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9-03 08:05:19

文档简介

铜梁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
1.关于静电的利用和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大建筑上的避雷针是利用尖端放电的原理
B.路上行驶的油罐车后方有一条拖地的铁链,作用是向外界散热
C.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电工都要穿静电防护服,是利用了静电屏蔽的原理
D.存放易燃品的仓库的工人穿上导电橡胶做的防电靴,防止静电危害
2.1000米赛跑中,质量为 m的甲同学正以恒定速率通过圆弧形弯道,乙同学观测到甲同学在
时间 t内跑过的弧长为 s,转过的角度为 弧度,可知甲同学在转弯时所受的合力为

A. B. 2 C. 2 D. 2 2
3.2022年 4月 16日 9时 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
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设距地球无限远处的引力势能为零,地球质量为 M,质量为 m
的物体在距地心 r处的引力势能为 p =

(G为引力常量),设定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不考虑地球自转和其他天体的影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质量为 0,
从距地面高 ( < 1)轨道返回地面过程中质量不变,则返回舱返回地面过程中,引力势能减少
量为
A B 0 . . C. 0 D . 0 0 1+ 1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带有等量异种电荷,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金属外壳和电容器下极
板都接地。在两极板间有一固定在 P点的点电荷,以 E表示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p表示点电荷
在 P点的电势能,θ表示静电计指针的偏角。若保持右极板不动,将左极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
至图中虚线位置,则
A.θ增大,E增大
B.θ增大,Ep不变
C.θ减小,Ep增大
1
D.θ减小,E不变
5.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直角三角形 ABC,∠ = 90 ,∠ = 30 ;AC边长 1m。电场强
度的方向与三角形 ABC在同一平面内。一电子从 A点移到 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 10 eV,从 A
点移到 C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 5eV。则
A. B、C两点间的电势差 UBC为-10 V
B.电场强度的方向由 A点指向 B点
C.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10 V/m
D.一电子从 B点移到 C点,电势能增加 5eV
6.空间存在沿 x轴方向的电场,x轴上各点电势φ随坐标 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A.在 1处电场强度最大

B.在 0~ 01间只有一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0 = 1
C.将电子由 1处移到 3的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
D.质子在 2处电势能为零,受到的电场力也为零
7.如图所示,轨道 由两段相同的光滑圆弧轨道组合而成,B点为两段圆弧轨道的平滑连接
点,A,C两点高度差 = 0.2m。一质量 = 0.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从最高点 A由静止沿
轨道下滑,并从 C点水平滑出。物块刚到 B点时恰好对 段轨道无压力,不计一切阻力,重力
加速度 取 10m/s2。则物块在 C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是
A.2N
B.3N
C 7. N
3
D 11. N
3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
8.如图所示,a、b是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同一点;两球
静止时,它们连线水平,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α<β)。则
2
A.a球电荷量可能等于 b球电荷量
B.a球电荷量一定大于 b球电荷量
C.a球质量可能等于 b球质量
D.a球质量一定大于 b球质量
9.如图所示,在密立根油滴实验中,一个质量为 的带电油滴进入两块相距为 d的水平放置的平
行板之间。未加电压时,油滴可以速度 匀速通过平行板
区域。若在两平板间加电压 ,油滴将在电场中减速到零
并保持静止。已知油滴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和
小球半径乘积成正比。重力加速度为 。则
A .该油滴所带电量

