林、南海、象等数郡;根据“以谪徙民”得出迁徙移民;根据所学可得出戍守迁徙,中原汉族与越族杂居。
(3)
根据“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得出北方的游牧民族内迁;根据“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得出氐族和羌族、匈奴族和羯族、鲜卑族内迁。根据“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 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北方民族大迁徙;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内迁。根据“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得出在民族矛盾、民族斗争和民族反抗中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民族人民共同起来反抗统治者的暴政,民族斗争和反抗是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4)
根据“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烟”可得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根据“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烟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可得出主要有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措施;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
(5)
综合材料和所学可得出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丰富了中华文化;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3.(1)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在经济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2)官渡之战。
(3)曹操重用人才,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袁绍骄傲轻敌。
(4)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5)氐族
(6)北魏孝文帝改革。
(7)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曹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了自己的根据地许,将汉献帝牢牢地置于自己掌握之中。”可知曹操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手段壮大势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期,古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在经济上,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这样,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2)依据材料二的“200年,两军在官渡相持”可知材料二介绍的是官渡之战。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3)依据材料二的“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告之袁军粮草辎重屯于乌巢。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率精兵偷袭乌巢,烧掉袁军全部粮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主要因素是:曹操重用人才,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袁绍骄傲轻敌。
(4)根据材料三的“东汉、魏、晋时 期,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氏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己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可知魏晋时期出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
(5)根据材料四的“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八月,苻坚首先开始大规模南征的淝水之战。”及所学知识可知,前秦是少数民族氐族建立的政权。
(6)根据材料五的“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7)根据材料五的“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政治制度、法律”及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24.(1)秦国;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鲜卑;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或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3)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应有改革创新意识;能与时俱进;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秦民大说(悦)”再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在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因此,出现“民勇于公战”的现象。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因此,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依据材料“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括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可知,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或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3)
依据材料“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举措是:迁都洛阳;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答: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成功的改革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应有改革创新意识;能与时俱进;改革要有不畏阻力的精神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5.(1)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人口双向融合。
(2)西汉疆域面积大大增加;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其管辖范围包括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3)情况: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中原汉族迁到南方地区。
(4)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解析】 (1)
原因:根据材料“汉民族……大量融合了其他民族人口……也有相当数量的汉族人口融于周边其他民族……这种双向融合现象……”可得出,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人口双向融合。
(2)
变化:根据图一、图二可得出,西汉疆域面积比秦朝时期大大增加。
原因:根据所学可得出,可以从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其管辖范围包括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等角度作答。
(3)
情况:根据材料“……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可得出,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根据材料“核心地区的汉人……也慢慢向南移动……”可得出,中原汉族迁到南方地区。
(4)
影响:根据材料“……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得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材料“……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可得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根据材料“……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可得出,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6.(1)战国;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3)改革能促进国家发展、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我们应该支持和顺应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改革等。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商鞅变法是在战国时期;其变法措施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其历史作用则是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些措施包括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因此都是汉化措施;作用主要是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增强了北魏实力。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能促进国家发展、改革不会一帆风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革,我们应该支持和顺应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改革等。
27.(1)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商鞅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建立县制。
(2)秦始皇。
(3)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4)原因:改变北魏落后状态;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深受汉文化影响;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解析】 (1)
背景: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但在直观上他是懂得这种趋势的”可得出,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转型期,商鞅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
措施:根据所学可得出,商鞅变法中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2)
人物: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秦始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此后历代基本沿袭了这一制度。
(3)
政策: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局面: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
(4)
原因:根据材料“……鲜卑游牧旧习……”可得出,改变北魏落后状态;根据材料“……万不足统治中原……”及所学可得出,巩固对中原地区统治;根据材料“加上自身深受汉文化影响……”可得出,深受汉文化影响。
作用:根据材料“……使其整体的汉化”及所学可得出,可以从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等角度作答。
28.(1)A蜀、B北朝;西晋。
(2)政权分立。 王权更替也给分。
(3)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
(4)汉化;互为因果关系。
(5)民族的迁徙;少数民族的改革。
【解析】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曹魏、蜀汉、孙吴最终统一于西普;东晋灭亡后,南方进入南朝,北方进入北朝。故A蜀、B北朝。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存在的特征是政权分立。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图片可知,从中可以看到,有两种,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南迁。
(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图片可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改革与民族交融是互为因果关系。
(5)
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可知,材料二体现的是民族的迁徙,材料三体现的是少数民族的改革。
29.(1)多民族融合而成。
(2)秦始皇。抵御匈奴。
(3)由和亲变为反击。
(4)孝文帝改革。意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5)战争、和亲、改革。
【解析】 (1)
依据材料一“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得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多民族融合而成。
(2)
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派遣蒙恬修筑长城。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可知修筑长城的皇帝是秦始皇;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可知是抵御匈奴的进攻。
(3)
依据材料三“汉以公主嫁为单于阏氏”可知,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的政策;依据材料“对匈奴进行反击”可得出汉武帝时期对匈奴进行反击。由此可知,汉朝与匈奴关系是由和亲变为反击。
(4)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孝文帝进行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因此,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改汉姓的内容可知是孝文帝改革;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5)
依据材料中民族融合的信息可知,民族交往的方式有战争、和亲和改革。
30.(1)官渡之战;以少胜多。
(2)汉献帝。
(3)联合孙权共同抗曹。
(4)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汉化改革)
(5)由姓拓跋改为姓元;这次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实力。
【解析】 (1)
东汉末期,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东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当时袁绍拥兵10万,战马万匹,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200年,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因此,“然操遂能克绍”指的是官渡之战;特点是以少胜多。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位于今河南许昌东,秦朝时设县,221年改名许昌),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并招揽各种人才,因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汉献帝。
(3)
依据材料“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抉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围也”可知,诸葛亮为刘备提出联合孙权共同抗曹的建议。
(4)
依据材料“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为德,故为拓跋氏”,再结合所学知识,4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拓跋部迅速崛起,建立北魏。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可知,“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材料“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汉化改革)
(5)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主”的姓由姓拓跋改为姓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实力。
31.(1)商鞅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迁都洛阳、说汉语。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改革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亦存在着曲折反复,要勇于开拓创新;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循序渐进;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
根据《史记商君列传》可知,材料一记载的是商鞅变法。作用:根据“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予私斗,乡邑大治”,结合所学,可从秦国的经济发展起来,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分析总结。
(2)
根据“迁都之后”得出迁都洛阳,根据“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得出说汉语。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可从促进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等角度分析总结。
(3)
根据“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分析得出改革不会一帆风顺,要勇于开拓创新;综合材料和所学,还可从改革是人类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等等角度分析总结。(言之有理即可)
32.(1)击退游牧部落,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2)和亲政策,卫青、霍去病。
(3)匈奴、鲜卑、羯、氐、羌(任写两个即可)
(4)①北魏孝文帝改革,②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详解】(1)目的:根据材料中的“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可知其目的。
(2)政策:根据材料中的“ 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政策为和亲政策,和亲政策,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统治者利用婚姻关系,同边疆异族上层统治者修好的政策;大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对抗匈奴的高潮,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3)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魏、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4)改革:根据材料中的“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改革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等;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5)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