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光》测试卷(二)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一、选择题
1.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了,这是因为(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2.下列物体中,反射效果最差的是( )。
A.白色墙壁 B.棕色木板 C.黑板
3.如图所示,一个人从一盏路灯下走过时,人影的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再变短 B.先变短,再变长
C.逐渐变短
4.奇奇体验和参观完室内区,于是跟家人一起来到室外区。 奇奇看到农场果园区的树木排列得很整齐,一眼望过去,前面果树的树干会挡住了后面果树的树干,这主要是因为( )。
A.光传播速度快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5.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一组是( )。
A.海中发光的磷虾、燃烧的火柴 B.闪闪发光的钻石、太阳
C.波光粼粼的湖水、昏黄的路灯
6.在盛水的方形玻璃容器内放入一条金鱼,调整你的观察角度,使玻璃容器里的金鱼看上去是两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条金鱼都是真实存在的
B.这两条金鱼都可能是虚像
C.两条金鱼中必然有一条是真实的
7.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是( )。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传播速度很快
8.光在水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直线 B.曲线 C.波浪线
9.以下方法不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
A. B. C.
10.装饰画与写实画不同,它( )。
A.偏重表现形式的装饰性
B.强调真实光影和透视关系
C.不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及整体的和谐
11.光在空气中传播时,不能穿过的物体是( )。
A.玻璃 B.透明的塑料袋 C.厚笔记本
12.谁也没有我跑的快!我是( )。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高空翱翔的超音速战机
C.让万物生长的阳光
D.把“神六”送上天的“长征”运动火箭
二、填空题
13.奇奇看到果园里的果树,株与株、行与行都留有一定的距离,这是为了植物获得合适的( )。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空气
14.实验中要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一光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光__________穿过玻璃,__________部分穿过一张纸,__________穿过一本厚书。(填“能”或“不能”)
17.发光的物体叫( ),光是以( )形式传播的。光线照到镜面会发生( ),从空气中进入到水里会发生( )
18.“小孔成像”说明光是________传播的。筷子斜插入盛水的杯子中发现筷子________,是由于光________的缘故。
19.潜望镜的两面镜子可以让光转( )次弯。
20.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通过________在_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能自动地调节倒立的视觉信号,形成________的感觉。
2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________现象,光继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22.皮影戏利用了光沿________传播的原理。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问题。
三、判断题
23.只有镜子才能反射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光。( )
24.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制成的。( )
25.光碰到一个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 )
26.一束光线只能反射一次。( )
27.晚上灯亮后,小雅就能看见桌子上的苹果了。这是因为灯光照在苹果上,苹果将灯光反射到了她的眼睛里。( )
四、综合题
“囊萤映雪”描述了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是指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捉一些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是指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亮来读书。
28.在“囊萤映雪”中,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 B.月亮 C.雪
29.“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主要利用的是( )现象。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30.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讲述的是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31.画出蜡烛在纸屏出现的火焰图像。
小孔成像利用( )原理。
为了研究光的现象,科学小组使用卡纸、手电筒和夹子开展如图所示实验。
32.本实验是研究光的什么现象?( )
A.光如何产生 B.光的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组成
33.图15-1的屏上_____________出现光斑,图15-2的屏上______________出现光斑。(填“会”或“不会”)
34.科学小组使用如图所示三种不同形状的软管观察发光的手电筒。哪个软管能观察到手电筒的光?
35.从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光在空气中________。以下现象属于此科学原理的是?(多选)
A.皮影戏 B.镜中花 C.水中月 D.立竿见影 E.小孔成像
公元前585年5月28日,当两河流域的米底王国和吕底亚王国的士兵正在交战时,天突然黑了下来,白天顿时变作黑夜。交战的双方惊恐万分,以为“上天”怪罪下来,于是马上停战和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上天”怪罪,而是一种普遍的天文现象。
36.这种天文现象是( )。
A.极光 B.流星 C.日食
37.这种天文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天气转阴
38.发生这种现象时,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月球——太阳 C.月球——太阳——地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B
4.B
5.A
6.B
7.A
8.A
9.C
10.A
11.C
12.C
13.C
14.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15.一道笔直的光束
16. 能 能 不能
17. 光源 直线 反射 折射
18. 直线 变弯 折射
19.两
20. 镜头 胶片 晶状体 视网膜 倒立的像 人脑 正立
21. 反射 直线
22. 直线 反射
23.×
24.√
25.√
26.×
27.√
28.A
29.B
30.C
31.光的直线传播
32.B
33. 会 不会
34.③
35.ADE
36.C
37.A
38.B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