B.不加电压时,该油滴速度 与半径成反比
C.该油滴从进入平行板到静止过程,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2
D.该油滴在加电压 后,从进入平行板到静止过程,下落的距离小于2
10.如图所示,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重物 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重物 B,悬挂滑轮的轻质细线
竖直。开始时,重物 A、B处于静止状态,释放后 A、B开始运动。已知 A、B的质量相等,假
设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均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 ,当 B的位移为 时
A.A动能的增加量是 B动能增加量的一半
B.A的速度大小为
5
C.B 3 的机械能减小了为
5
D.B 的动能大小为
5
三、实验题:11 题 8 分,12 题 8 分,共 16 分
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 CD间的动摩擦因数。轨道 ABC的 BC段为
圆形轨道,C点为轨道的最低点,此处安装的压力传感能测出物块经过 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木板 CD水平放置且与 BC平滑连接。将物块从轨道的某点释放后,读出物块经过 C点时传感器
3
的示数为 F,测量物块停止运动后离 C点的距离为 X。
(1)此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 ABC轨道光滑。
(2)除 F和 X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
A.物块释放时的高度 h
B.物块的质量 m
C.圆形轨道的半径 R
(3)为减小实验误差,某同学想到了多次从不同高度释放物块并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的实验方
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 F-X图像。如果图线的斜率为 k、与纵轴的截距为 b,圆形轨道的半径 R,
请写出动摩擦因素的表达式 =________(用 k、b、R表示)。若 R=0.10m,则 =________。(计
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即 = 。电流
传感器可以像电流表一样测量电流,并且可以和计算机相连,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 U=8 V。S是单刀
双掷开关, C为平行板电容器。先使开关 S与 2相连,电容器充电结束后把开关 S掷向 1,电
容器通过电阻 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 I随时间 t变化的曲线
如图乙所示。
4
(1)当开关 S接 2时,电容器的电流___________正极板(选填“流进”或“流出”)。
(2)其放电电流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图中所围的面积约为 40个方格,每一小格
8×10-5C,可算出电容器的电容为___________F。
(3)若将电容器上板 A接正极,下板 B接负极,且将上极板接地,如图丙所示。有一带电液滴
静止在电容器内部 P点,闭合开关 S,现将电容器下极板 B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液滴
___________(填“静止不动”、“向下运动”、“向上运动”)。若断开开关 S,将电容器下极板 B向
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液滴___________(填“静止不动”、“向下运动”、“向上运动”)。
四、解答题:13 题 10 分,14 题 13 分,15 题 18 分
13.将一个电量 = 1 × 10 6C的电荷从电场中的 点移到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 AB = 4 × 10 6J,
从 点移到 点,电场力做功 CD = 9 × 10 6J。已知 点电势比 点高 4V。求:
(1) 、 两点的电势差;
(2) 、 两点的电势差。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小物块放在足够长的水平面上,用水平长细线紧绕在半径为R=1m、
质量为 2kg的薄壁圆筒上。t=0时刻,圆筒在电动机带动下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角速
度满足 = 2 rad/s ,物块和地面之间滑动摩擦因数 = 0.5,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小物块运动的速度 v与时间 t的关系及绳子拉力的大小;
(2)从 0到 3s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
(3)从 0到 3s内电动机做了多少功。
5
15.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 中,在直线 = 到 y轴之间的区域内存在沿 x轴正方向的匀强
电场,场强大小为 0。在 y轴到直线 = 2 之间水平放置长为 2 的两金属板 P、Q,两金属板正
中间水平放置金属网 G,金属网恰好在 x轴上,P、Q、G的尺寸相同。G接地,P、Q电势相等
且大于零。在电场左边界上 A点( , )与 B点( , )之间,连续分布着质量为 m、电量为
q 1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的带正电粒子。若 C点 , 的粒子由静止释放,在电场力作用下,第一
4
x D 1次到 轴的位置为 , 0 ,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2
(1)求 C处粒子静止释放后到达 y轴时的速度大小 0;
(2)求 C处粒子从静止释放到第一次运动至其轨迹最低点所用的时间 t;
(3)若粒子离开 PQ板间电场时的位置与释放时的位置等高,求粒子释放时可能的位置坐标。
(命题人:左晓龙 审题人:全恩臣)
6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D C B C AD ACD BC
二、实验题:
11. BC 不需要 0.15
2
12. 流进 4 × 10 4F 向下运动 静止不动
三、计算题:
13(1)由题意可得
6

9 × 10
= V = 9V = 1 × 10 6
(2)由题意可得
4 × 10 6 = V = 4V = 1 × 10 6

= 4V
由(1)知
= 9V
又由题意知
= 4V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 1V
14(1)物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与圆筒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则
v=ωR=2t(m/s)
故物块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 = 2m/s2

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T-μmg=ma
解得绳子拉力为
T=14N
(2)从 0到 3s内小物块的位移大小为
1
= 2 = 9m
2
(3)3s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v=at=6m/s
据功能关系可得,电动机做的功等于圆筒的动能、物块的动能、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1
= 2 × 2 + = 162J
2
15.(1)C处粒子静止释放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 y轴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1
0 = 22 0

2
00 =
(2)金属板 P与金属网 G之间的电场沿 y轴向下,金属板 Q与金属网 G之间的电场沿 y
轴向上,场强大小相等。
C处粒子静止释放后,运动到 y轴的时间为 1,从到 y轴到位置 D时间为 2,则
1
= 0 2 1
1
=
2 0
2
由对称性可得粒子从 y轴运动到轨迹最低点所用时间为 2 2
= 1 + 2 2
解得
9
=
2 0
(3)金属板 P与金属网 G、金属板 Q与金属网 G之间的场强大小设为 E,对 C处粒子有
1 1
= 2
4 2 2
解得
= 4 0
设位置坐标满足( , ± )的粒子均能从与释放时的位置等高处射出,则其从 y轴第一次到
x轴的水平位移 x满足
4 = 2 ( = 1,2,3,4 )
粒子从 y轴第一次到 x轴的时间设为 3,则有
= 0 3
1
= 2
2 3
解得

=
4 2
因此,若粒子离开 PQ板间电场时的位置与释放时的位置等高,其释放时可能的位置坐标为

, ±
4 2
( = 1,2,3,4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